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精英养成记 > 第572章 喧嚣中的宁静,思想的碰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2章 喧嚣中的宁静,思想的碰撞

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未来企业家精神力研习中心”的红木地板上,暖洋洋的,却驱不散空气中弥漫的焦灼与渴望。这是一场高规格的封闭式讲座,主题是“新时代企业家的精神韧性与战略破局”。与会者多是各行各业崭露头角或深耕多年的企业家,他们衣着光鲜,眉宇间却普遍带着一丝疲惫——那是被市场竞争、运营压力、不确定性未来反复打磨后的痕迹。

秦枫坐在会场相对靠后的位置,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休闲西装,显得沉稳而不张扬。他并非传统意义上日理万机的企业掌舵人,而是近年来在商业咨询领域声名鹊起的“战略架构师”,以其犀利的洞察力、系统化的思维模式和数个成功的转型案例而闻名。他来参加这次讲座,并非为了寻找答案,更多的是为了感受前沿的脉搏,以及……寻找可能的“火花”。

演讲嘉宾是一位知名的商学院教授,观点鞭辟入里,案例丰富详实。台下众人或奋笔疾书,或频频点头,或陷入沉思。秦枫也听得专注,但他的眼神中,除了认同,更多的是一种审视和延伸。他习惯了从别人的理论和案例中,提炼出普适性的逻辑,并思考其在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应用与变异。

讲座中场休息,压抑了许久的会场顿时活跃起来。企业家们纷纷起身,舒展筋骨,更重要的是,交换名片,拓展人脉。这是这类活动不成文的“附加价值”。

秦枫端着一杯柠檬水,走到窗边透气。他并不热衷于这种走马观花的社交,但也理解其必要性。

“秦先生?”一个略带试探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秦枫转过身,看到一位中等身材,面色红润,笑容亲和的中年男人。他认得对方,是刚才在讲座互动环节提出过几个颇有见地问题的企业家,名片上印着“百味轩餐饮连锁创始人 刘明”。

“刘总,你好。”秦枫微笑着点头。

“刚才听您在小组讨论时,对‘消费场景重构’有一些很独特的见解,我深有感触。”刘明递过来一杯刚倒好的咖啡,“我是做连锁小餐饮的,‘百味轩’,主要做一些地方特色小吃的标准化和连锁化。现在感觉遇到了瓶颈,推广起来特别吃力。”

秦枫接过咖啡,道了声谢:“刘总客气了,只是随便聊聊。百味轩我好像有点印象,是不是主打‘妈妈的味道’那个品牌?”

“对对对!秦先生竟然知道!”刘明眼睛一亮,显得十分高兴,“我们就是想做有温度、有记忆点的快餐。但现在市场竞争太激烈了,线上流量贵,线下拓店难,品牌声量也起不来。”

他的话像是打开了一个话匣子,旁边几位同样面带愁容的企业家也围了过来。

“刘总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啊!”一个身材微胖,戴着眼镜的男人接过话茬,“我叫王强,做‘辣得跳’川味小吃连锁的。产品口味我们有信心,但就是走不出去,一搞推广就烧钱,效果还不明显。”

“可不是嘛!”一位气质干练的女士也加入进来,“我是‘蒸鲜坊’的林薇,主打健康轻食。现在消费者认知倒是有了,但怎么把他们转化成忠实顾客,并且愿意帮我们传播,真是个头疼的问题。”

很快,又有两位企业家也围了过来,分别是做早餐连锁“早点到”的张磊和做新式茶饮“青芽”的赵刚。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在连锁餐饮赛道上摸爬滚打多年,拥有数家到数十家门店不等的规模,但都面临着相似的推广困境:品牌同质化严重、获客成本高企、复购率难以提升、区域扩张缓慢、线上线下融合不畅……

一群在各自领域称得上是“实干家”的企业家,此刻却像找到了倾诉对象的学生,纷纷倒出了自己在推广上的“苦水”。他们尝试过各种方法:团购、外卖平台推广、KoL探店、社群营销、会员体系……钱没少花,精力没少投入,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往往是昙花一现,难以形成合力。

