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里,来自黑国的一个临时电台的信号特别清晰。对方的发报员每隔几分钟发送一次呼号:
“大秦东方探险舰队,这里是黑国临时海岸发报点,我们将迎接你们回来,收到请回答,收到请回答。”
“这里是大秦东方探险舰队,我是队长屠云,我目前的位置是西经x北纬x。”
“这里是黑国临时海岸。我是大秦黑国公爵赵芃。我的位置是西经x北纬x。请注意航线。”
“公主陛下万安!”屠云立即发了一句马屁颂词。
“勇士们辛苦。祝平安!”赵芃回复。然后端起了琉璃尊,对着帐中的美女道:“继续奏乐,继续舞!”
在黑国,赵芃是至高无上的女公爵,这种纵情酒色的生活,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
时代就是这么个时代,身为彻侯、公爵、卿相,谁家还没有一个女乐班子?这是贵族风雅生活的体现。
哦……据说张诚和赵杏儿夫妇家中没有女乐……那当然不是因为赵侯善妒,而是两位人间高士热衷数算之术,人家两口子没事的时候能靠数独取乐,用不到声色犬马。
大多数人还是喜欢这种声色的刺激与欢愉的。
大秦长公主、黑国女公爵,始皇帝的幼女、扶苏皇帝的妹子,赵芃,始终没有婚配。个中原因没有人敢猜测。这个时代的怪人多。有张苍那样以纳妾为乐的人,也就有赵芃这样终生不嫁娶的女子,虽然秦律有规定,说女子到了一定年龄如果仍然没有嫁娶,国家就派官媒给她做媒。但是那只是针对普通人的,谁敢给赵芃来这一套?
赵芃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她依稀记得,在自己还是个少女的时候,曾经喜欢过一个男子,只不过很多年过去,她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件事,忘记了这个男子是谁,忘记了他的相貌。
现在赵芃觉得,自己一个人生活已经很好了。
没有任何人进入自己的生活,很清静,也少了很多烦恼。
坐拥大秦纺织业龙头企业,掌控大秦时尚和奢侈品行业绝对话语权,赵芃已经是这个时代最有钱的女子——最有钱的人之一。更何况列土封疆,成为大秦唯一一个公爵,领土方圆五千里,就算是始皇帝也不曾有过这么大的疆土。
除了没有一个男人,赵芃的人生并不缺少什么。
权力、财富,都是人间的春药,比男女之事有趣多了。能享受一个臭烘烘的男人的女子满天下都是,但是能享受赵芃这样财富和权力的女子,还有谁?
看着眼前妖娆的斯拉夫女子们,赵芃不屑的哼了一声,这些年轻的肉体不过是用来取悦上位者的工具,赵杏儿说的对,女人最强大的并不是腰肢屁股脸蛋,而是脑子。
赵杏儿勾勾手指,就有一个女侍俯身过来。
“去把在罗马城弄到的那些小玩意儿取过来。”这个女侍是赵芃手下商人在罗马城奴隶市场花费1000个金币买回来的,据说识文断字,能吟咏诗歌,懂得礼仪,是罗马贵人最喜欢的那种女奴,赵芃的人出的钱多,在拍卖会上砸钱出去,隔了几天,这个女子就被送到赵芃的面前。
这女子对罗马的事情懂得很多,赵芃也就留下她。果然是个聪明的女子,没多久就已经自己学会了秦语,现在居然都已经开始学习写小篆了。
女侍去帐子角落取出一个皮箱,跪在赵芃脚边,打开这个箱子,把里面的钱币、小首饰、小幅画像、一个黑陶罐、一尊小小的青铜雕像,依次摆在赵芃脚边。
赵芃用手指点了点那幅画像,女侍立即取过画像,双手举起过头顶,呈送在赵芃的面前。
罗马的绘画和大秦的绘画大相径庭,他们的人物姿态似乎更生动,人像也更立体。
“能画出这样绘画的画者,在罗马,多吗?”赵芃问。
“贵人们的房屋殿宇需要装饰,少不得需要画家来装饰,还有浴室、妓院,都有很多这样的绘画。”
“妓院?妓院里的事情你也了解?”赵芃皱了皱鼻子。
“我的主人曾经带我去参观……学习。”女侍说,作为高级奴隶,学习男女之事,也是训练的一部分。
“妓院的绘画是什么样子的?”赵芃好奇。
“哦……不过是男女之事……就是……那些绘画。”女奴倒是有一点害羞起来。
赵芃轻哼一声。这就能明白了,春宫嘛。这种东西,东方西方、大秦罗马并没有多大区别,在大秦,春宫画会刻在砖石上,在住宅的墙上做装饰。有人相信说家宅有这样的画像砖石,家主人就会人丁兴旺。
做一个正常的秦人,对这些题材并不陌生,也不会因为看过这些题材而脸红耳热。这都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生活了。
“有没有懂绘画的奴隶?”赵芃问。
“有的。宫殿礼堂需要那么多装饰画吗,光靠大师们怎么能够画的完,大量工作都是奴隶做的。不过懂得绘画的奴隶,要比只会农活的奴隶要贵很多,甚至比角斗勇士还要贵。毕竟学习绘画需要的时间更长!”叫做维罗妮卡的女侍说。
“叫冯麻衣过来。”赵芃说。
维罗妮卡立即起身,向帐外跑去。
少顷,叫做冯麻衣的商人已经来到了赵芃的帐中,规规矩矩的坐在下首的一个几案后面,目不斜视。
“去罗马,买几个懂得绘画的奴隶,要技术好的!如果有懂的绘画和雕塑的大师,重金聘请到黑国来,就说……就说女公爵需要装饰我的王宫!可以多花钱,咱们不差钱!”赵芃吩咐道。
“是!”冯麻衣俯身领命。“殿下还有什么吩咐?”
“带一些机灵的斥候一起去。罗马的各种货物,有什么有趣的,不拘,都买一点回来!”赵芃眯起眼睛来。自己不便亲身去罗马,那就让密探们去刺探,并且通过商人们的眼睛、通过购买的物品、通过市场上的数据,先摸摸底。
这还是杏儿姐当初常用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