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无敌杀伐 > 第807章 大军回城,美人来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07章 大军回城,美人来侍

他目光转向一旁泪流满面、强忍悲声的唐玉宣,嘴角努力扯出一个极微弱的弧度:“公主……不必悲伤。老臣……死前,能亲眼见你……得此良将,见风无痕……伏诛,已无……遗憾。”

他的手指微微收紧,目光重新聚焦在李长风脸上,带着无比的郑重与托付:“李长风……保护好……公主。这江山……这天下……将来,要靠你们了……我……安心。”

他喘了口气,眼中最后的光芒如同即将燃尽的烛火,却异常明亮:“待他日……扫平叛逆,四海……升平……记得,到我墓前……告诉我一声……”

话音至此,戛然而止。

那紧握着李长风的手,骤然失去所有力量,沉重地滑落。

石破天圆睁的双目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嘴角似乎还凝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真的看到了那海晏河清的将来。

身躯,再无一丝生机。

“石宗师——!”

唐玉宣发出一声凄厉的悲鸣,再也支撑不住,扑倒在石破天逐渐冰冷的身体旁,肩膀剧烈颤抖,泣不成声。

这位一直强撑着的公主,此刻终于卸下了所有重担,哭得像一个失去至亲的孩子。

李长风缓缓收回手,指尖因过度输送玄气而微微颤抖。

他看着石破天安详却又带着未竟之志的遗容,胸腔里像是堵了一块烧红的烙铁,又热又痛。

他没有哭,只是紧紧抿着唇,下颌线绷得像铁石一样坚硬。

眼眶却不受控制地泛起赤红,一种混杂着悲痛、愤怒与沉重责任的激荡情绪在胸中翻涌。

“石前辈……走好。”他低声呢喃,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深处艰难挤出,“你守护的这一切,我李长风,只要一息尚存,必不负所托!”

他伸出手,极其缓慢而郑重地,替石破天合上了那双未曾瞑目的眼睛。

周围,不知是哪个士兵先忍不住发出了压抑的呜咽,如同引燃了导火索。

刹那间,悲声大作!

从赵铁山、张明远这些铁血老将,到最普通的士卒,无数人红了眼眶,泪水混合着脸上的血污与尘土滚落。

他们捶打着地面,或是仰天嘶嚎,哭声震野,连落魂涧奔腾的水声仿佛都被这冲天的悲恸所压制。

石破天,这位以“磐岳”为号,始终如定海神针般守护着朝廷,守护着公主的宗师,就此陨落。

残阳如血,将他的身躯镀上了一层悲壮的金红,也映照着每一个悲痛欲绝的脸庞。

李长风站起身,背对着哭声震天的军队,望向叛军溃逃的方向,目光冰冷如万载寒渊。

风,卷着血腥气和未散的寒意吹过,扬起他染血的衣袂。

吕清月站在他身侧,看着他紧绷的侧脸和那双深不见底、翻涌着骇人风暴的眸子,心中揪紧。她默默伸出手,轻轻握住了他紧攥的拳头。

……

通往临渊城的官道上,蜿蜒行进着一支庞大的队伍。

与出征时的肃杀严整不同,此刻的队伍显得有些庞杂,却洋溢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复杂情绪。

朝廷将士们虽然面带疲惫,甲胄染血,但眼神却格外明亮,挺直的脊梁透着胜利者的昂扬。

更引人注目的是队伍中夹杂着的数千名百姓。

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许多人脸上还带着惊恐过后的茫然,但更多的,是一种重获新生的激动与对前方队伍的深深感激。

这些,正是从落魂涧被解救出来的临渊城百姓。

叛军溃败得如此迅速和彻底,唐玉澜和鬼算子只顾着仓皇逃命,根本来不及处置这些被他们驱赶至阵前作为肉盾的“累赘”。

当朝廷军如同潮水般击溃叛军防线,冲过栈道时,这些被木栅围困、在寒气与箭矢余波中瑟瑟发抖的百姓,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看着那面熟悉的朝廷旗帜,看着那位传说中美丽而坚毅的公主殿下,看着那位如同天神下凡、在万军瞩目下斩杀宗师的李将军,许多人当场就哭喊着跪倒在地。

“公主千岁!”

“感谢李将军!”

“谢朝廷救命之恩!”

呼喊声起初零散,随即汇聚成一片感恩的海洋。

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老泪纵横,被儿女搀扶着,也要向着中军方向叩拜。

妇人们紧紧搂着失而复得的孩子,泣不成声。

青壮年们则眼中燃烧着对叛军的怒火和对朝廷的忠诚。

只有少数在之前就被强行编入叛军队伍、此刻无法脱身的青壮,被迫随着溃军一同撤离,他们的命运,令人扼腕。

唐玉宣骑在马上,看着这些历尽磨难、终于重见天日的子民,心中百感交集。

战争的残酷,权力的倾轧,最终承受苦果的,永远是这些最底层的百姓。

她勒住马缰,朗声道:“诸位乡亲受苦了!叛军倒行逆施,天理难容!朝廷绝不会抛弃任何一位子民!随我军返回临渊城,官府会妥善安置大家,助你们重建家园!”

