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党还醇望着张好古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他从未想过,自己这把老骨头还能回大明,还能为百姓做点实事。他转身面对难民,声音愈发坚定:“乡亲们,朝廷不会骗你们,护国军已整装待发,咱们这就动身!”

难民们终于不再犹豫,他们纷纷动手收拾起仅剩的衣物和铺盖,这些东西虽然简陋,但却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然后,他们又急匆匆地奔向粮库,准备装一些粮食带走。

守库的人员并没有阻拦他们,因为他们早已得到了张好古的通告:只要难民们能拿得动,就可以随便拿取粮食。这一决定无疑给了难民们一线生机,让他们能够在艰难的逃亡路上不至于挨饿。

取得粮食的人们紧紧跟随在党还醇身后,一起向城外走去。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正准备挣脱束缚,奔向新生。

党还醇不时回头望一眼辽阳城,那座城市曾经是他生活了十年的地方,如今却成了他噩梦的源头。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然后毅然决然地迈开步伐,继续前行,心里还念叨着“辽东的魂,可以回大明了”。

天黑时分,郑琦的人马终于赶到了。所有的车马几乎都来了,一辆辆马车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醒目。这些车马就是要把辽阳掏空的。

库银数量惊人,整整四十万两!但由于还没来得及运走,现在却便宜了张好古。如果再算上从那些大户人家抄家所得的银子,那更是多达十多万两。这些财富对于张好古来说,无疑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党还醇在临行之际,还为张好古留下了两万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协助。

在老城的北城,有一万多匹军马,这些军马膘肥体壮,训练有素。而在河边的码头上,更是停靠着两千多艘大小不一的船只,这些船只虽然在冬天无法航行,但对于张好古来说,它们却有着别样的用途。

由于正值寒冬,河面结冰,这些船只都被倒扣在岸边,它们的底部都是平底,这种设计使得它们在河里行驶时更加稳定还有最大化的装载量。清兵在冬天无法使用这些船只,但张好古却看到了其中的机会。

他果断下令让士兵们将所有的船只都拖到粮库那里,这些船只正好可以当作雪橇来使用。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将一艘艘船只拖到了粮库附近。

接着,张好古又命令士兵们将粮食装到船上,直到船只被装得满满当当。装满粮食的船只变得异常沉重,但这并没有难倒张好古。他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一匹马拖不动,就用两匹马来拖,反正这里的军马数量足够多。

在这个关键时刻,张好古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即使是珍贵的战马,也被他毫不犹豫地用来转运物资。毕竟,保证物资的安全运输才是当务之急。

辽阳不愧是清兵的物资中心,经过粗略清点后,发现这里的粮食竟然多达二十万石!这可是一笔相当惊人的数量,足够十五万大军食用两个月之久。如此重要的物资,绝对不能留给敌人,必须想办法全部转移走,哪怕是一粒粮食也不能留给他们。

不仅如此,清兵在辽阳老城还有一个专门生产武器的兵仗局。护国军在这里收获颇丰,搜集到了大量的兵器,其中包括刀、矛、弓等四万多件,盔甲两万套,箭支三十万支,还有各种火铳一万多支。这些武器装备对于护国军来说即使用不上,但也能够其它的大明军队,极大地提升他们的战斗力。

此外,各种布料也有五万多匹,兽皮更是多得难以清点,数量之多让人咋舌。这些物资对于军队的后勤保障至关重要,可以用来制作帐篷、衣物等。

四轮马车也有一千多架,不过由于这些马车使用的是木轱辘,显得有些笨重,需要三匹马才能拉动一辆车。尽管如此,这些马车仍然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张好古毫不犹豫地将它们充分利用起来。

最后,药材方面也有上万斤之多,而且在汗王宫还搜出了几百斤珍贵的干参。这些药材对于治疗伤员、保障士兵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辽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后金(清)时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后金的军事重镇,更是物资的集散中心,肩负着为前线提供粮草和兵械的重任。

辽阳的物资储备虽然不及大明时期那般充裕,但也足够支撑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里储存着大量的粮食、兵械和马匹,这些资源的规模直接反映了清初“以战养战”的战略思想。通过不断地战争掠夺,后金得以补充自身的物资需求,维持其军事力量的持续发展。

辽阳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后金它是仅次于沈阳的,交通便利,是连接后金与南方地区的重要枢纽,更是沈阳出关的第一站。

这使得辽阳具备了卓越的转运能力,能够迅速将物资运往各个战场,为清军的南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可以说,辽阳就是清军南下的关键跳板,没有它的支持,清军的南下之路将会变得难一些。

张好古此次对辽阳城的进攻,简直就是给清兵的国库来了个釜底抽薪,让他们遭受了重创,足以让清方元气大伤。皇太极恐怕做梦都想不到,大明竟然还有余力组织军队来攻打他的老巢。

他一直以为自己已经把大明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他的军队甚至可以在大明的京师自由出入,如入无人之境,在大明的心脏地带肆意横行。

然而,他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大明从来就不缺少硬骨头!大明同样有人敢于挑战,敢于直捣黄龙,攻打他的核心地带。

虽然目前来看,这仅仅只是一次攻打,还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攻占,但这无疑给了皇太极一个沉重的打击。而且,无论早晚,大明必定会收复这片失地,也许是一年两年,也许是百年甚至更久,但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

此时此刻,辽阳的夜晚被火把照得通明,仿佛白昼一般。火光熊熊,照亮了每一个角落,让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片热烈的氛围之中。

在这灯火通明的夜晚里,所有的库房门前都挤满了人。人们来来往往,忙碌而有序地搬运着各种物资。这些物资堆积如山,有粮食、兵器、盔甲等等,它们都是战争所需的重要资源。

水师的士兵们已经迅速地将护国军替换了出来。那些没有战斗任务和看押任务的士兵们,也都纷纷加入到了转运物资的行列中。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确保这些物资能够安全、及时地运送出去,就是不能留给敌人。

与此同时,护国军也接到了新的任务。一团和二团奉命出城向北行进三十里,严密防备来自沈阳方向的敌军。他们迅速整队出发,步伐整齐,士气高昂。

而三团则负责出城向南行进十里,警惕海州方向可能出现的敌军。他们同样毫不懈怠,保持高度的警觉,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战斗。

为了更好地掌握敌情,两方面的军队都派出了大量的探马,将搜索范围扩大到了五十里之外。这些探马们如飞鸟般疾驰而去,他们要在广阔的地域中搜索敌军的踪迹,及时传递情报,为军队的行动提供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