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笼罩下的沙场,空旷而宁静,河风捎来些许凉意。
当鸡汤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时,林小宝带着李燕回来了……
远远嗅到鲜香,小宝以为那是姐姐特意为女友炖的接风汤,心头一热。
他兴冲冲跑进灶房要盛汤,却被石榴抬手拦住。
“馋了?自己动手。这是给你姐煮的。”
石榴语调平淡,却不容置疑。
“啊?石榴姐,怎么是你下厨?我姐她……”
林小宝打记事起就莫名怵石榴,如今个子高了,这份下意识的敬畏仍悬在心头。
“亏你还惦记她……你姐病了,眼下可伺候不动你们了。”
“病了?她……她没跟我提过啊。”
林小宝有些茫然。
“你知道什么?”
石榴语气带着无奈,
“林小宝,你小时候犯浑,总欺负你姐就算了,都说你当兵回来懂事了,怎么还是……不知道心疼人。”
“我……我也没逼她干活啊!早就说再雇个司机帮手,是她非要死守在这儿……”
小宝声音里糅杂着委屈和不忿。
在他眼里,姐姐杵在沙场作用有限,却又处处管束他。
可这摊产业终归是姐姐给的,他不好撵人,只能将不满压下心头——姐在这儿虽省了开支,却也似无形绳索,缚住了他的手脚,连花销都得小心翼翼。
清官难断家务事,石榴点到即止。
别的她也懒得管,她只希望小宝能对英子上点心。
裴嘉楠一个小叔子,关怀英子都远比他这亲弟体贴。
奈何英子甘之如饴,外人又能如何?
真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夜深了,喝过鸡汤的英子沉沉睡熟。
石榴、裴嘉楠、小宝和李燕便在院子里乘凉。
小宝和李燕在鼓捣手机,石榴陪着慧慧翻弄花绳,裴嘉楠抱着小侄女聪聪,月光勾勒出他温柔的侧影。
夜虫低鸣间,几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李燕的目光胶着在石榴身上,满眼都是羡慕:
“石榴姐,你真是越来越好看了。在南方待过就是不一样,穿衣打扮都特别有味道……”
石榴颇感意外,垂眸看了看自己。
自己连日奔波医院照顾父亲,哪还有心思打扮?
行囊里就几件素净的t恤和舒服的休闲裤,连最爱穿的棉白t恤都嫌难洗没敢带。
不过她的衣物多是林达的定制样衣,布料讲究,剪裁利落,设计的心思藏在不易察觉的细节里,即便是最基础的款式,也自有一股不费力的清爽格调。
这份无心插柳的随意,反而衬出一种松弛的时尚感。
“大概是……今天出门前洗了个头?”
石榴随手拨了拨蓬松的发丝,笑意轻浅。
“呀!我还以为是新烫的呢,正纳闷咱们这儿的理发店怎么理不出这种感觉……”
“早该剪了,捂在脖子上,腻得很。”
石榴拢了拢垂下的微卷发尾。
一旁的裴嘉楠始终安静,目光却温柔地落在石榴身上。
她的头发是长了许多,几近肩下,发尾的柔卷在月色里平添几分温婉。
他不由自主地想起初中时,她曾扬起下巴答应为他留长发的认真模样……
如今这长发悠悠过肩,又是为谁而留呢?
林小宝的视线扫过身边精心装扮的女友——新烫的卷发闪耀着时髦光泽,裙摆是最新潮的款式。
这个样子,单看时也算明艳动人,可此刻与石榴并肩而坐,那份刻意雕琢的痕迹在对比中便显出几分用力过猛的俗气,生生被比了下去。
“别羡慕了,”
小宝语气复杂地开口,
“石榴姐这叫天生丽质,套个麻袋都好看。”
“就是嘛!”
李燕深以为然,眼睛亮晶晶的,
“有机会我一定得去南方闯闯,熏陶一下气质。”
“也不全是去南方的原因,”
小宝立刻反驳,
“彩云姐你也见过吧?人家从没离开过咱们这儿,照样是公认的大美人。林家的女儿,本就不差!”
“也是,石榴姐也没化妆打扮,可就是有种说不出来的明星气场……”
“打住!”
石榴终于听不下去,笑着瞪了他俩一眼,
“不就一碗鸡汤没讨着么?至于这么不要命的扔糖衣炮弹?”
可小情侣谈兴正浓,根本没停下的意思。
“说到明星,石榴姐可就是明星的女朋友哇!那个万雁鸣,现在都算明星了吧?我朋友还专门找我打听他呢!”
李燕转向石榴,语气热切,
“石榴姐,万哥啥时候回来呀?到时千万喊上我,我有朋友想求签名呢!”
“他什么时候成明星了?”
石榴感到困惑。
万雁鸣这半年在南方小圈子里是混了个脸熟,但地产广告地域性强,在老家这边能有多大水花?
“在我们朋友圈子里可出名了!这叫‘潜力股’,提前存点签名,等他大火了绝对升值……”
李燕俨然一副行家口吻。
石榴了然一笑,不再追问。
她大约明白了:除了万雁鸣是本地人,这半年和曹草儿的合作增加了些曝光度,更重要的是,他有个非常乐于炫耀宣传的母亲……
“对了,石榴姐,”
李燕想起什么,
“前几天我姐还问我呢,问你回来了没?”
“李娜?她还好吧?”
“就那样呗……好像还谈了个男朋友……”
“挺好的。对了,她是不是打算考研?”
“好像是,也不一定。她家比我家困难多了,不知道能不能供得起……”
“行啦,”
小宝赶紧打断,他一向对“学习”话题敬而远之,
“你连高中都没念明白,懂什么考研……石榴姐,小楠哥,我俩先去睡了,你们再凉快会儿。”
他牵起李燕的手,两人起身回屋。
小宝和李燕走后,小院瞬间被更深的寂静填满。
慧慧翻花绳累了,在躺椅上蜷成一团,也沉沉睡去。
裴嘉楠怀里的小聪聪呼吸均匀,睡得很沉。
两人谁也没动,都没把孩子抱回里屋——一是里面闷热,二是不想惊醒了英子。
风轻柔拂过,孩子们在星空下安稳入梦。
他们便这样守着,守着一院子的清辉,看星星在墨蓝天鹅绒上眨眼,看檐角下的飞蛾不知疲倦地扑向廊下那盏晕黄孤灯……
时光仿佛也在这片静谧中放缓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