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朔元年三月初六,阳光明媚,春风拂面。
李治身着龙袍,乘坐着华丽的马车,缓缓驶向合璧宫。
这座宫殿位于东都洛阳,是皇帝出巡时的行宫之一。
早在李治抵达之前,东都的官员们就已经忙碌起来。
他们提前对宫殿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宫殿的维护情况良好。
从陈设到庭院的草木,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精心打理,甚至连殿内的文书案几都擦拭得一尘不染,以迎接皇帝的到来。
当李治的马车停在合璧宫前时,宫门口早已站满了侍从和官员。他们恭恭敬敬地迎接皇帝的驾临,然后引导李治进入宫殿。
李治并没有先去歇息,而是径直走到殿内,查看那些积压的奏折。内侍们早已将整理好的文书整齐地摆放在案几上,等待皇帝的批阅。
李治坐在案前,随手拿起一本奏折,认真翻阅着:
“洛阳近期的民生事务都汇总了吗?”
留守官员连忙上前回答:
“回陛下,都已按类别整理好了。涉及农户春耕、商铺税收等方面的奏折,都标注在前面,方便陛下查阅。”
李治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开始认真地批阅这些奏折。
他仔细阅读每一份奏折的内容,对于一些重要的事项,还会在旁边做上批注。
遇到需要后续跟进的事情,他会毫不犹豫地吩咐官员们尽快去落实。
在这座静谧的宫殿中,没有丝毫嘈杂之声,唯有李治翻阅奏折时发出的轻微声响,
以及他偶尔在奏折上留下批注的沙沙声。
他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政务之中,完全忘却了时间的推移。
待将紧要的奏折处理完毕后,李治稍稍松了口气,站起身来活动一下筋骨。
他踱步到宫殿的后院,查看那些他亲手种下的草木的生长情况。
只见之前种下的本地草木如今已经长得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李治满意地点点头,自言自语道:
“如此甚好,不必再增添新的品种了,保持这样的清爽便已足够。”
之后,李治决定留在合璧宫暂住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他陆续召见了东都的官员们,详细询问地方上的政务情况,以确保东都的各项事务都能有条不紊地推进。
转眼间便到了夏五月二十丙申日。
这一天,朝堂上接连传来两道重要的旨意。
第一道旨意是关于讨伐高丽的人事任命。
李治下令任左骁卫大将军,凉国公契必何力为辽东大总管,左武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为平壤道大总管,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乐安县公任雅相为浿江道大总管,兵分三路,共同收拾高丽。
李治的旨意下达之后,兵部立刻着手对接三位总管:传递调兵文书,校对各路人马的集结时间与地点,同时协调军粮供应情况。
能保证在出发之前全部万无一失,契苾何力接到任命的的时候,正在教场训练手下兵士,他自己知道要当辽东大总管,神情严肃:
“多谢,圣人抬爱!臣定不负使命!全力收拾高丽这个弹丸之地,守卫我大唐疆土!”
而苏定方,仍相雅也是接到旨意,分分做出回应,准备好出征事宜只等李治下达出征的口瑜。
同天下午,李治处理完正事就到武媚娘现在所居的长乐殿休息,武媚娘也为李治备好糕点,等李治一进长乐殿内,武媚娘便是笑脸相迎:“圣人处理朝政辛苦了,来尝尝媚娘为您准备的糕点吧”
李治笑问;“媚娘今天怎么有心情蒸煮糕点?让冬梅去办便好了。”
武媚娘扶着李治走到食桌前坐下;“媚娘是想着亲自下厨,自己下手做吃着才香。”
李治拿起送入口中:“嗯!美味!媚娘的手艺挺不错哦”
武媚娘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圣人,媚娘想让您下道旨意”
李治整整身上有些褶皱的龙袍,蹙眉询问;
“哦?媚娘要求朕为事呢?但说无妨”
武媚娘拿起一块水晶糕,送进李治嘴里,有些无奈:
“圣人呀,媚娘只觉得应该禁止为俳优之戏。妇人扮演戏子抛头露面,这样子实在是不符合我朝的礼教规范,也易引发不良风气,希望朝廷下令禁止”
李治听罢也是觉得十分有道理,立刻就下达一道旨意,让各州府很快行动起来。
这不立刻就有个别地方官员火速把本地几个戏班的班主召集来,明确地给他们下了个禁令:
“其实,本官今天把你们统统召过来,主要是圣人下旨,让你们以后不许再让女演员上台演戏了。
你们要是谁敢违反这个新规,不光你们戏班要受处罚,我们官府相关的人也要跟着担责任的,明白吗?”
戏班班主们都赶紧答应下来,回去就开始调整演员阵容,确保以后的演出都符合朝廷的新规定。
另一边,皇帝李治刚回到宣政殿,就有一位宰相来找他,汇报讨伐高丽的准备情况:
“三位大总管已经开始调动军队了,粮草方面,户部也已经跟沿途的州县都对接好了,保证能及时供应得上。”
李治点点头,叮嘱道:
“好!一定要加快进度,千万别耽误了出兵的时间。另外,那个禁止女演员演戏的规定,也让地方官们多上点心,认真落实好,有什么问题赶紧上报。”
宰相连忙答应,转身就去安排后续的工作了。
从三月李治驾临合璧宫处理东都洛阳的事务,到五月任命将领讨伐高丽、同意武皇后提出的禁止妇女演戏的禁令,这短短两个月时间里,朝廷虽然事情不少,但每件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李治既关心讨伐高丽这种关乎边境安定的国家大事,也没忽略规范社会风气这类涉及礼教的问题。
官员们都按照皇帝的旨意高效地执行,整个大唐的政务因此推进得十分顺畅有序。看起来,所有人都在为两件事努力:
一是确保征伐高丽能够顺利进行,二是让朝廷的风气更加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