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拯救学渣 > 第319章 师渣(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博源深知,这些只是师德师风问题的冰山一角。他继续奔波于各个学校,利用模拟系统的各种功能,拯救那些陷入错误的老师,处置那些屡教不改的害群之马,为守护教育的纯净天空而不懈努力着。

在接连处理了育英中学、向阳小学和光明中学的师德师风问题后,博源并未有丝毫懈怠,深知这仅仅是解决师德师风问题长征路上的起点。这些学校所暴露出的问题,犹如冰山一角,预示着在看似平静的教育湖面下,可能还潜藏着更多亟待解决的暗流。每一次处理案例后,他都会将细节整理归档,那些触目惊心的违规行为像针一样扎在他心里,让他更加坚定了彻查到底的决心。

从光明中学出来后,博源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所学校——星辰实验学校。七月的午后阳光炽烈,车内空调嗡嗡作响,他却毫无倦意。在前往学校的路上,博源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更全面且深入地揪出隐藏的师德师风问题,同时又能让整个教师群体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而非仅仅是表面的整改。他翻看着之前的处理记录,发现多数教师在被查处后的悔过书都千篇一律,缺乏真正的反思,这让他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或许比想象中更深。

星辰实验学校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较高的升学率在当地颇负盛名。校门口矗立的“省级示范学校”石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学生获奖的喜讯,教学楼外墙爬满了象征生机的爬山虎,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然而,博源收到的匿名举报信却暗示着这所学校光鲜外表下可能存在的不堪。举报信是用打印体书写的,字迹边缘有些模糊,显然经过了刻意处理,信中提到,该校一位化学老师赵强,为了谋取私利,强迫学生购买他私自编写且毫无质量保障的辅导资料。每本资料售价高达50元,而市场上同类型正规资料不过20元左右。并且,赵强还威胁学生,如果不购买,就会在平时成绩和实验课表现上给他们差评。

博源抵达星辰实验学校后,并未直接去找赵强,而是先通过模拟洞察术融合矩阵,对学校内师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他将系统调至隐蔽模式,化身成一名普通的访客,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在实验室门口,他看到几个学生正围着垃圾桶小声议论,其中一个女生红着眼圈说:“我妈这个月工资还没发,50块钱对我家来说真不少,但不买的话实验课肯定过不了。”在走廊的公告栏前,他注意到赵强的照片被挂在“优秀教师”展示区,简介里写着“多次荣获教学能手称号”。博源还与学生们看似不经意地交谈,很快便掌握了更多关于赵强的违规行为细节。原来,除了强制售卖辅导资料,赵强在课堂上还经常敷衍教学,将大量时间用于吹嘘自己的“教学成果”和暗示学生购买资料。有学生透露,赵强编写的资料错误百出,上周就有一道化学方程式写错了,导致全班同学作业都被判错。

掌握充分证据后,博源来到校长办公室。校长李建国是个戴着金边眼镜的中年男人,听闻博源的来意后,先是愣了几秒,随即一脸震惊与懊悔地拍着桌子:“不可能!赵强是我们学校的骨干教师,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博源平静地将收集到的证据一一展示,包括学生的聊天记录截图、资料样本和几位学生的匿名证词录音。李建国的脸色逐渐从震惊转为羞愧,他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声音低沉地说:“是我监管不力,我立刻展开调查,一定严肃处理。”博源则要求参与整个处理过程,以确保公正。在与赵强的对峙中,赵强一开始还试图狡辩,声称资料是“自愿购买”,是学生误解了他的意思。但在博源和校长出示的诸多证据面前,他的脸色越来越白,最终不得不低下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行为。博源严肃地对赵强说:“你作为一名教师,本应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却为了一己私利,做出如此损害学生利益的事。教育是神圣的事业,容不得半点亵渎。”最终,赵强被责令三天内退还学生购买资料的全部费用,并给予记过处分,同时取消当年的评优评先资格,其“优秀教师”称号也被即刻撤销。

处理完星辰实验学校的事情后,博源回到教育厅,开始整理这段时间查访的成果。他将各个学校的问题分类汇总,在表格里清晰地列出违规类型、涉及人员和处理结果。看着表格里密密麻麻的记录,他发现这些师德师风问题虽然表现形式各异——有的是收受家长红包,有的是歧视成绩差的学生,有的是利用职务之便谋私——但都反映出部分教师理想信念的缺失和职业道德的滑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建立一套长效且全面的监督和教育机制,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就在博源专注于整理资料时,他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屏幕上弹出一条匿名短信:“别以为你能解决所有问题,有些事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适可而止,否则会给自己惹上大麻烦。”短信末尾没有署名,发件人显示为“未知号码”。博源看着这条短信,眉头紧锁。他知道自己的行动必然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但没想到威胁来得这么快。他将短信转发给技术部门,同时心中反而更加坚定了彻底整治师德师风的决心:“越是威胁,越说明他们心虚。”

博源决定主动出击,他通过模拟反追踪融合矩阵,试图找出短信的发送者。系统界面上不断闪过复杂的代码和Ip地址,虚拟地图上一个红点在快速移动,显然对方在刻意隐藏位置。经过一番复杂的操作,他发现短信来自一个经过层层加密的虚拟号码,背后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势力在操控。这个号码通过境外服务器跳转了十几次,技术部门暂时无法破解最后的加密层。虽然暂时无法确定具体身份,但博源敏锐地感觉到,这股势力与他正在调查的师德师风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可能是由多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团体。

与此同时,博源处室的工作人员在其他学校的查访也陆续传来消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问题更为严峻。工作人员小李在电话里语气沉重地汇报:“博处,我们在青山乡中学发现,初三班主任王老师已经连续两周没来上课了,学生们的课都是由一个刚毕业的实习老师代上,孩子们都快没人管了。”另一位同事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学校的教师之间存在拉帮结派、排挤新教师的现象。有位刚入职一年的年轻教师哭诉,因为不愿意加入某个“教研组小团体”,她的公开课被故意安排在最后一节,还被克扣了绩效奖金。这些问题的出现,让博源意识到师德师风问题的复杂性远超想象,背后或许存在着一条错综复杂的利益链,从城市延伸到乡村,涉及职称评定、资源分配等多个方面。

博源将所有工作人员召集起来,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大家脸上都带着疲惫却坚定的神情。在会议上,博源将自己收到威胁短信以及可能存在利益链的推测告诉了大家,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议论声。有人担忧地说:“博处,对方敢发这种短信,会不会真的采取极端手段?”博源站起身,目光坚定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们肩负着净化教育环境的重任,不能因为一点威胁就退缩。这些师德失范行为就像毒瘤,不彻底清除,教育事业就无法健康发展。”他的声音慷慨激昂,瞬间点燃了大家的斗志,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