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诚却已经把釉料粉末用水调和出来,摆在茶几上。取出三支小毛笔,蘸了釉料,就在这些铜圈圈和铜圈之间的缝隙里开始填颜色:“按照你们的想法来填颜色,可以一大片用一个颜色,也可以不同部位填不同颜色,重点是……看谁填的好看!”

张小花小朋友自然是表现出灵动的气质,蒙恬笔沾满颜料,就开始一个个往铜圈圈里填颜色。

“釉料要粘稠,填的要饱满,不怕冒出来!”张诚边指点边亲手操作。

赵三球恍惚间觉得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在张家那个小院子里,大家一起画泥鸟的时刻。

不过,这东西就能解决外嫁女们的收入问题吗?

张小花弄得满手满脸都是。

“我们并不是瓷器绘制的专家,眼下我们只不过是测试一下这思路是否可行!我觉得百分百可行,还要看后续的效果!”张诚说。

这项工艺相当繁琐复杂,是一个考验耐心的事情。无论是粘结那些铜丝,还是填塞釉料,还有后续处理的很多工艺,都要消耗时间和耐心。大件器具一天甚至几天都无法完成,成品价值昂贵,但是在这个时代,它的精细与绚烂无与伦比!

诚记的渠道、张诚和皇家亲厚的关系、影响力,足以让诚记持续掌控这一市场。而生产制作需要大量手工艺工人,在张村,无力继续耕作的人,只要有手有脚有耐心,也能从事这份工作!

“不过三哥,还是我之前说的那句话,上一个时代的人,没有机会学习知识和技术,也就只能这样了,以后张村还是要发展教育,孩子们懂得越多,未来的路就越宽,才不会因为一个白糖出现就没了生计……你看现在,哪怕会一门电工收益,二十几岁的光棍儿汉都能在长安城卖房子置地娶小老婆……知识就是力量!”张诚道。

填颜色消耗的时间还是很长的,弄到后来,张小花已经开始打瞌睡了,张诚抱着张小花去洗手洗脸,送到床上,郎舅两人在灯下继续完成手头的工作。

“这就完了?”赵三球问。

“完?哪有个完啊!先晾干,明天去玻璃厂烧一下!”

玻璃厂有比较小的窑,专门烧制工艺玻璃的。

第二天,李灵陪同几位张村来的图样高手,陪着张诚一起去玻璃厂烧制这几个碟子。

张诚就已经开始对绘图员解释起工艺要求和绘图的要求:

“这个釉料如果涂抹的面积比较大,就会烧裂,所以我们要把图案变成无数细碎的小块,所以图案还要很繁琐细致、其实就这么几个要求——繁琐细致、构图清晰、图案美观。在不同的器物上,都制作出这种像小格子一样的图案……画什么、如何画,我不懂,全靠各位了!”

几位绘图师面面相觑。

但是张副校长是何等尊敬之人,张副校所说从来都没有错的……于是几个人就开始按照张副校所指示的,按照盘碗、镯子、杯子等等器物,在一间独立的办公室开始绘制起草图来。

烧制的工匠一直盯着窑中的器物,看到碟子表面的釉料已经完全融化,立即用金属托架把碟子从炉中取出来。放在一个铁架子上晾着。

看着烧成赤红的三个碟子,赵三球和李灵都不确认最后的成品就是这个?

看起来丑了吧唧的!

张诚却浑不在意。美丑不是张总工的事儿,张工只需要弄清楚这个技术路线可行就好了!

虽然烧制一次只需要十来分钟,但是这个赤红的碟子晾凉却需要几个小时,直到下午时分,这几个碟子才送到赵三球手中。

“妹婿……”赵三球脸皱了起来,这东西看起来可没有假首饰那么好看。

张诚摆弄着这几个碟子。

釉料已经充分琉璃化。但是却在碟子表面凹陷下去。

没有填满这些小格子,可以通过多烧几次来解决。但是工艺路线基本上是可行的?

“找玉作坊匠人把这个碟子表面打磨光滑——磨平它们!让釉料和铜丝磨平,到摸不出来的水平!”张诚安排李灵做跑腿。

能够见证到一种新产品的诞生,李灵不会觉得跑腿有什么不好。快到傍晚的时候,李灵带着三个碟子回来了。

“这个有铜圈剥落了……”李灵拿出一个碟子给张诚看。大面积的釉料和铜圈剥落,露出底下的铜胎来。很失败。

但是另外两个碟子看起来还不错。碟子完全看不出是铜作的,釉料分布在铜圈里,能看到不同的颜色组合,间或有闪闪的铜丝纹样。

几位图案师也过来看这几个碟子。

“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当然我美术水平不行,这个就只是实验了一下工艺方向……”张诚小声说,他也觉得这东西很丑。

“很奇妙的工艺!”一个绘图师说。

“这里我用的是碎铜圈,但是实际成品的时候,要用铜丝掐成图案,粘结在器物表面……”张诚道。

图案师已经理解了张诚的意思:“张副校,这个,我们可以亲自试验一下吗?”

李灵就把张诚用剩的铜胎、铜丝、釉料、白芨交给图案师们。

“先不忙填釉料,粘好铜丝以后,可能要用一个焊接烧结的工艺,让铜丝和胎体固定在一起……这个剥落就是我们没处理好的”张诚给几位图案师介绍自己失败的经验。几个人点头不迭。

铜丝的焊接,只要撒上某种金属粉末去烧结一次就行了。这个工艺在巩邑也有专门的人掌握,第二天一早,工坊就把这几个铜丝胎体烧制完成。张诚用手指去拨弄那些铜丝,也完全没有剥落的意思。图案确实比自己和张小花制作的更美丽细致。

赵三球和李灵已经开始想象成品的样子了。

专业图案师的素养也确实不俗,釉料涂饰的井井有条,配色也相当不俗。

再送到玻璃窑烧制,出来的碟子就很可以一看了!

“釉料还是凹陷下去了……”图案师说。

“你们可以再填一次颜色,再烧一次!”张诚道。

如是者四次,釉料才相当饱满。

又拿去找磨床打磨,砂轮磨过以后用粗麻布抛光,最后用上了细木炭抛光。

成品的碟子,颜色绚烂,表面光润细腻!

宛如宝石!

“这是人间珍宝啊!”图案师的眼睛里都润出了泪水。纸上制图使用的颜色,哪有这种玻璃化的颜色饱满光亮。

“人间至宝!诚记要独家专卖!我就邀约珠宝行的同业来一起评价一下价格!”李灵说。

赵三球已经傻傻的呆住了,良久双手作揖,深深鞠了一躬:“此物应该叫做什么?”

“就还叫景泰蓝吧!”张诚说。此物可以有很多名字,什么掐丝珐琅彩啊、七宝烧啊、金属珐琅器啊之类,但就是景泰蓝这个名字,最是贴切。

“先做这样一个设计……”张诚对图案师布置任务。

景泰蓝的大致原理已经弄清,完善它需要更多一点的时间,但是让这个世界的人关注到它,为张村的景泰蓝确立品牌,还需要有现象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