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的临江县,暑气尚未完全消退。松桥门工地上,带着草帽的江春生正站在砌好的挡土墙前,扒开有些潮湿的草袋,用手里拿着一根短铁钎,在检查砂浆的强度,查验养护效果。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滑落,在满是尘土的脸上冲出一道道浅痕。
\"江工,这墙养护的没有问题吧。\"年轻的老三,戴着橘红色安全帽,凑过来笑道。
\"嗯!还行。压顶浇筑混凝土明天一定要浇完,混凝土终凝后及时盖上草袋养护,避免干裂和烧浆。\"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好的好的!”老三连连点头。
“你们周队长呢?今天怎么到现在还没有见到他来呀。”江春生摸了一把脸上的汗水,问道。
“上周你们王会计不是让他过了15号去拿钱吗?今天正好16号,他一早就去你们工程队了。”老三说道。
“哦!”江春生转身朝上面工棚走去,他的口渴了,想去喝口水,再小坐一会。
江春生刚刚走到公路边,就看见老金骑着他的老旧自行车过来了。
老金把自行车停靠在工棚边,提下挂在车把上的皮包,对已经走到近前的江春生说道:“小江啊!工地上怎么样。”
“今天浇一段混凝土压顶,明天再浇一次就完成了。其它情况都正常。”江春生简短的回应。
\"嗯~\"老金点点头,从皮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向江春生,\"你看看这个!\"他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罕见的兴奋。
江春生接过文件,是一份《临江公路简报》。简报在首页上转发了县交通局简报上刊登的一篇题为《新时代的活雷锋——记青年养路工江春生的先进事迹》的专题报道。
文章详细记录了江春生在一个月前出差时,捡到兄弟单位重要票据及时归还的事迹,以及他自参加工作以来,如何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任劳任怨;如何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求上进、钻研路桥施工技术;如何在以往的工作中助人为乐,如何投身抗洪赈灾……这篇文章正是上次由胡顺平起草,老金修改定稿后上报的全部内容。
临江公路管理段同时还配发了《关于以工程队青年养路工江春生同志为榜样,在全段掀起‘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新高潮的通知》。
\"这可是县交通局下的文,号召全系统向你学习呢!层面很高啊!\"钱队长拍了拍着他的肩膀, \"你小子可给我们工程队长脸了!\"
江春生的耳根有些发烫,不知是太阳晒的还是羞的。
\"金队长!您和钱队长,以及上级领导也太抬举我了。都是分内的事......\"他低声嘟囔着,把文件还给老金。\"我觉得我还是在您的领导下抓紧完成挡土墙工程才是实实在在的。\"
老金哈哈一笑,“你这觉悟就是高!不过这荣誉也实至名归。钱队长不是也说了吗,该得到的荣誉,你得当仁不让,因为这不是你个人的荣誉,你代表的是工程队。”
这时,远处一辆自行车快速驶来,原来是周永昌。他老远就喊着:“江工,好消息啊!你成名人啦!”周队长气喘吁吁地停在两人面前,“我在工程队看到简报了,大家都在议论你呢。”
江春生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老金的眼光扫过一脸笑容的周永昌,落在江春生脸上:\" 还有个好消息——因为你的原因,段里有幸获得了选派六名技术人员去林州参加林州地区公路总段组织的《关于现代桥梁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培训》活动的名额,本来该优先考虑你的,但钱队长考虑到你现在抽不开身,便安排了正好今年冬季要去负责207国道襄松中桥改造加宽的老刘和景康义去参加 ......\"
\"金队长!没关系。\"江春生不假思索地回答,眼神十分坚定,\"刘队长和景师傅既然要上 襄松中桥改造工程,他们比我更需要这个培训。\"
老金欣慰地点点头,“你这孩子,能这么顾全大局。非常好!”
周永昌也竖起大拇指,“江工,你这境界就是高。”
江春生笑了笑,“都是为了工作嘛。当前把这个项目做好才是关键。等以后有了机会,我再去学习也不迟。——对了,周队长,钱拿到了吧?”
周永昌拍了拍手上的黑提包,“拿到了,这得谢谢金队长的安排呢。”
“你把工程干好了,钱在我这里就批的快。”老金不失时机的告诫道。
“是的是的。金队长,我明年还指望跟您去干更大的工程呢。”周永昌连连点头。
两天后的上午,阳光依旧炽热。
工地上的挡土墙施工,已经渐渐进入了尾声,现场正在施工最后一道工序——勾平缝和凸缝。
江春生和胡顺平两人正坐在工棚外的树荫下喝水聊天。就在这时,一辆吉普车停在了工棚前,副驾驶车门打开,下来的竟是一个江春生十分熟悉的身影——陈晓萱。
好长时间都没有联系了,她怎么找来了?
