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值班编辑田山木原早上醒来,收拾了一下办公室,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收音机打开。
收音机里正在播报新闻,这篇稿子,正是田山木原连夜编辑的。
……大日本皇军乘虚而入,快速推进。当晚即突破敌第41军防线,次日便进入襄阳,大日本皇军第3师团和第39师团,随即并列向南攻击前进,进入敌第33集团军背后,迫使敌军调转正面,由向东改为向北抵抗,乘敌军陷入混乱之机,大日本皇军趁机猛击,将敌33集团军各部予以各个击破。
刘简之走了进来。
“中国战事消息?”刘简之问。
“是的。日军可以说是所向披靡!”田山木原说。
……6月3日,突破敌第33集团军防御后,大日本皇军第3师团,连夜占领南漳,第39师团占领宜城。6月4日夜,大日本皇军第13师团、池田支队、汉水支队又从钟祥以南的旧口、沙洋附近强渡汉水,与第3、第39师团对荆门、当阳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田山木原听到这里,手舞足蹈地独自欢乐起来。
小泽晴子走进来。
“田山君,你干什么呢?”小泽晴子问田山木原。
“枣宜会战,大日本皇军攻势凌厉,我看,再有半年时间,中国战事就可以结束。”田山木原有些兴奋地说。
“田山君这么认为吗?”刘简之问。
“佐藤君不这么看吗?”田山木原问。
“先不讨论这个问题,看未来战争走向吧。”刘简之说,“你把战争态势图更新一下。”
“是。”田山木原说。
编辑们陆陆续续走进来。
“晴子小姐,这两天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吗?”刘简之问小泽晴子。
“没有。”小泽晴子说。
“看来,东京没有大事发生,那就是中国特工又开始休眠了。”吉泽打趣地说。
“吉泽君,按照你的说法,中国特工如果不经常整出一点事情来,我们东京广播电台的广播就没人听了?”斋藤问。
“不是没人听,但是会少很多听众。”吉泽说。“高桥中佐也确实无能,三年破不了案子。”
“那不正好吗,你我的薪水,都是跟收听人数挂钩的。”斋藤说。
“吉泽君,照你的说法,中国特工还成了我们的衣食父母了?”桃井玉奈问。
“这个问题,应该去问社长。”吉泽说。
“对了,佐藤君,神田国防妇人会今天有个活动,派谁谁去看一下?”小泽晴子问。
“什么活动?”刘简之问。
“主题是动员妇女继续支持战争。”小泽晴子说。
“什么时间?”
“上午十点开始。”
“吉泽君,你去一趟吧!”刘简之转头对吉泽说。
“我建议让田山君去。”斋藤说。
“为什么?”刘简之问。
“给田山君见小野十香的机会。”斋藤说。
“别说小野十香,小野十三香我也不想见!”田山木原更新好态势图,从椅子上跳了下来。“斋藤君不知道我值夜班吗?一夜没睡呢,我要回去休息了。”
“还是吉泽君去一趟吧。”刘简之说。
“是。”吉泽看看手表。转身走了出去。
“田山君,你怎么对小野十香如此绝情啊?”小泽晴子问。
“我发现她是个探子。”田山木原说。
“探子?”小泽晴子诧异道,“探什么?”
“不知道她是受谁指派,她想通过我,知道我们新闻部的一举一动。”田山木原说。“只要跟我在一起,她除了打听我们新闻部的事,从不说别的。”
刘简之一怔。
心想,小野十香一定是受到了高桥圭夫的指使。
美由纪蹬着高跟鞋走了进来。
“田山君,你刚才说谁是探子?”美由纪问。
“小野十香。”田山木原说。
“你跟小野十香分手半年了,还不忘诋毁她?”美由纪说,“难怪你总是单着。”
“就是!”小泽晴子帮腔说。
“女人,处过才知道。”田山木原大发感慨。
“停止闲聊,干活吧!”刘简之说。
美由纪在办公桌前坐下来,将一页稿纸递给刘简之。
“什么?”
“这是我重新修改的川祈飞机制作所的军工生产报道。”美由纪说。“加上了一些背景资料,够播2分钟。”
刘简之接过稿子看了看。
“报道还是很单薄,没什么实质内容。”刘简之说。
“那怎么办?丰川少佐的人看的太紧,拒绝我们采访,我们除了看到停机坪上的几十架飞机,陈列柜子里的几具飞机模型,别的什么都不知道。”美由纪说。
“那就放弃报道。”刘简之说。
“社长那里怎么交差?”美由纪问。
“不行的话,就多采访几家军工厂,合在一起报道。”刘简之说。
“好吧!”美由纪说。
美由纪转身看了看背后,见编辑们各自忙碌着,掏出一张纸,递给刘简之。
“什么?”