秦枫耐心地听着,偶尔点点头,或者提出一两个引导性的问题,让他们把问题描述得更清晰。他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在脑海中快速构建着连锁餐饮行业的共性与个性,以及这些企业家们各自品牌的特点与痛点。

他注意到,这些人虽然都在谈论“推广”,但他们的理解更多停留在“营销手段”的层面,缺乏对“战略”的思考。他们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划船的人,每个人都很努力,但因为没有一张清晰的海图和明确的航向,只能随波逐流,偶尔凭借经验避开一些暗礁,却始终无法高效地抵达彼岸。

拨开迷雾,战略思维初显锋芒

“各位,”待大家倾诉得差不多了,秦枫放下手中的咖啡杯,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让原本有些嘈杂的交谈声渐渐平息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刚才听了各位的分享,我深切感受到了大家在推广工作中的困惑和努力。”秦枫语气平和,却一针见血,“但我发现一个共同点:我们谈了很多‘怎么做’,比如用什么平台,找什么渠道,做什么活动。但似乎很少有人先问自己两个更根本的问题:‘我们是谁?’以及‘我们要到哪里去?’”

“我们是谁?”刘明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我是百味轩啊,做特色小吃的。”

“‘辣得跳’,做川味小吃的。”王强也接口道。

秦枫微微摇头:“这只是‘是什么’,而不是‘是谁’。‘是谁’涉及到品牌的核心价值、独特定位、目标客群的精准画像,以及品牌想要传递给消费者的情感连接和价值主张。如果这个问题不清晰,后续所有的推广动作都可能是在做无用功,甚至会稀释品牌形象。”

他看向刘明:“刘总说百味轩主打‘妈妈的味道’,这很好,有情感共鸣点。但‘妈妈的味道’具体是什么?是食材的新鲜?是工艺的传统?是家的温暖?还是童年的记忆?这个‘味道’需要被具象化、场景化,才能真正打动人心,而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刘明陷入了沉思,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重新审视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品牌slogan。

秦枫又转向王强:“王总的‘辣得跳’,‘辣’是核心特色。但市面上辣的产品太多了,你的‘辣’有什么不同?是辣得纯粹?辣得有层次感?还是辣得健康不上火?除了辣,还有什么能让消费者记住你,选择你,并且反复选择你?”

王强张了张嘴,想说“我们味道正宗”,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知道,“正宗”这个词,在消费者心中的分量越来越轻,因为每个人对“正宗”的定义都不同,而且它太容易被模仿了。

“至于‘要到哪里去’,”秦枫继续说道,“这涉及到品牌的中长期目标,是区域霸主还是全国布局?是专注单品类还是多品牌发展?不同的目标,决定了不同的推广路径和资源投入策略。如果目标不明确,今天看别人做直播火了就去做直播,明天看别人私域流量好就去搞私域,很容易陷入盲目跟风,资源分散,最终一事无成。”

秦枫的话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他们在推广工作中最根本的症结——缺乏清晰的品牌战略和推广战略。他们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像是在没有地基的情况下盖房子,看起来热闹,实则根基不稳,难以持久。

“秦先生,您说得太对了!”林薇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蒸鲜坊’一直想强调‘健康’,但‘健康’这个概念太大了,怎么传递给消费者,让他们真正感知到并且愿意为此买单,我们一直没找到好方法。感觉就是,我们知道自己好,但不知道怎么让别人也深信不疑。”

“这就是‘价值传递’和‘信任构建’的问题。”秦枫点头道,“品牌的核心价值确定后,如何通过有效的‘语言’和‘符号’传递给目标客群,并让他们产生认同和信任,这是推广战略的关键一环。这不仅仅是打广告,更重要的是构建一套完整的‘价值沟通体系’。”

秦枫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他开始结合他们各自的品牌特点,提出一些初步的思考方向。

