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红楼之林家有嫡子 > 第440章 钱蓉改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日钱蓉的穿着并不像上次在林家见到时那般讲究。

但身上所用倒也是一等一的物件,只是低调内敛了许多。

她向黛玉走来时,步履沉稳又带了几丝轻快,

脸上少了一些郁色,眼中的沧桑已然去了不少。

果然,有了自己专注的事情,便再无暇顾及那些恼人的愁绪了。

“见过郡主。”

见到黛玉,钱蓉的脸上漾开了笑意,温柔中又带了几分微不可察的肆意,或许这才是她原本的模样吧。

见到钱蓉来,黛玉也笑着点了点头。

“起来吧,不必如此多礼。”

又指了指下手的位置,

“坐吧。”

待钱蓉依言坐下,黛玉并没有先说起郑家的事,而是先提了这两日的正事。

“前两批粮草送到边关已有一些时日,下次再送,恐怕也就这几日了,准备得怎么样了?”

说到如今自己正在负责的事,钱蓉可谓了如指掌。

真正开始为朝廷做事,钱蓉才知往日自家给边关捐的粮草,比起边关每日的消耗,实在微不足道。

边关以前驻守的将士,加上如今从周围各府州调过去的,足足有几十万。

他们日日驻守在九边防线上,与蛮夷三族抗争,吃食、药物,自然不能短缺。

那每日的消耗可是个大数目。

天朝商户捐来的粮草、药材,早就用完了。

不过幸好那些粮草本就不是商户捐赠的大头。

大头还是各家送来的银子。

粮草用完便要出去采买。

她如今做的便是与各个买卖粮食的商户对接。

这对她来说倒也不陌生。

在钱家多年,耳濡目染,自己的嫁妆铺子之前也是她亲手打理的。

天朝哪些商户是做米粮生意的,她门儿清。

如何与他们对接商议、议价、压价,她也十分擅长。

只是那些做米粮生意的大商户毕竟分散在各地,倒让她忙得脚不沾地,却也乐在其中。

“回郡主,江南齐家、豫州丰家,还有其他几个州的大粮商,我已经与他们商议好交粮的时间了。”

“他们会在不影响当前粮价的基础上,将自家仓库里存着的余粮全都卖给朝廷,价格也比日常买时便宜几文钱。”

别瞧只是几文钱,朝堂采买的米粮数量多,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黛玉点了点头。

“江南粮仓、京中粮仓如今已经用了三分之一,这仗也不知道要打多久,能多买些回来,总归有备无患。”

她夸了一句。

“你做得极好。”

钱蓉听了这话,眼睛亮晶晶的,语气带了几分雀跃。

“谢郡主夸奖,以后我会继续努力。”

“咱们天朝的大粮商其实不少,如今只是接洽了这几家,其他的排在后面。我已经给他们递了话,后边再有需要,直接去谈便是。”

你瞧,这便是商户女的好处,若是旁人来做,单是整理那些粮商的资料,怕是都要费些时候。

说完正事,黛玉叫了雪荷进来,让她将这几日晋州的变化说与钱蓉听。

钱蓉自来到京城,日日忙得脚不沾地,早已许久没心思想郑家的事,如今突然听到,还微微愣了片刻。

来京城的时间并不长,可那些事竟像上辈子发生的一样,往日时时谨记的屈辱,如今听来只觉过去了许久。

她微微蹙了蹙眉。

这郑家是改了性子不成?

先前弟弟费了多少门路手段,都没能止住晋州那些关于她“无子丑陋”“握不住夫君心”的谣言,

如今她来京城没几日,往日那些刺人的话竟突然转了风向。

听雪荷说,晋州城里以前那些“她七年无子、被休回府、长相平庸、抓不住夫君的心”的谣言,像突然之间就消失了一般。

大家现在提起郑家与钱家那桩婚事,多说两家不和、二人商议后自觉和离。

“原来这就是权势的好处吗?”

她如今刚到瑶光郡主身边做事,郑家就撤了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想到这,钱蓉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看着上座笑得闲适的黛玉,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

“多谢郡主,这一切都是郡主带给我的,是郡主给了我新生。”

黛玉对她摆了摆手。

“起来吧,说过不必多礼。左右我也不曾做过什么”

“今日叫你来,也是想给你提个醒。林家在晋州的人传了消息回来,这些日子郑巡抚夫人和你那继母来往密切,怕是又在打什么主意,你自己且小心些。”

“如今虽未为你请官,但你终究算是我手下的人,若是受了委屈,只管来寻我,我护着的人,容不得旁人欺负。”

黛玉说这话时,脸上天生的柔弱淡去不少,显得坚毅又让人信任。

钱蓉更是感动,俯首跪地。

在瑶光郡主身边做事这段时间,她总算明白为何京中贵女对上瑶光郡主没有勾心斗角,只有心悦诚服。

郡主心中牵挂的是天下女子的境遇。

若有冤屈,她自会伸手相助;若理亏,即便同为女子,她也会秉公处置。

既是入了她的眼,她便不会让人怠慢。

你瞧,就连她这般刚得郡主留意的人,郡主也愿在晋州为她安排人手。

“多谢郡主提醒,我都知晓了。”

钱蓉顿了顿,苦笑道。

“说起来不怕郡主笑话,前几日我那继母让人送信来,说不久便是父亲生辰,让我回去祝寿。这些日子为粮草之事奔波,倒忘了回话。如今听您一提,才回过神来,怕是我那好继母与郑家达成了什么协议。”

她的婚事由来,钱蓉从未忘记。

甚至郑家公子气急时,在外面受了气,回到她院里拿她和下人出气,也曾口不择言地说过。

她的那些嫁妆早就被继母许给了郑家。

狼狈为奸,一丘之貉罢了。

想来这次让她回去给父亲祝寿,怕是也出自郑家的意思。

这是见她攀上郡主府,怕她报复。

想弥补?

她可不信郑家会那么好心。

可眼下最重要的,是把郡主交代的事办得妥妥当当,那些人,以后再收拾吧。

看钱蓉的表情,黛玉便知她不愿回去。

笑着用指节叩了叩手下的桌子。

“钱蓉,你可知道,在天朝,如你一般境遇的女子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