“支那派遣军反对削减驻华军力。”美由纪压低声音说。
刘简之接过稿子,见上面写着:
支那派遣军总司令西尾寿造大将、参谋长板垣征四郎中将,要求将日本在中国驻军的总人数维持在80万人左右。
“看来,参谋本部确实曾经有过减少驻华军队的想法。”刘简之说。
“是啊。”美由纪走到刘简之身边。“这条消息能广播吗?”美由纪弯腰凑近刘简之的耳朵,趁机在刘简之的耳朵边嗅了一下。
“这是我的独家消息。”美由纪说。“按照我们的约定,佐藤君,你得带我去洗温泉了。”
“什么时候?”刘简之问。
“看你啊!”美由纪说。
田山木原见状,悄声地对小泽晴子说,“有情况。”
小泽晴子朝田山木原翻了翻白眼:“关你什么事?”
田山木原说:“说不定哪一天,我们这儿会整出一条大新闻来。”
“别胡说!”小泽晴子说。“你下班了,还在这儿磨蹭什么呢?”
“我还待5分钟。”
田山木原望向刘简之,只见刘简之拿起电话筒,转动着拨号盘。
“宪兵司令部!”对方在电话里说。
“我是东京广播电台新闻部的佐藤彦二,请问,高桥中佐在吗?”刘简之说。
“你等一下!”
过了一会儿,电话里传来高桥圭夫的声音:“佐藤君,什么事?”
“神尾社长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我们做一个日本军工生产支持战争的报道。能不能让石野大佐给我们一个特别通行证……”
“你想采访日本造兵厂?”高桥圭夫问。
“是的。日本飞机、坦克、大炮的生产,枪支弹药的生产,以及车辆、通讯器材……”
“我想办法给你提供一个通稿,照念就行。你看怎么样?”高桥圭夫打断了刘简之的话。“或者,你去找找陆军省兵器局?”
“好吧。”刘简之说。
高桥圭夫放下话筒,略有所思。
“牧野中尉,你继续说。”高桥圭夫回过神,扫了案情分析室的几个军官一眼,对牧野智久说。
“目前为大日本帝国生产作战飞机的主要有三菱、中岛、川崎、立川四家株式会社,为帝国生产坦克的主要是三菱重工、东京煤气和电器工业公司。”牧野智久指着桌上的军工企业分布图说,“在东京附近,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有他们的生产厂。”
“各位的任务是,立即对这些生产厂的安全警卫进行一次彻查,堵塞漏洞,绝不给中国特工以可乘之机。对安全警卫力量不足的工厂,要立即补充警力!出发吧!”
军官们立正说是,走了出去。
“武田中尉,”高桥圭夫转头对武田泰一说,“东京广播电台的佐藤彦二刚才给我打电话,说他们要组织对帝国军工生产的报道。要求采访帝国的军工生产,你觉得……”
“高桥中佐,您还是对佐藤彦二不放心?”武田泰一问。
“我只是觉得太巧合了。”高桥圭夫说。“我们刚刚部署加强对造兵厂的保卫,就有人提出要去军工厂看看。不过,佐藤彦二说,这是神尾社长的要求。”
“如果真是神尾社长布置的任务,那就没有什么好怀疑的了。”牧野之久说。
“也许吧,”高桥圭夫说,“去备车,跟我去一趟陆军第一造兵厂。”
“是!”牧野智久走了出去。
高桥圭夫犹豫片刻,拿起电话筒拨号。
“请让神尾社长听电话!”高桥圭夫说。
“您是哪里?”裕子小姐在电话里问。
“我是宪兵司令部的高桥圭夫。”
“请稍等!”
过了一会儿,电话里传来神尾社长的声音。“什么事,高桥中佐?”
“神尾社长,我听说,你们东京广播电台想报道日本帝国军工生产情况?”高桥圭夫问。
“这是文部省的统一布置,我们只得照做。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问题。”高桥圭夫说。“只是有一点,你们做报道时,不要泄露帝国军工生产的机密。”
“任何数字都不能提及吗?”神尾社长问。
“我想是的。”高桥圭夫说。
“你们出一个通稿吧!我们照播!”
松尾社长生气地撂下了电话。
看来采访军工生产,并不是佐藤彦二无中生有。高桥圭夫松了口气,放下电话筒,拿起佩刀,转身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