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村基本上是每家每户都能分到节礼。
只是因为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有人在紫家上工。
有的人家还不止一人,那节礼自然就不止一份。
而杨家村和王家村的节礼,却是只限于在紫家做工的人家。
领到节礼的大姑娘、小媳妇们,无一不是咧着嘴巴,高昂着脑袋。
回到家里,夫家还得供着她们。
这样看得见的改变,都是紫家潜移默化带来的。
……
紫四郎和紫五郎、侯家兄弟、阮泽灏,还有小一二三四五,也忙得不可开交。
紫大郎从镇上带回来红纸,他们负责给村里人写对联。
这件事也不知道咋传扬出去的。
杨家村和王家村都求过来,想要求一份小先生们书写的对联。
小先生们起初还挺不好意思的,但是看到那老多人求取,心下欢喜。
几个伙伴一商量,组成一个对联团队,专门负责书写对联和福字。
一时之间,紫家书房热闹非凡。
每天过来求对联和福字的人,络绎不绝。
……
除夕到。
这也是紫宝儿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个除夕。
一大早,天还没亮,紫宝儿就被顾辞从被筒里扒拉出来。
紫宝儿昨晚又给北地投放了一堆的衣物吃食,让他们也能过个好年。
她想到在梦境中看到的孙鹏程单膝跪地对着虚空,拜了又拜,谢了又谢的画面,甚是搞笑。
许是折腾得有些晚,早上睁不开眼。
全程,紫宝儿小身子软绵绵的,顾辞抱着洗漱,半支撑着梳了个她最喜欢的小马尾。
两边马尾上,还分别扎上一枚玉石小铃铛。
小脑袋一晃悠,“叮铃叮铃”的。
就是这脆生生的铃铛声,紫宝儿彻底清醒。
小四小五一左一右牵着紫宝儿的小手出来的时候,紫宝儿才发现,今儿个天气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冷,却是一丝风都没有。
整个梧桐村,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大红灯笼。
就连村口那棵梧桐树上,赵光耀都亲自挂了两个红灯笼。
看着就特别喜庆。
家里家外,都是欢声笑语。
温馨团圆。
赵光耀还搞怪地拿起大喇叭,喊了一嗓子:“大家伙儿,除夕好啊!”
没想到还真有人回应。
第一个回应的就是赵晨曦。
当时他正好在炕头上,大喇叭就在身边。
他也在喇叭里喊:“村长阿爷除夕好,大家伙儿除夕好。”
接着就是赵纪和赵常兄妹俩。
还有郑有银那魔性的哈哈声:“好,好,大家伙儿都好着呢!哎哟……”
估计肯定又被周老婆子打了。
这下好了,全村人都知道,郑有银除夕日挨打了!
叫得还挺惨!
……
紫家所有人,包括十九个下人,全部都换上了新衣裳。
紫宝儿今儿个穿着一套鲜红色的棉袄棉裤,外边披着一件白色的连帽斗篷。
“歪了,”大门外传来阮泽灏的声音,“三郎哥,左手边再高一丢丢。”
“对,对,就这样。”
“欧了。”
别看阮泽灏来紫家的时间不长,学习能力超强。
跟着小四小五他们学了不少的新鲜词汇。
紫宝儿听到动静,松开小四小五,迈着小短腿好奇地跑过去。
“小姑姑,跑慢点。”小四张开小手,护着紫宝儿。
“三叔他们在贴对联。”
在清扫院子的几个下人,看到三个小主子跑过来,也是赶紧往边上让了让,就怕冲撞了。
侯雯涛看到紫宝儿过来,上前把她抱过大门槛。
紫宝儿仰着小脑袋一看,对联已经贴好。
上联:国泰民安粮满仓。
下联:人丁兴旺福运来。
中间一个大大的福字。
横批:福到。
简单明了,寓意极好。
小四和小五跳着脚嚷嚷着:“哇喔,福到咯!”
“福到咯。”
皮小子们都喝着吆喝起来。
新来的下人也觉着好玩,跟着主子们一起吆喝起来。
半个时辰后,差不多辰时初的样子。
紫家所有的院子都清扫了一遍,大门贴好对联、窗花,院子里的门窗贴上福字。
一路上,隔个八九步,挂一个红灯笼。
一派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开……饭……咯……”
随着王三妞的一声吆喝,呼啦啦,所有人都往饭厅去。
紫家多了三个厨娘,今儿个准备的早食,花样太多了。
紫宝儿眼睛都看直了,简直与后世的自助餐有的一拼。
有包子、米粥、年糕、馒头、八宝饭,还有一盘盘的各式小咸菜。
都是杨盼盼提前腌制好的。
“大家伙儿随便吃点,”顾辞这个当家主母发话了,“中午咱们再吃大餐。”
紫宝儿这才知道,这个时代的除夕大餐是在中午。
而不是如同后世一般是在晚上。
“吃完早食,所有人都要到厨房帮厨。”
四十口人的除夕大餐也不是几个人就能准备好的。
需要大家伙儿群策群力。
“自己想吃什么,也可以提出来。”
小二乐了:“还可以点餐啊?”
“大伯娘,我要吃炸肉丸子。”
小二一开头,一发而不可收拾咯。
有人要吃萝卜丝丸子,有人想吃炸麻花,还有人说是想吃炸小鱼的。
五花八门,啥都有。
一时之间,顾辞都有些后悔说了那话。
“好好好,”杨盼盼说道,“过年还有好几天呢,咱们一天不重样。”
“肯定都能吃到。”
“嗷嗷嗷……”
皮小子们拍手叫好。
大人们也特别高兴,谁还会跟美食过不去?
由于时间太紧,大家吃完早食,都没有休息。
尤其是杨盼盼、王三妞还有安春夏秋三个厨娘,立马到厨房,着手准备午食。
紫大山也会回来吃午食。
紫宝儿也张着小手,要去厨房帮厨。
被顾辞一把给拦住了。
还没有灶堂高,帮倒忙吗?
“小一二三四五,你们带着小姑姑还有泽灏、雯涛、雯海他们一起出去玩儿吧。”
“今儿个天气还算不错,出去多跑跑,午食多吃点。”
“熟悉熟悉咱们梧桐村。”
“好嘞,”小一振臂高呼,“伙伴们,风紧,扯呼!”
说完,带头跑了。
“臭小子。”
还“风紧,扯呼”,这句话能这么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