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功宴上,有朝臣点火撺掇皇帝给张诚加爵、拜相。
张诚夫妇请辞在长安的一切职务,要回到巩邑去过退休生活,皇帝没有格外慰留。但是当庭给张家的三个子女都封了爵位——爵位不算高。但是这是因为大秦爵不轻封、寻常人还难得得到一个不更的爵位呢。而张家已经有两个彻侯了,这两个彻侯日后都是需要袭爵的,虽然不知道张家是怎么安排的,不过至少张家的子女并不缺少也不是很稀罕爵位。
同时还给了张启明、张重华分别封官。官虽然也不是实职,官位也不高,但是这两个官也都很有讲究。张启明的博士官,代表着皇帝对其学识的肯定。一般博士都需要饱读诗书的百家弟子来担任,在御前充当人形书架。张启明是以数算家的身份来担任这个博士的,按照张苍当庭的背书,张启明是堪任这个博士的。当今天下数算大家,众所周知的有三个,张苍、张诚、赵杏儿。这三个人要是说张启明能做数学博士,那就是能做了。
张重华的那个太子中庶子,也是有讲究的,那个官位相当于是太子侍读、伴当一类的岗位。太子固然和张启明关系亲密,但是张启明年纪大,又已经在学问之道上崭露头角,显然不能成为太子府属官,张重华年纪小心性未定,先预定这个属官的位置,以后张家与太子就可以更密切一些。
大秦的一位皇太后有一句名言,说“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扶苏这一番操作,算是为赢弘毅算计的够多的了。
当初始皇帝安排扶苏去跟着蒙恬在军中,大概也有这样无穷的算计吧。
不过张小花一句“皇帝小气”,倒是把皇帝逗乐了。
“张小花,你说说,皇帝怎么小气了?”这是君前,谁敢胡说八道。不过大秦有律法,身高不到六尺的人不算成年人,张小花是身高年龄还都不到成年的标准,偶尔胡说八道,就算是始皇帝都不会治罪。
“哥哥弟弟都有官职,就我没有。”
“那你想当个什么官啊?你且说说,我来看看,你若是够格,咱们考核得过,就算封你一个官儿也不是不行!”扶苏说,如果张小花有意为官,朝中多一个小女官,也算是一番佳话。
张小花就站在地当间儿卡巴着眼睛想了半天,好半天,最后叹了一口气:“唉,算了,当什么官都挺辛苦的,还得起早贪黑等着上朝,一不小心就有同僚给你下脚拌上眼药。这个官不当也罢,我还是跟着我阿爹回巩邑,吃吃喝喝过好这辈子算了。”
几句童稚之言,倒是逗得满朝文武哈哈大笑。
大家也看出来了,皇帝对张诚一家,那是真的亲厚,而且张家在朝中的权势影响,只怕还会延续到太子这一朝。
刚才当庭给张诚下脚绊的人,悔得肠子都青了。
这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宴席散去,皇帝又给张诚赏赐华服、勋章、绶带、冠冕、车辆、骏马之类的。反正都是彰显地位华而不实的东西,张诚也只好咬牙接受了,这些车马自己一辈子都想不起来用一次,养在家里岂不是白白的花钱?
随张诚而来的那些弟子、工匠,就由太子、丞相、寺工丞大人、张诚、赵杏儿再去慰问安置,所以别的朝臣都散去,张诚夫妇还要去安置这五千人的住处、在长安这几天的管束、饮食。结果张诚夫妇是最晚回到自己府邸的一对儿。
结果躺在赵杏儿腿上的时候,张诚就什么力气都没有了。
赵杏儿也就把张诚抱在自己怀里,轻轻摩挲着张诚的脸庞,真是瘦了不少,也黑了不少。
“侯爷得好好休息休息、好好滋补滋补,先休息个几天,咱们就回了巩邑吧。”
侯府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息。都知道侯爷的根基在巩邑那面,在长安虽然侯府也是超等的大宅,但是天子脚下,侯府的人出门做事还要小心再小心,可是去了巩侯,侯爷就是天。
张小花在自己的房间里忙忙碌碌整理箱子,在皇后那里可是弄来不少好看的衣服首饰。虽然张家的家教要孩子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拿了人家东西要等价交换,但是这是皇家的东西,难道跟皇后拿几件衣服首饰还要花钱买吗?那岂不是有点瞧不起皇后伯娘?张小花是个特别体谅人的孩子,从来不会给长辈难堪,所以皇后的这些礼物,张小花都是大大方方接受了,然后悄没声的收拾好——至少,这些东西不能给赵杏儿看到。
张重华是有点懵懵懂懂的,就还是家里的保姆侍女们怎么指挥怎么做。张启明则忙着跑张苍宅邸请教问题,大有我要回巩邑之前先把张苍大人的学问掏空的野心,张苍也是无可奈何。
张家这面准备着举家迁居巩邑,按照五年十年甚至以后再也不来的架势,赵杏儿将侯府的各种事物造册核对,准备车马搬迁。也让长安人看到了张家回到巩邑的决心。
皇帝和太子,终于也有了单独相对的时间,两父子有好多话要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