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之后,黛玉、宝钗、可卿、凤姐四人又坐在一起,盘点起了陶炉和蜂窝煤生意各种账目。
不算不知道,看起来利润很薄的这门生意,竟然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达到了收支平衡,薛家前期为了建工坊、改造店面、管理运输这方面的支出,如今已经收回了七七八八,等刨去这些前期必不可少的成本之后,从下个月开始就能够盈利了。
这下,凤姐不禁喜笑颜开。
最初她虽然参与了这门生意,但是因为黛玉有言在先,为了让更多的平民百姓能够度过这个寒冬,只能采取薄利多销的原则,商品的定价要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至于凤姐在心里不禁有些犯嘀咕,觉得最后恐怕赚不到多少钱。
不过黛玉的面子大,凤姐不想因此而跟她生分了,再加上劳心劳力的主要是宝钗和薛家的人,贾家只不过是出面处理一些以薛家的能量无法解决的事情,没有多少实打实的付出,因此就算最后赚不到钱,凤姐也不至于吃亏,这才硬着头皮加入了进来。
没想到打开了市场之后,蜂窝煤每天的销售额是日益攀升,粗略估算下来,第一个月的利润竟然有好几百两,顿时大大超出了凤姐的预期。
须知一个上等田庄一年的收入,也不过就是几百上千两罢了,因此,陶炉和蜂窝煤的生意能够在第一个月就达到这样的成果,众人对此都相当满意。
毕竟京城再加上周边的村镇,至少有几十万的人家,若是家家户户都能用上陶炉和蜂窝煤,即便每户把每天的开销压缩在十文钱以内,利润也能有个四、五文钱,几十万人家就是几十上百两银子,一个月下来,至少也有上千两了。
虽然现在生意还没有铺的这么大,但是口耳相传的效果已经在逐渐发酵,许多已经用上了陶炉和蜂窝煤的人家,都对这两样东西赞不绝口,引的身边的街坊邻居、亲戚朋友们,也纷纷心动不已的前去店铺购买。
总而言之,整个京城及周边的市场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薛家店铺的每日销售额也仍然在继续上升,照着这个势头,到了下个月,利润或许就可以超过千两银子,足以让贾家和薛家都感到心满意足了。
当然,这门生意受季节气候的影响较多,能够大赚特赚的时间,也不过就是冬季的这几个月,毕竟为了能够取暖,家家户户肯定要多备些蜂窝煤。
外面的天气越是寒冷,每天所要消耗的蜂窝煤数量也就越多,但是等到季节变换、气温回暖,蜂窝煤的销售量就会大幅度下跌了。
不过等到了那个时候,许多人家都已经体会到了使用陶炉和蜂窝煤的便捷之处,恐怕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它们了。
虽然陶炉为了方便移动,造的都不算太大,无法像传统的灶台那样支上口大铁锅,煎炸蒸煮样样都行,但平时随便用来烧烧水、用小锅炒两个家常菜、炖点汤汤水水还是相当方便的,在燃料的开销上也比传统的柴火木炭要低。
所以经过一整个冬天的熟悉和使用后,黛玉断定,许多人家都还会继续使用并购买蜂窝煤,所以顶多销售额比起冬天的旺季会下降一些,但还远远不至于到没生意可做的地步,仍然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罢了。
总之,这门生意的赚钱程度,已经大大超过了凤姐、可卿等人的预期,就连经商经验丰富的宝钗也对其充满了信心。
要知道,现在薛家的其他店铺,绝大部分都在走下坡路,处于经营管理不善的状况,一年下来,还未必能赚到几千两银子呢。
而陶炉和蜂窝煤的生意,眼看着即使只占据京城周边的市场,在冬季的几个月里也能够达到好几千两的利润,对于宝钗来说,这已经是一桩相当值得继续投入的上好生意了。
这门新生意的红火,果然慢慢引起了京城中各方权贵的注意,也出现了几桩不长眼的人上门敲诈勒索、讨要好处的事情。
不过等到得知这些店铺的背后,有着贾林两家的影子之后,绝大部分人都知难而退了。
当然,贾家现在的权势只能吓退一些普通的宵小之徒,对上京城里真正的权贵还是没多少胜算的。
不过毕竟这些店铺还有黛玉的一份,绝大部分的权贵都知道黛玉相当受到皇室的青睐,林海现在又掌着户部的大权,因此也不至于为了陶炉和蜂窝煤这样的小生意就跟林家正面对上。
那些有手段、有实力、财源滚滚的权贵,可以不在乎这样的小生意,但是跟贾家交好的四王八公一脉,有许多勋贵在之前偿还国库欠银的时候弄得伤筋动骨,急于找到更多的财路来补一口元气。
所以在看到贾林薛三家合伙做的这门生意如此红火之后,还是有不少人暗中打起了小算盘。
硬的不敢来,但可以来软的呀。
不少勋贵借着跟贾家的关系登门拜访,有的求到了贾母的头上,有的跟贾赦、贾政、贾珍等人呼朋唤友、软磨硬泡,就是想要能够入股这门生意,分上一杯羹。
贾家想要重新在勋贵圈子里立足,这点人情往来总还是要顾及的,再说不久之前刚刚跟林海合作坑了这些勋贵一把,带头偿还国库欠银,以至于把其他勋贵架在了火上烤,最后彼此之间虽然把话说开了,也得到了谅解,但贾家说到底还是对这些勋贵有所亏欠。
因此,现在对方只是想入股陶炉和蜂窝煤生意这样的小事,从贾母到贾赦、贾政、贾珍都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若非这门生意是黛玉牵头做起来的,贾家也不能随心所欲的拿主意,说不定转眼间就会多出许多投资入股的新合伙人了。
宝钗、可卿和凤姐自然不希望有这么多其他的勋贵加入,对方说是要投资入股,但也只不过是象征性的拿出点银子,颇有些以小博大、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更何况合伙的人多了之后,人多嘴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和主意,其中免不了有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的时候,到最后这门生意还是不是由她们来做主,那就犹未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