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壶口的怒吼
- 时间:孟夏,壶口瀑布
- 浊浪拍岸如雷,时空裂隙在水雾中撕开。孙悟空刚站稳就被扑面而来的水汽呛了嗓子,金箍棒一顿,劈向腾空的巨浪:“好个泼河!比东海龙宫的浪头野多了!”唐僧立于岩石上,袈裟被狂风掀起,望着奔腾的激流合掌:“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这便是孕育华夏的血脉啊。”
- 王俊凯举着速写本,手指被溅湿的墨汁晕染:“课本里写过千万次,不及亲眼见一次。”宋亚轩的歌声混在涛声里,清越如笛:“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贺峻霖跟着打节拍,声音被浪头吞没,却越发响亮。
场景二:滩涂的船歌
- 时间:清晨,黄河滩
- 老船夫的羊皮筏子陷在浅滩,猪八戒正蹲在岸边帮着补筏子,肚皮上沾着泥浆:“这活儿比钉耙轻省,就是沾一身腥气。”刘耀文赤着脚推筏子,脚掌被石子硌得发红,却笑:“比舞台上练劈叉疼,但痛快!”
- 王源坐在礁石上,手里转着根芦苇,嘴里哼着新编的调子:“黄河的水哟弯又长,筏子上的汉子嗓门亮……”严浩翔在一旁记词,突然抬头:“加句‘惊涛里闯出好儿郎’咋样?”老船夫听得直拍大腿:“中!这词儿有劲儿!”
- 白龙马化身为鱼,在浅水里摆尾,搅起一串水花打在沙僧脸上——他正默默往筏子上装干粮,被溅了水也只笑笑,把最后一块窝头塞进船夫包里。
场景三:古渡口的炊烟
- 时间:黄昏,古渡口村落
- 村口的老槐树下,马嘉祺正帮大娘挑水,木桶在扁担上晃悠,他却走得稳当。丁程鑫蹲在灶台边,看大娘蒸黄河鲤鱼,手里还记着步骤:“先用酒腌,再裹面粉……回去能给兄弟们露一手。”
- 张真源在晒谷场教孩子们认字,地上用树枝写着“黄河”二字:“这是我们的母亲河,就像家里的妈妈,有时候严厉,心里却全是疼。”孩子们似懂非懂,跟着念:“黄——河——”
- 唐僧坐在门槛上,给村里的老人讲经,话里却掺着黄河的故事:“佛法讲慈悲,就像这河,既得容泥沙,也得润良田。”老人点头:“可不是嘛,治河跟做人一样,得刚柔相济。”
场景四:堤坝上的星光
- 时间:深夜,防汛堤坝
- 暴雨拍打着堤坝,沙袋垒起的防线正被浊浪冲击。易烊千玺跪在泥里,用草绳捆扎松动的沙袋,手指被磨出血也顾不上擦。孙悟空化作一道金光,在堤坝上空盘旋,金箍棒化作长绳,将冲散的沙袋拢在一起:“这点浪头,还想冲垮俺老孙护的堤?”
- 贺峻霖和宋亚轩举着煤油灯,在堤坝上来回跑,提醒大家注意险情,灯罩被风吹得忽明忽暗,他们的喊声却穿透雨幕:“东边有漏洞!快拿铁锹!”
- 张真源突然发现一处管涌,正要扑过去,却被老支书拉住:“太危险!”他却挣脱:“我年轻,力气大!”纵身跳进泥水里,用身体堵住缺口。身后,丁程鑫带着一群人扛着沙袋赶来,喊着号子:“加把劲哟!守住堤哟!”号子声在雨夜中震得人心发烫。
场景五:破晓的凝望
- 时间:黎明,堤坝顶端
- 雨停了,东方泛起鱼肚白。众人瘫坐在堤坝上,浑身是泥,却都望着远处的黄河——晨光中,浊流泛着金红,不再咆哮,倒像条刚睡醒的巨龙,缓缓舒展。
- 唐僧捡起一块被河水打磨光滑的石头,递给身边的孩子:“你看这石头,经了千百年冲刷,才这般温润。人也一样,经点磨难才成器。”孩子握紧石头,眼里映着河光。
- 王俊凯翻开速写本,最后一页画的是黎明的黄河,旁边写着:“它教会我们,最汹涌的浪里,藏着最坚韧的魂。”宋亚轩轻声唱起《黄河颂》,所有人都跟着合:“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歌声里,有少年的清亮,有英雄的豪迈,更有穿越千年的共鸣。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河面上,时空裂隙在光芒中显现。众人回头望了一眼熟睡的村庄,望了一眼奔流的黄河,默默转身。老船夫站在渡口挥手,手里捧着包晒干的黄河泥:“带着吧,记着这儿的水,这儿的人。”
很多年后,少年们的演唱会后台,总会摆着个装着黄河泥的小罐。马嘉祺说:“每次看到它,就想起那晚的堤坝,知道啥叫‘众志成城’。”宋亚轩的歌单里,永远留着那首在礁石上哼的船歌,歌词里写着:“黄河的魂哟,在咱血脉里淌。”
原来黄河从不是一条河,是刻在骨子里的坚韧,是融在血里的担当,是无论穿越多少时空,都永远沸腾的中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