陈晓萱身穿了一件淡蓝色的衬衫,头发简单地扎成马尾,搭配着一条浅蓝色的牛仔裤,简约而不失时尚。脸上没有精致的妆容,好像淡妆都没有,却更显清新自然。
她手上提着一个精致的酒红色小皮包,嘴角挂着一抹微笑,宛如春日里盛开的花朵,给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感觉。
她径直走向江春生,“江大哥,你可真难找啊。”
\"晓萱?!你......你怎么来了\"江春生慌忙站起身,凳子在地面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我想找你好好聊聊,行吗?”陈晓萱直视着江春生道。
江春生有些局促地点点头。
“小江,你忙吧!我去磅房把毛石过磅的账结了。”胡顺平见江春生有人找,而且还是年轻漂亮的少女,识趣的起身朝停放在不远处的自行车走去。
“晓萱!工地上条件艰苦,就只能委屈你坐在路边了。”江春生满怀歉意的邀请道。
“江大哥,没有关系,你都能待的地方,我也能。”陈晓萱在刚才胡顺平让出来的凳子上坐下来。
“水也没法帮你倒,我们这没有多余的茶杯。实在抱歉。”江春生一脸歉意的坐了下来。
“那你欠我一杯水,下次有机会的时候我就找你补回来。”陈晓萱柔声笑道。
“行!你和周雨欣都还好吧!”江春生随口问候道。
陈晓萱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周雨欣挺好的,我嘛,也不错。江大哥,你可是晒黑了不少,跟我想象中的你完全不一样了。不过,你给我的感觉更成熟、更稳健了。”
“是吗?我觉得除了黑以外,和以前没什么变化。”江春生笑道。
陈晓萱深吸一口气,真诚地说:“江大哥,之前因为你说有了女朋友,我就刻意疏远你,想和你保持距离,现在想想真不应该。”
\"对不起。\"江春生深吸一口气,\"是我应该在更早的时间告诉你才对。\"
“江大哥!你做的并没有错,我和周雨欣都没有想过问你,又不是相亲,哪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自说自话。”她停顿了一下,\"前段时间之所以没有联系你,一是因为台里有些忙;二是七八月份温度也高,更主要的是……我也不想瞒你,我需要些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态。\"
一只蚂蚁爬上了江春生的鞋面,他轻轻把它弹开:\"我们还是朋友,对吧?\"
\"当然是。\"陈晓萱露出真诚的笑容,\"我希望和你永远都是好朋友,你永远是我的江大哥。”
“谢谢!”江春生挠挠头,笑着说:“晓萱,你今天专门来工地找我,我感觉你应该还有什么其它的事吧? 有什么事你尽管说,我一定尽力而为。”
“什么都逃不过你的眼睛。”陈晓萱说着从小皮包里拿出来一份折起来的文件,她把文件展开,“我从你们交通局的简报上看到你的事迹报道,我很为你骄傲 。作为电视台的记者,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宣传正能量是我的职责。我昨天还特意查询了去年松江市防汛指挥部抗洪救灾表彰大会的资料。发现了你的名字赫然在列。你那些事迹太让人感动了,我希望让更多人能知道。 ——我计划对你做一期专访,通过你的事迹,给全县的年轻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激励大家拼搏进取,以雷锋精神为榜样,做时代的排头兵。我今天来的目的,就是先来和你沟通一下。\"
江春生有些不好意思地直摇头:“晓萱!我参加工作还不到两年,只是三字经才开头,还什么都没做,就是有点什么,也都是小事,不值得这么大张旗鼓报道。”
陈晓萱认真地看着他:“在我看来,这些事可一点都不小。你做的每一件事都很了不起,包括你见义勇为的帮我们抓小偷。这都是你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所做出的不平凡的事。——想想之前因为你说有女朋友,我就和你疏远了,现在挺惭愧的。是我没有摆正我们之间的关系,思想太狭隘。”
江春生摆了摆手:“晓萱,你千万别这么说。你说我们是好朋友吗?”江春生以郑重的口气问道。
陈晓萱眼睛亮晶晶的:“对,我们是好朋友。最好最好的那种。”
江春生重重的点头,“晓萱,我现在以好朋友的身份恳求你,放弃你的计划。让我平平淡淡的过好每一天,好吗?”江春生情真意切的要求道。
陈晓萱看着江春生真诚的眼神,陷入了沉默。
江春生继续劝解道,“晓萱,我真不想搞这些,我就想安安静静把工程做好。谢谢你!希望你理解我。”
陈晓萱最终点了点头,“好吧,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回去再考虑考虑吧。——不过你做的这些好事,真的很值得被更多人知道。这是社会的需要。”
江春生露出感激的笑容,“晓萱,你是位大记者,论起大道理,你说的全对。我永远都说不过你。我只是想请你理解我的坚持。”
陈晓萱看着江春生坚定的神情,心中对他又多了几分敬佩。“行吧,我理解你。不过,等我回去再想想吧。”她收起文件,站了起来,但她的眼神告诉江春生,她并没有放弃。
江春生也起身,真诚地说:“晓萱,真的谢谢你能理解我。等我这边工程结束,我们好好聚聚。”
“这可是你说的,我等你电话。”陈晓萱笑着点头,然后转身朝吉普车走去。
刚走了两步,她突然停了下来,转回身口吻轻柔的对江春生说道:“对了,江大哥,有个东西要给你。”
说罢,她从皮包里拿出一个白色带花边的信封,面如桃花般笑盈盈递到了江春生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