“比如百味轩的‘妈妈的味道’,能不能不只是一句广告语?”秦枫看向刘明,“能不能把它具象化为一系列的‘妈妈的故事’?每一款招牌产品背后,都有一个关于‘妈妈’的温情故事,可能是创始人的妈妈,也可能是顾客记忆中的妈妈。通过故事,把食材的选择、工艺的坚持、口味的独特性串联起来,让‘妈妈的味道’变得有血有肉,有情感寄托。”

他又看向王强:“‘辣得跳’的‘辣’,如果只是辣度,那很容易被超越。能不能把‘辣’和一种‘情绪’或者‘生活态度’结合起来?比如‘辣得跳,痛快活’,将吃辣的快感与年轻人追求自由、释放压力的生活态度联系起来,让‘辣’成为一种情感宣泄的出口和社交货币?”

对于林薇的“蒸鲜坊”,秦枫建议:“健康不是喊出来的,是‘证明’出来的。能不能从食材的源头、蒸制的工艺、营养成分的保留等方面,构建一套可视化的‘健康标准’?比如,展示食材的来源地、检测报告,甚至在门店设计上,让蒸制过程部分透明化,让消费者‘看得见’的健康。再结合一些场景化的营销,比如‘办公室健康午餐解决方案’、‘轻食健身伴侣’等,精准对接目标人群的需求。”

秦枫侃侃而谈,他的思维极其敏捷,能够快速抓住每个品牌的核心,并从不同维度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思考方向。他不是简单地给方法,而是引导他们建立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从战略高度俯视推广全局的思维方式。

他强调:“推广不是孤立的营销行为,它是品牌战略的延伸和落地。它必须服务于品牌价值的传递和品牌资产的积累。”

他提出了一个“三维推广战略模型”的初步构想:

1. 价值维度:清晰定义品牌核心价值,构建独特的价值主张,并确保所有推广活动都围绕核心价值展开。

2. **场景维度**:深入研究目标客群的生活场景和消费场景,在合适的场景下,以合适的方式触达消费者,解决他们的痛点或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

3. 流量维度:整合线上线下各类流量入口,构建私域流量池,实现流量的获取、转化、沉淀和裂变,形成可持续的流量循环。

“这三个维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支撑,缺一不可。”秦枫解释道,“价值是内核,场景是战场,流量是弹药。只有三者协同,推广才能真正产生强大的合力,驱动品牌增长。”

在场的几位企业家都听得入了迷。秦枫的话,如同拨云见日,让他们原本混乱的思绪豁然开朗。他们之前做的很多推广,往往只关注了“流量维度”的某个点,而忽略了“价值”和“场景”这两个更根本的东西。

刘明端起咖啡,喝了一大口,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秦先生,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我做了这么多年餐饮,天天琢磨产品、服务、开店,但从没想过从您说的这个‘战略’高度去看推广问题。感觉以前就是盲人摸象,摸到哪算哪。”

王强也用力点头:“是啊!您说的那个‘价值传递’和‘信任构建’,简直说到我心坎里了!我们‘辣得跳’味道确实好,但怎么让顾客相信我们的辣是‘真材实料’的辣,是‘独特过瘾’的辣,而不是靠添加剂堆出来的,我们一直没找到好办法。您刚才说的和‘情绪’、‘生活态度’结合,我觉得大有可为!”

“秦先生,”林薇目光灼灼地看着秦枫,“您能不能……能不能更具体地给我们分析分析,我们这些小连锁,到底该怎么构建这个‘推广战略’?您看我们几个,虽然品牌不同,但都是做连锁小餐饮的,面临的问题也有很多共性。要不……我们找个地方,边吃边聊?让我们也尽尽地主之谊,向您好好请教请教?”

林薇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其他人的热烈响应。

“对对对!林总说得对!”刘明马上附和,“讲座也快结束了,我知道附近有家私房菜不错,安静,适合聊天。秦先生,务必赏光!我们几个今天是遇到贵人了,说什么也得抓住机会,好好向您学习学习!”

张磊和赵刚也纷纷热情邀请:“秦先生,给我们个机会!”“是啊,您的思路太宝贵了!”

