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穿越58:开局两分地 > 第453章 即使短时间内不行,也会在不长的时间内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3章 即使短时间内不行,也会在不长的时间内能

此后二十来天晚上,秦淦西都要出国一趟,这一段时间去的是中东和非洲,植物品种和油轮兼收。

在他丧心病狂的收船行动中,中东再无油轮,即使周围五千里的海里,也没有一艘。

因他如此行为,西方各国的油价大幅上涨,中东的原油却一降再降,却还是卖不出去。

秦淦西的行动不只是这些,他找到了四个幽奈替斯国的军事基地,将其全部搬空,搬取的军备没有兑换成功勋点,而是被他送到非洲的几个国家,装备起七个国家共三个正规师的武装。

有了那些装备,他们和西方殖民者打得如火如荼。

对于这些,秦淦西是不关注的,他在意的是原油。

6月23日上午八点半,秦淦西独自一人来到省府大门口,向警卫说收到曾副省的命令而来,大门警卫联系过后,由一人带着他走到曾副省办公室外。

曾副省的办公室有内外之别,外间是秘书所在,听警卫说秦淦西是得到曾副省的命令而来,正在看资料的周鸿秘书连忙站起,“对对对,进来。”

然后敲敲里间的门,得到回应后,周鸿推开门说:“首长,秦淦西厂长来了。”

曾副省的声音传来:“要他进来。”

这声音很威严,和几次现场接触的完全不一样。

周鸿是知道曾副省和秦淦西关系的,是首长小女儿养父家的大哥,还是许多机器设备的发明者,收到了首席的表扬,连忙对他说:“秦厂长,首长请你过去。”

警卫转身走了,秦淦西走向周鸿,跟着他走进里间。

里间不只有曾副省,还有一男一女,都是中老年,他们三人呈品形坐在沙发上,曾副省居中间,那两男女分列两边。

周鸿给三人续满水,又给秦淦西冲一杯茶后退出里间,顺手把门带上。

曾副省才说道:“淦西,这是对外贸易部的万副部长,这是中央银行的李副行长。”

秦淦西很有礼貌 地问两人好。

看到他不卑不亢的样子,曾副省很是满意,指指他对面的沙发,“淦西,坐。”

接着又对两人说:“两位可能不知道,我家小女就是在他家长大的,一直照顾得很好。没有他家,我得小闺女可能不在世上,更不说现在读大学。”

随后又笑道:“这小子也是一个奇才,知道我在这里上班,从没来找过我,就连过河的次数也少,一心扑在工厂和研究设计上。我见他,还是去现场验收他组织研究设计的机器设备,有时候想听听他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读做不到,就如今天我们要谈的东西。”

曾副省的话,包含着满满的骄傲和自豪。

秦淦西也看得出来,他能在这里这么说,和这两人的关系一定很好。

万副部长笑着说:“这么有能力的人,绝不会行阿谀逢迎之事,这才是我们国家的未来。”

李副行长则说:“家里一定有优良的传承。”

闲聊几句后,曾副省把话题拉回正轨,“淦西,你在一机厅和计划委有关出口机器设备、购买原油的一些建议,国家很重视,万副部长和李副行长就是来听取你一些想法的。”

秦淦西对此感到惊讶,自己只是有意识地说了几句,这就传到上层去了,还派了这么两个大吏过来,看来心动了。

万副部长问道:“你说我们可以出口机械设备,也可以物易物,能详细说说吗?”

秦淦西笑着说:“我当时只是临时起意,并没仔细考虑,后来也没系统去想。不过我认为,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特产,比如中东就有大量的原油。”

“要想弄回他们的原油,就要弄清他们需要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

“我看过一些杂志,那边现在很乱,所以武器是需要的;他们已经大规模采油,需要石油设备和技术;还有,他们生产石油,每一口井抽出来的是钱,钱来得容易,就需要消费,吃穿住行都会有大量需求。”

“以前没有很关注那边,具体情况不清楚,还需要实地调查,或者和那些国家交谈。”

李副行长问道:“能交易的只能是工农业产品,而农产品自己比较短缺,和人家交易的只能是工业产品,我们国家现在的工业比较落后,所以……”

说到这里,她不说了,和其他两人一起看着秦淦西。

秦淦西马上明白,是考自己呢。

幸好这段时间把中东周围的港口清空了,船运进不去,也没有船出去。

有不怕惊世骇俗,他说道:“农产品方面,中东吃得最多的肉食是羊肉、鸡肉和牛肉,我们国家这么大,山区这么多,这些东西应该可以增产的。”

提出这个是想看看,通过这种方式倒逼,能不能改变一些做法。

不过他没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肉食上,继续说道:“工业产品,只要集中力量研究,没有攻不破的堡垒。就拿我们的冲击夯机来说,我觉得那里会有不小的市场。”

万副部长问道:“你觉得冲击夯机可以卖多少钱一台?”

作为对外贸易部副部长,他也在寻找可以出口的机械设备,机械厂的冲击夯机、手扶拖拉机、自走式播种机就进入了他的视野。

秦淦西闻言谦虚了一下,笑着说:“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事,也没研究过,不好说。”

李副行长摆摆手,“只有我们几个人在,但说无妨。”

秦淦西好像鼓足勇气,这才开口说:“如果国外没有同类产品,我觉得可以卖国内调拨价的五倍以上。”

万副部长立马说:“不可能,就是一个夯实地面的机器,哪能卖这么高?”

秦淦西坚持自己的观点,“看似只是一台夯实地面的机器,但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只要没有国外产品竞争,就可以卖出这个价。当然,如果国外有类似产品,那就另当别论,要看价格,更要看效果。”

沉默一会后,李副行长问道:“小秦厂长,如果国外需要什么产品,你认为我国真的可以研究生产出来?”

秦淦西很坚定地说:“能。即使短时间内不行,凭我们民族的智慧和韧劲,也会在不长的时间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