她的声音清越,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清晰地传遍四周。

“公主千岁千千岁!”百姓们的感恩之声更加热烈。

李长风策马跟在唐玉宣身侧,目光扫过这些激动的面孔,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

救下这些人,是应该的,但如何让他们真正安居乐业,如何避免更多的“临渊城”出现,才是更艰难的课题。

他看到一些孩童懵懂而崇拜地看着他,仿佛在看庙里的神只,这让他微微蹙眉。

“长风,”唐玉宣稍稍放慢马速,与他并行,低声道,“看到他们,我才觉得,我们做的这一切,浴血厮杀,生死相搏,都有了意义。”

李长风点了点头:“水能载舟。得民心不易,失民心却只在一瞬。殿下今日之举,胜过十万雄兵。”

大军携带着获救的百姓,浩浩荡荡返回了残破但正在恢复生机的临渊城。

城门口,留守的官吏和部分百姓早已得到消息,翘首以盼。

当看到出征的队伍不仅得胜归来,还带回了大量被掳走的亲人乡邻时,整个临渊城都沸腾了。

哭声、笑声、呼喊声、询问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幅悲喜交加的战乱浮世绘。

残阳的最后一抹余晖彻底沉入远山。

大军返回临渊城,在城里的军营驻扎着。

石破天宗师的陨落,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

但李长风在绝境中逆转、阵斩宗师风无痕的神迹,又像一剂强心针,让“战神”之名在军中疯狂传颂,驱散了不少颓丧之气。

中军大营中。

唐玉宣眼眶依旧红肿,但神情已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与坚毅,只是那坚毅之下,多了几分历经生死、失去倚仗后的深沉。

她看着下方肃立的将领,声音清晰而果断:

“曲妙音,兰馨。”

“属下在!” 两人出列。

“本宫命你二人,护送石宗师灵柩,并带领所有重伤员,返回京城。”

唐玉宣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沉重:“石宗师为国捐躯,功盖千秋,当以国葬之礼,厚葬于英魂山。此事,交由你二人全权督办,不得有误!”

“遵命!” 曲妙音与兰馨单膝跪地,郑重接令。

她们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仅是对逝者的尊崇,更是对生者士气的维系。

“其余各部,暂驻此地休整,救治伤员,清点战损,补充给养。” 唐玉宣目光扫过众将,“叛军经此一败,宗师陨落,短期内必不敢再犯。然,我等亦不可懈怠!”

“谨遵帅令!” 众将齐声应诺,声音中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对未来的坚定。

安排妥当,众将陆续退出大帐。

唐玉宣独坐帅位,目光落在一直沉默立于一侧的李长风身上,眼神复杂。

有感激,有信赖,有劫后余生的悸动,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因他展现出的非人实力而产生的微妙距离感。

她张了张嘴,最终却只是轻声道:“长风,你也辛苦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李长风微微颔首,没有多言,转身离开了营地。

他理解唐玉宣此刻复杂的心绪,有些事,无需多说。

回到临时分配给他的、相对独立的营房院落外,他发现原本应轮值守卫的亲兵被撤走了,换上了白府那些娘子军中的熟面孔。

她们见到李长风,眼中都闪烁着与有荣焉的激动光芒,却只是恭敬行礼,并未多言。

洗了个澡,洗去一身的血腥和颓气,顿时如同新生般清爽。

来到他的卧室。

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一片与外面肃杀氛围格格不入的暖意与……旖旎。

只见吕清月竟未着戎装,而是换上了一身水蓝色的轻纱裙装。

裙裳质地柔软,勾勒出她玲珑有致的身段,却又在关键处朦朦胧胧,平添几分欲语还休的风情。

她平日里高束的马尾也已解开,如瀑青丝披散肩头,一支精致的珠花步摇斜插鬓间,随着她微微低头的动作轻轻晃动,流苏摇曳,映衬着她白皙的侧颈和泛着淡淡红晕的脸颊。

她端坐在床沿,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平日里那双清冷锐利的眸子此刻低垂着,长而密的睫毛像蝶翼般微微颤动,完全是一副待君采撷的羞怯女儿态。

李长风脚步顿了一下,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但旋即被他压下。

他仿佛没看到这极具冲击力的画面,径直走到床边,带着一身挥之不去的疲惫,仰面就倒在了床上,闭上眼睛,含糊道:“累死了,浑身骨头都像散了架。清月,这里没事了,你回自己房睡吧。”

吕清月满腔的紧张、期待和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瞬间像是被戳破的气球,泄了个干净。

她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床上那个仿佛真的只想倒头就睡的男人,一股巨大的委屈和郁闷涌上心头。

她为了今晚,内心挣扎了多久?

说服了自己多久?

摒弃了所有的骄傲和矜持,穿上这在她看来近乎“不知廉耻”的裙装,像个等待恩宠的姬妾般坐在这里……

结果,他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让她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