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芝龙满脸笑容,与那几人谈笑风生,看上去彼此都颇为熟悉。

“听闻伯爷此番大获全胜啊?”其中一名官员满脸笑容地问道。

郑芝龙闻言,哈哈一笑,得意地回答道:“那是自然!此次我与刘香激战一场,不仅直接击沉了他二十多艘战船,更是让这贼寇在短期内都不敢再在这周边游荡啦!”。

其他几名官员听闻此言,脸上也都浮现出笑容,但他们内心究竟作何感想,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郑芝龙本质上也不过是个海盗头子,与那些所谓的贼寇相比,其实并无太大差别。

“如此甚好,那就有请伯爷进城吧,孙大人正在府衙恭候您呢”,另一名官员赶忙插话道。

“好,那我们这就进城”,郑芝龙毫不迟疑,与那几人稍作寒暄后,他便登上了一辆装饰极为奢华的马车。

不过这辆马车里已经有一个人坐在里面,那人见到郑芝龙上车,赶忙起身,亲自为他斟了一杯茶,然后微笑着问道:“一官辛苦了,听说这次又是一场大胜?”。

此人非比他人,正是郑芝龙的妻弟颜克英。他并未随郑芝龙一同出海作战,而是留守后方,负责调配郑家势力的军力。

此次,郑芝龙特意派人把颜克英请过来,实因当下局势风云变幻、波谲云诡。

郑芝龙深感形势严峻,必须与这位足智多谋的妻弟、自家的军师颜克英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唉,对外宣称肯定要那样说,其实不过是一场惨胜罢了”,郑芝龙重重地叹了口气,满脸愁容地说道,“那刘香贼子有了施琅的襄助,战力已然显着提升”。

提及施琅,郑芝龙心中懊悔不迭,想当初,他实不该如此逼迫施琅,甚至在事情发生后,若能当机立断地处置施琅,也不至于落到今日这步田地。

如今施琅叛逃出走,径直投靠了敌方阵营,使得刘香的实力大增,这实在是得不偿失啊!

刘香,又名刘香佬,广东香港南丫岛人,明末东南沿海着名海盗。

早年为海商李旦部下,后属郑芝龙“十八芝”集团。

李旦死后,他以漳州海澄为据点,吸纳残部,势力渐强,巅峰时拥船一百五十余艘、部众数千,活动于浙、闽、粤沿海。

他曾为西、葡商人充当买办,还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合作,甚至试图攻打台湾热兰遮城。

郑芝龙受明廷招抚后,双方成为对手,在原本的历史上,也就是崇祯八年,刘香在广东海上与郑芝虎激战,战败后自尽,其势力随之瓦解。

然而,如今夏国的崛起如同一股强大的风暴,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甚至连东南海盗也未能幸免。

首先,福建水师的一部分兵力被抽调,派四川平息叛乱,这无疑削弱了水师的实力,也导致郑芝龙和荷兰人大战时兵力和历史上的少了很多。

与此同时,广州九行在夏国的支持下迅速发展壮大。

在那次海战中,他们巧妙地把郑芝龙阴了一把,让他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亏。

这就导致郑芝龙虽然赢得了料罗湾海战,但是却并没有消灭刘香势力,以至于到现在刘香还活蹦乱跳,势力反倒大了起来。

面对这样的局面,颜克英也感到颇为无奈。

他曾就施琅的事情向郑芝龙进谏,但当时的郑芝龙刚刚被封为伯爵,正处于志得意满的状态,对他的忠言充耳不闻。

尤其是颜克英建议郑芝龙与夏国搞好关系,这个提议更是被郑芝龙断然拒绝,最终导致了如今的困境。

颜克英无奈地叹了口气,转换了话题:“知府孙大人如此急切地找你,想必是为了夏国之事。一官啊,你可得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啊”。

郑芝龙闻言,又是一声长叹:“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啊!谁能料到夏国在江南的推进速度如此之快呢?这可真是个大麻烦啊!”。

说起这件事,他的心情愈发烦躁。

想当初,他满怀壮志豪情,一心想要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谁能料到,如今竟会落到如此田地!

“一官啊,事已至此,有些话我们不得不考虑了”,颜克英面色凝重地说道,“这大海无边无际,海外更是有着广袤的土地,我们何必拘泥于大明这一方天地?”。

郑芝龙闻言,不由得一怔,其实,对于这件事情颜克英已经不是第一次说了。

早在上次水战失利之后,颜克英就曾向他提及过此事。

颜克英不仅是他的军师,更是他的妻弟、挚友,其看问题的眼光之深远,甚至比他自己还要更胜一筹。

颜克英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就是要在海外开辟一块属于他们自己的领地。

毕竟,如果大明真的容不下他们,那么离开大明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到时候,他们可以带领着依附于郑家的那些兵将,再裹挟一些愿意跟随他们的百姓,一同前往一个全新的地方。

在那里,他们完全可以自立为王,称霸一方。

即便最终没有选择这条路,也能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不至于走投无路。

郑芝龙深思熟虑了许久,终于下定决心地说道:“也罢,待我与孙大人详谈过后,便着手操办此事”。

说完沉吟了一下,“如果我们拿下台湾作为存身之所怎么样?”。

颜克英稍作思考,随即便摇了摇头,回应道:“大员之地虽近在咫尺,但我却并不认为将势力转移至此是个明智之举”。

郑芝龙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但转念一想,颜克英所言不无道理。

毕竟台湾与大陆相距甚近,若夏国果真成功统一南方,那么要攻打台湾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此地绝非长久立足之地。

“那么依你之见,何处才是适宜之地呢?”,郑芝龙追问道。

颜克英略作迟疑,然后缓缓说道:“南洋诸地,诸如大泥、浡尼、占城、吕宋等地,皆可纳入考虑范围”。

他顿了顿,继续解释道:“这些地方不仅远离大明疆土,而且当地并无强大势力盘踞”。

“如此一来,正合我们转移过去的需求,倘若局势真的发展到那一步,我们也能有一条退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