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十万大山:1840 > 第589章 战败后的欧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中国外贸的主循环已经从以前单纯向欧洲出口初级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获取顺差成为现在东亚和东南亚内部的互补经济为主循环。

但欧洲和美洲的商人并没有放弃中国的市场,巨大的人口基数让中国市场充满想象力,既然中国不仅仅需要布匹,还需要铁矿,那么铁矿石也可以成为商品。英法这些国家可以限制钢铁流出,但是无法限制商人从第三国开采铁矿运往中国销售。

他们将铁矿运往中国,然后在中国带回传统的农产品茶叶、桐油、樟脑还有丝绸和瓷器、猪鬃等等,都会有获利的商品。

唯一与中国无法进行贸易往来的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日本。

日本的天皇和政客现在是惴惴不安,列强谈判结束之后,中国没有和日本有任何接触,日本的使臣无论在上海还是在香港都没有得到官方的接见。

日本人已经从心理上做好的战争赔款的准备,但是中国人就是没有人提,也不见面,这让日本人压抑的极其难受。

他们唯一的方式就是不停的加强军事建设,防止中国的突然发难,安南被清廷宣告由属国降为南部省就是一个例子摆在那里。

日本人的外贸只能通过漫长的海运与西方列强交易,议价能力严重下滑。

日本人没有选择,不但要低价出口农产品,还要高价购买列强的军事装备,从中汲取技术加强军事。

战败的英国陷入了沉默,于情于理,这次失败都不应该由约翰.坎贝尔爵士承担责任,而且在远征的列强之中,由于他的作为,超级舰队这一支是损失士兵最少的战场。

但,这么巨大的战争损失总得有人承担,所以,皇家海军还是接受了约翰.坎贝尔的辞呈,同意他辞去海军的职务。

然后,海军大臣也辞去了职务,海军的情报部门负责人也被免职。

无论朝野,心中都明白一个道理,这次远征的失败输在了武器上,在没有克制中国空中武器的方法之前,不可能再入侵中国。

而且,在军事实力上,无论陆战或者海战,英国都要平视这个以前任意揉捏的国家了。

所以,英法开始合作,准备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研制可以在空中战斗的武器,虽然没有任何技术可以借鉴,中国人可以造出来,英法也有信心造出来。

其次就是研发潜艇,中国潜艇在这次战争中给英国人的印象颇深,这种舰船虽然研发和航行难度极大,但是中国人证明了这种舰船在未来军事上是可以应用,而且传统舰船很难抵御的攻击。

另外就是要改进主炮的设计,前装炮的射速比不上中国人的主炮,改进的途径只有一个方案,从前装炮彻底进化到后装炮。

除了后装炮的研发,前两项对英法来说,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内燃机这个玩意在欧洲还没有应用实例情况下,得需要科学家多大的脑洞才可以跨越这个超越时代的科技难题。

现实一点,英法还是将战略从开拓东方转移到稳固欧洲本土上来,德国的强势崛起已经有了明显的痕迹,让原本就极其复杂的欧洲局势变得更加微妙而危险。

对德国而言,德国外交的最大敌人毋庸置疑是世仇法国。为削弱法国力量,德国在普法战争后,割让法国重要工业产区阿尔萨斯和洛林,随后又通过一系列外交手段,让法国在欧洲成了孤儿。

可德国依然有忧虑,那就是害怕俄法同盟。原因也很简单。

俄国不希望一个过分强大的德国在俄国西部出现,因此才有1875年,德法爆发危机时,德国希望先发制人发动对法战争,却因俄国强烈反对,进而行动夭折事件发生发生。

俄国的背叛,让德国知道了俄国底线,那就是过分削弱法国不符合俄国核心利益。

英国当时在欧洲的主要敌人是谁?其实并不是德国也不是法国,而是俄国。

俄国在中东、在波斯、黑海还有地中海所有的利益诉求,都侵犯了英国利益。

也因此,才有1878年柏林会议中,英国联合德国还有奥匈一起,向俄国施压,让俄国放弃“俄土战争”大部分战利品,让俄国东进占领黑海海峡的企图化作泡影的结果出现。

暂时这些矛盾因为奥托·冯·俾斯麦高超的外交平衡稳固没有爆发。

俾斯麦任内,三皇同盟建立,仇人一样的俄国和奥匈都成德国盟友,西班牙成半个盟友,奉行光荣孤立的英国也因德国善意与外交需要,通过《地中海同盟》条约成了德国友好国家。

即便是德国死敌的法国,虽然被德国想方设法孤立,但是关系也不差,原因则是德国用支持法国获取殖民地的行动,缓和了德法关系。

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导致矛盾不可消除,而且俾斯麦终究会死去,这些暂时被稳固的矛盾将在未来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整体欧洲的实力。

欧洲实力的削弱符合“丰南号”对未来的国际格局的预期,但不可以容忍另外一个利益获得者——美国的崛起,“唐印国”就是提前插在美洲的一个钉子。

从国际形势发展而言,列强联手入侵中国的失败一定程度上会催化欧洲的矛盾,具体发展如何,沈云峰也不得而知,暂时只能静观其变。

虽然没有任何方法让美国陷入欧洲的纷争,但抑制美国崛起的棋子还要不停的落下。

太平洋舰队开始收割太平洋上的岛屿,将这些未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岛屿纳入到中国人的手中,第一个收割的就是中途岛。

此时的中途岛已经被美国人占有,但此时的美国的军事发展还没有能力,也没有需要将此地发展为军事基地,这里只不过作为美洲商船跨越太平洋的歇脚地。

在“丰南号”的太平洋舰队面前,岛上少数的美国商人根本无法抵挡,只能随着商船撤离。

等到他们回到本土将情况诉至联邦政府,联邦政府也没有能力派出海军与中国海军在远洋相争,此事只能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