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行了,现在你也算吃饱喝足、全身暖和,既然这样,为师给你商量一点其他的东西。”陈羽道。

其他的东西?

会不会,太快了……

徐妙锦一脸娇羞的低着头,等待着老师下一步的动作。

陈羽清了清嗓子说道:

“今日晚宴之上,我心中忽然冒出个念头来。你想,我如今这年纪,便得了永乐诗仙的头衔,天下间的读书人见了,会不会心生不满,进而群起抨击?毕竟在他们眼里,我这般年岁便身负此名,难免显得年轻气盛,甚至有些狂妄了。”

“可转念再想,那些读书人即便要抨击我,说到底也不过是凭一张嘴,靠着坊间的流言蜚语传播罢了。既然如此,为何不能主动些,自己打造一个平台出来?用它来好好宣扬些事情,岂不比被动挨说要强?”

“比如说,把为师能得永乐诗仙这个头衔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明明白白地写在那平台上。这样一来,那些以讹传讹的谣言便能不攻自破,天下读书人也能清楚知晓,我这诗仙之名,并非我主动求来,而是陛下亲自认可、再加上一众大臣共同力荐的结果。”

“到最后,我推辞不过,才无奈接下。”

陈羽将构想大致的说了出来之后,徐妙锦一脸懵,听的云里雾里。

大致的意思,她能听懂。

无非是创建一个平台,可以向天下人告知事情。

但是这个平台是什么?

她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类东西。

老师不愧是老师,这想法就是让人听不懂。

听了之后,给她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但想了想,徐妙锦认为这个平台好像对老师挺重要,于是也想要献一份力,于是开口问道:

“老师,您这个平台需要我做什么?”

她的想法很简单,这种让老师重视的事情,老师选择告诉她而不是李兰芷。

由此可以看出,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地位,肯定是要比李兰芷重要的。

她当然要好好表现,给李兰芷看看,只会叫哥哥~~~的家伙,什么都不是。

陈羽顿了顿,在脑海中组织了一下语言,想着应该如何说,半晌嘴角慢慢上扬,开口道:

“就是让世人看见消息的渠道,除了每隔一个地方特有的告示栏,还有就是报纸了,可以将内容写上去,然后发放给世人观看,主打的就是一个请便、紧跟时事。”

“至于名字,为师已经想好了,就叫永乐周刊报!”

“永乐周刊报……”

徐妙锦最终楠楠的重复了一遍。

“报……报纸,老师这永乐周刊报,莫不是跟如今朝廷所用的邸报差不多?”

陈羽打了一个响指,“不错!”

永乐邸报是明代官方核心信息传播载体,属官办新闻公报性质,已形成成熟运作体系。

由通政司汇集朝廷章奏与动态,经皇帝审阅、六部公开抄发,再由提塘官通过驿站递送至全国各级官员手中阅览;

内容以皇帝诏谕、官员任免奖惩、军事动态、科举信息及臣僚奏疏为主,多为手写抄传,明中期后才渐有活字印刷。

基本每日一刊,京城可及时获取,地方则因交通存在数十日至数月不等的滞后;

它虽非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却承担着政令传达与舆情管控功能,是当时连接中央与地方、保障政务畅通的关键工具,覆盖全国主要行政区域。

但这玩意服务于特定官僚群体,跟普通的百姓与读书人那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陈羽顿了顿,解释道:

“方才为师提及的周刊,其实与当下的邸报有几分相似,二者皆是将各类事记于纸上,再传递出去供人阅览。”

“但这两者的差别,却称得上天差地别。邸报是实打实的官方之物,阅览权只归特定官员所有,寻常百姓自不必说,就连那些未入仕途的读书人,别说亲眼看一看,平日里想碰一碰、沾个边,都是难如登天。”

“可这周刊不同,它是给所有人看的大众读物。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阶级,上至皇宫里的皇室宗亲,下到街头巷尾的普通百姓,只要想读,都能拿在手里翻看。”

经过陈羽的一番简单介绍,徐妙锦不由蹙起秀眉沉思起来。

按照老师的说法,周刊的服务对象是所有阶级,那么内容自然就不单单只是官场上的一些事政,应该是让天下人都感兴趣的事情。

否则,周刊的设立,便没有意义。

可是这样让世人都感兴趣的内容,应该记载什么呢?

想了一会,徐妙锦脑海中一片茫然,没有半分头绪。

毕竟人与人之间的喜好千差万别,所处的阶级更是天壤之别。

有人关心柴米油盐、有人在意朝堂动向、有人偏爱奇闻轶事、想要将这些不同需求揉进一本周刊里,写出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内容,简直是难如登天。

即便退一步,只求能吸引绝大多数人,也绝非易事。

但她心中坚信,自己想不出来,不代表着老师想不出来。

毕竟,陈羽的形象在徐妙锦心中,就是无所不能的代名词。

“老师,邸报之所以能够存在,源于官员对其道需求;而周刊若是直接面对广大世人,那么需要在上面刊登什么东西,才能够吸引人呢?”

“毕竟,周刊若是不能像邸报一样,成为官员必看的东西,估计周刊会很难立足,甚至慢慢消亡。”

陈羽听后,越来越感觉自家这个四徒弟是一个才女。

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造诣,在经商上也是颇为精通。

其中商品贸易中的供需关系,那是张嘴就来。

陈羽脸上露出一副颇为神秘的笑容,开口道:

“什么样的内容吸引人,这个很简单,首先肯定不能像是邸报那样严肃,而要是轻松,主要用来供给阅读者打发时间,像是一些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类的文章都可以刊登。”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最为重要也是最吸引人的,当然八卦,即事实趣事、花边消息,外加通过特殊渠道发现的小道消息,这些全部能够刊登在周刊上。”

陈羽一口气将周刊的创作思路说了出来,听的徐妙锦cpU疯狂运转,差一点过载了。

总结一点,那就是周刊上面登记的东西,跟官方的邸报比较,更加偏向娱乐化。

但像是八卦什么的花边新闻,她心中大概有了想法,可是有点不太确定,疑惑的问道:

“老师,您口中说的八卦一类的花边新闻与实时趣事,这些大概刊登什么,学生有些不明白。”

陈羽知道大多数女性自带八卦属性,所以这个周刊能否刊登并运用起来,自己这个四徒弟,可是最佳的助手,一定要将对方好好普及一下,什么是所谓的八卦。

这样等到周刊风靡大明之后,有了更多的流量,才能在上面刊登工业革命思想的时候,获得更多的关注度。

想到这,陈羽清了清嗓子说道:

“不明白不要担心,这个很好理解,等为师给你举几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比如:震惊,京师中某八十高龄中风商贾,三日后竟要迎娶年仅十六岁的花季少女,为第十八房小妾。这到底是人性的丧失,还是道德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