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洛洛弄了一些室内的趣味比赛。
比如俄罗斯转盘版本的飞镖游戏——可转动的圆形木板,上面刻画出一个个盒子,分别代表不同的分数,由一人在后面转动木板,而另一个人在前面对转动的木板投掷飞镖。
因为木板转动的速度并不算快,对于这群孩子来说,勉强可以看清楚上面的大致数字——要是看不清上面的数字,就是单纯凭运气。
但能看清楚一部分上面的数字,就要考验这些孩子们对于出手时机的把握了。
每个孩子有十次投掷飞镖的机会,投掷到木板盒子里的数字,最终相加在一起,就是每个人每天的分数。
但这个游戏并不比个人分数,毕竟有些孩子的个人实力太突出,这样比的话,就没有任何趣味了,只是每天给这些孩子送奖励罢了,其他孩子都只能看着。
所以江洛洛安排的是随机组队,而且是每天随机组队,一队十个人,计算队伍的总成绩算分数。
第一名队伍的奖励是坷最近做出来的一种果脯,用果酱腌制出来的小零食,味道极其甜美,非常受孩子们欢迎。
有果脯在前面吊着,大家玩游戏的意愿都很强烈,最重要的是……为了第一名,他们都得学会算数了。
木板上的格子有10个,分别写着1~10的分值,每个人可以投掷十次,个人最高分数便是100。
一队有10个人,最高分数就有一千分。
也就是说,作为普通参加比赛的队员,他们需要学会100以下的加减法,来计算自己获得的分数。
而作为队伍的领导者,至少要学会1000以下的加减法,能把队伍所有人的分数都计算清楚。
前面几天经历了很多算不清楚、算错的困难,江洛洛也没有帮他们纠正,等着他们自己纠正过来。
也不让已经学会算数的成年族人帮忙计算,但可以教导他们计算方法。
就在这种似玩非玩的氛围下,算数很快在孩子们中间普及开了。
江洛洛深藏功与名。
纵然这个雪季渡过的很是混乱,但对部落而言,他们获得的收获要更大。
等到雪季结束,江洛洛迫不及待的甩开学习班的事情,跑到了灰死土平原上,开始筹备改良土壤的事情。
因为这次只是个实验,所以初步圈画出来的面积并不大,只有十亩地左右……一开始江洛洛想的是弄个一亩地左右就够了。
但是巫觉得,一亩地和十亩地的差别不是很大,就让江洛洛放开一点,多弄几亩地出来做实验。
挖矿队从雪季结束就立刻出动了,不过他们这次的目标,并不是什么稀有的矿石,就只是最简单的普通的巨大石头而已。
这对挖矿队来说实在是太轻松简单了,而且没有任何开采难度,只是运输需要点时间。
十天不到,江洛洛就在自己预定的位置上,看到了远超她意料之外的石头数量。
这时候江洛洛才明白,巫为什么会觉得一亩地和十亩地没有多大差别。
毕竟对于部落族人而言,这种简单没有困难的力气活,实在是太轻松不过了。
江洛洛以为从一亩地增加到十亩地,负责收集材料的族人要付出十倍辛苦。
但实际上,他们只不过是在做一件事的时候,顺手多做了一点罢了。
难度就像是江洛洛想去食堂打一份饭,而舍友拜托她多带几份饭一样。
江洛洛先让族人在圈画出来的十亩地边缘挖出几米深的大坑,将挖矿队带回来的大石头放入坑中,将这十亩地单独隔出来。
而后又拜托族人将这十亩地挖出一排排沟渠,将积攒了一个冬季的各种野兽骨头、不吃的内脏、用不了的皮毛,全部塞入沟渠中。
再将河水灌注到这些沟渠中。
一开始用的提水灌注,也就是族人轮流拿着木桶打水,往坑中倒水。
可灰死土吸水太快,水落到地上,几乎马上就沉了下去,并不能积攒起来。
虽然族人们勤快,也不惧怕辛苦,但江洛洛实在看不过族人们用这样的方式折腾。
于是花了点时间,找到了一种内里中空的藤蔓,将其连接在一起,用虹吸原理,直接把大河的河水吸到了圈出来的灰死土沟渠里。
江洛洛庆幸,还好她选择的这块地方,离着大河很近。
不过缺点就是这种藤蔓不怎么结实,很容易坏掉,用几天就要更换新的,好在这东西数量很多,不怕消耗,江洛洛一口气弄了几十根一起吸水。
但即便这样,也足足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看到那些挖出的沟渠能够留住水。
甚至这水还在不断下渗,只不过渗透的速度变慢了罢了。
因此,江洛洛选择撤掉一半的吸水藤蔓,只留下一部分,让沟渠里的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
看着看着,江洛洛不由得笑了起来,戈刚刚从狩猎回来,正好陪在江洛洛身边,见状问道。
“洛在想什么?”
江洛洛又笑了两声,才板起脸说,“假设有这样一个水坑,高为A米,里面的水会以每小时x米的速度下降,如果以每小时Y米的速度往里面灌水,多长时间能灌满?”
戈愕然,愣在原地。
江洛洛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
戈皱着眉认真计算起来。
江洛洛不去打搅戈的计算,笑着跑去找底下正在检查吸水藤蔓的鱼儿洞孩子们。
吸水藤蔓能发挥这么大作用,还是多亏了鱼儿洞的孩子们帮忙检查更换,不然江洛洛自己肯定维持不住这么多根吸水藤蔓的使用。
不仅是这样,鱼儿洞的孩子们之前抓到水鱼太多,吃不了,已经不怎么抓水鱼了,但是知道江洛洛要用水鱼的尸体做肥料,改善灰死土之后,鱼儿洞的孩子们没事就下到大河里抓水鱼。
一边帮江洛洛,一边锻炼下水能力,两全其美。
而部落里的族人知道江洛洛在做什么之后,也很积极的过来帮忙,以往那些口味不好的猎物,也全猎回来当了肥料。
挖出来的沟渠里面,野兽和水鱼的尸骨一直都是满的。
江洛洛有时候也担心自己自己这样做要是没能成功,会不会让族人们失望,但看到裸露在外面的灰死土颜色,一日比一日更深,她也放心了许多。
不过这种改变并不是短期能实现的,至少不是几个月就能实现的,急也急不来,只能慢慢等待。
等到雨季的时候,江洛洛提前准备了几倍数量的水鱼,扔到挖出来的沟渠里面。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他们就没办法及时更换吸水藤蔓了,不过有着雨水补充,也用不着河水了。
灰死土平原的事情,暂且放到一边,江洛洛又重新开始讲课。
上个雪季把自己家孩子送来的族人,这个雨季也把孩子送了过来。
虽然在雨季中并没有野兽袭击的威胁,但已经体验过孩子寄宿好处的他们,真的不想把那么大个孩子留在家里了。
好在江洛洛终于培养出来一部分教学助手,可以将手里基础的讲课内容,都下放了出去,她只要关注更复杂的教学内容就可以了。
江洛洛本以为学习内容越困难复杂就越难教学,但当她剔除那些学不进去、学不会的普通族人,剩下几十个能学会、能学进去的族人之后。
她发现教学突然变得轻松起来了。
公式写在木板上面,她解释一下意思,再带着做几道例题,底下大部分学生就学会了,哪怕没有学会的,自己再做几道例题,也都懂什么意思了。
没有怎么讲都讲不明白的情况,也没有一道题目说几次还是做错的情况……江洛洛突然很感动。
原来成为一个好老师,也可以是先拥有一群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