看着眼前这群企业家真诚而热切的眼神,秦枫心中也泛起一丝涟漪。他能感受到他们对改变现状的渴望,以及对自己观点的高度认同。连锁餐饮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但也竞争惨烈的赛道,他之前也接触过一些餐饮品牌的咨询项目,深知其中的不易。眼前这几位,都是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他们的品牌也各有特色,如果能帮他们梳理清楚战略,找到有效的推广路径,或许真的能创造出不小的价值。

而且,与这些一线企业家深入交流,也能让他更接地气地了解行业的真实痛点和需求,对他未来的咨询工作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秦枫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各位老总太客气了。请教谈不上,交流探讨还是可以的。既然大家这么有兴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太好了!”众人一片欢腾。

**第三章:深谈细酌,战略蓝图渐次清晰**

讲座结束后,一行六人驱车来到刘明推荐的那家私房菜馆。古色古香的装修,安静雅致的包间,确实是个适合深入交流的好地方。

几道菜陆续上桌,都是店家的招牌,精致可口。但此刻,这些平日里对美食极其挑剔的餐饮企业家们,心思却显然不在菜上,目光都聚焦在秦枫身上,期待着他能带来更多“干货”。

刘明主动给秦枫斟上酒:“秦先生,先敬您一杯,感谢您肯抽出宝贵时间,给我们指点迷津!”

其他人也纷纷举杯:“秦先生,敬您!”

秦枫举杯示意,浅酌一口:“各位太客气了,我们还是边吃边聊,随意一些。刚才在研习中心,我只是提出了一些框架性的思考,具体到每个品牌,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

“那我们就从品牌‘价值维度’开始?”林薇率先开口,“秦先生,您觉得像我们‘蒸鲜坊’这样主打‘健康轻食’的品牌,核心价值应该如何提炼和传递才能更有效?”

秦枫放下筷子,沉吟片刻,说道:“‘健康’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尤其是在当下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但‘健康’太泛了,必须具体化、差异化。比如,你们的‘健康’是体现在食材的绝对新鲜?是零添加或少添加?是低卡低脂高蛋白的精准配比?还是独特的蒸制工艺能最大程度保留营养成分?”

他看着林薇:“你们需要找到一个最能代表‘蒸鲜坊’,并且最能打动目标客群的‘健康支点’。这个支点必须是真实可信的,是可以被消费者感知和验证的,最好还是竞争对手难以轻易复制的。”

林薇若有所思:“我们一直强调的是‘蒸’这个工艺,因为蒸能最大程度保留食物的原味和营养,而且少油少盐,确实健康。但怎么让消费者感知到这种‘健康’呢?”

“可视化和体验化。”秦枫斩钉截铁地说,“比如,你们的食材采购渠道是否透明?能不能在门店设置展示区,展示每日新鲜送达的食材,甚至公开部分供应商信息和检测报告?蒸制过程是否可以部分公开,让消费者看到食材从生到熟的全过程,感受那种‘原汁原味’的新鲜?再比如,每一份餐品都清晰标注热量、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让消费者吃得明明白白。”

他继续补充道:“还可以打造一些‘健康生活方式’的场景。比如,与健身房合作,推出‘健身能量餐’;与瑜伽馆合作,推出‘轻体塑形餐’。不仅仅是卖一份饭,更是传递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这样,‘蒸鲜坊’就不再仅仅是一个快餐店,而是一个‘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和提供者’。”

林薇的眼睛越来越亮,她拿起笔,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生怕遗漏了秦枫说的任何一个字:“食材透明化、制作过程可视化、营养成分标注、绑定健康生活场景……秦先生,您这些点子太具体了!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我们总想着在广告语里喊‘健康’,却没想过用这么多实实在在的方式去‘证明’健康!”

“秦先生,那我们‘百味轩’呢?”刘明迫不及待地问道,“您刚才提到‘妈妈的味道’可以具象化为‘妈妈的故事’,这个方向我觉得非常好,具体该怎么做呢?”

“故事是情感的载体。”秦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