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九日,李孟姜坐在院子里的石桌前画翠竹图。
她脑子里忽然“叮”一下,冒出个前尘旧事来。那时候她刚写生回来,跟好朋友溜达到图书馆查点东西,无意间翻到本旧书,上面说唐朝初年连着两年都发生了日食,一个是显庆五年六月初一,另一个是龙朔元年五月二十九。
当时她还傻乎乎地笑,心说这太阳也太不给力了,怎么两年就被“啃”了两口呢,真逗。
现在想想,李孟姜恨不得拍自己一巴掌。
傻呀!显庆五年六月初一那次日食,她不就活生生瞅见了嘛!也算是圆了前世没见过这种稀罕天文景象的遗憾了。
她正想着,扭头看见白茶在旁边安安静静地给她磨墨。
李孟姜童心一起,拿起毛笔,蘸了点墨,趁白茶不注意,在她脸上轻轻划了一道小胡子。
白茶愣了一下,抬手摸了摸脸,一脸茫然地看着她:
“十殿下,您这是干嘛呀?又捉弄奴婢。”
李孟姜歪着脑袋,闭起一只眼睛,冲她调皮地吐了吐舌头:
“好啦好啦,跟你闹着玩呢!这墨水好洗,待会儿一擦就掉。”
她话音刚落,就听见外面妙儿那丫头扯着嗓子喊起来,声音里带着惊慌:
“夫人!白茶姐!你们快看天上!是天狗食日啊!是不是要大难临头了?!”
白茶听了,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走到门口,柔声细气地跟妙儿解释:
“傻丫头,别大惊小怪的。那叫日食,是一种很正常的天象,不是什么天狗吃太阳,更不会有什么灾难的。”
李孟姜在一旁听着,心里挺欣慰。白茶虽然比她大五岁,但这脑子转得快,一点就透,比那些老迷信强多了。
说话间,天空中的太阳已经被遮去了一大半,天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暗了下来,转眼就跟半夜似的,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不过一小会儿的功夫,天边那诡异的景象便散了,太阳照常挂在天上,暖洋洋地照着,仿佛刚才那场惊吓只是一场梦。
妙儿眨巴着大眼睛,看看天,又看看身边的白茶和李孟姜,一脸的困惑不解:“唉?这……这就完了?刚才那是咋回事呀?好好的太阳,咋就变成那样了呢?”
白茶只是淡淡一笑,眼神里带着几分高深莫测,慢悠悠地吐出一句:“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妙儿听得更是一头雾水,小眉头皱得紧紧的,像个打了死结的小疙瘩:“嗯?不可说?为啥不可说呀?我这心里头还是七上八下的,有点不理解。”
李孟姜在一旁看她那模样,忍不住摇了摇头,带着点哭笑不得的语气开口:
“好了好了,看把你急的。什么佛曰不可说,我看是她卖关子。来,我再跟你们说道说道这里面的门道,也算是给你们俩补补天文知识。”
于是,李孟姜便清了清嗓子,从太阳月亮星星说起,一五一十地解释起刚才那“天狗食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原是天体运行的自然现象,并非什么鬼神作祟。
过了好一阵子,李孟姜才把其中的道理讲明白。
妙儿听得连连点头,先前心里那点因为“天狗”带来的恐惧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只剩下恍然大悟。
她转头看到周围还有些百姓脸上带着惊魂未定的神色,便主动走过去,把李孟姜刚教给她的那些话学了一遍,告诉大家:
“乡亲们,别怕,刚才那是日食,不是什么天狗吃太阳,是自然现象,不打紧的。”
长安城内,负责天象观测的官员们亦未敢懈怠。
他们自始至终屏息凝神,将日食发生的精确时刻、太阳被遮掩的方位与程度,乃至天空景象的细微变化,都一一详尽记录在案。
事毕之后,这些珍贵的观测数据被仔细整理成册,誊抄清楚,郑重地呈送朝廷,妥善保存起来,为日后的天文历法研究积累着宝贵的资料。
日食的余波渐渐平息,长安的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节奏。
转眼间,便到了六月初九庚寅这一日。
这天,中书令许敬宗亲自率领着参与编修书籍的一众官员,小心翼翼地捧着一部名为《累璧》的书稿,一同来到了皇宫,准备将这部心血之作进献给高宗皇帝李治。
这部《累璧》丛书,规模颇为宏大,共计六百三十卷之多,另有四卷目录以备查阅。
此乃许敬宗等人历时数载,广搜博采,精心编纂而成。
书中收录了自上古以来历代的诗文佳作、典章制度,条分缕析,汇集成帙。
编纂此书的用意,既是为朝廷处理政务提供借鉴与参考,也借此彰显大唐帝国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煌煌文治。
李治在大殿接见他们,许敬宗双手捧着书册的目录,躬身禀报:
“陛下,臣等奉命编纂《累璧》,今日终于完成,共计六百三十卷,目录四卷,现呈给陛下审阅。书中收录历代佳作,分类编排,方便查阅,望能为朝廷理政、文化传承略尽绵薄之力。”
李治接过目录,翻了几页,见分类清晰、收录全面,满意地点头:
“你们辛苦了,耗时多年编成此书,是大功一件。既已完成,就交由秘书省收藏,再抄录几份,分送东宫、国子监,让官员和学子们都能研读。”
许敬宗等人连忙谢恩,随后命人将六百三十卷书稿依次抬进殿内,由内侍清点核对后,送往秘书省。
秘书省官员接到书稿后,立刻安排人手整理上架,同时按李治的吩咐,组织抄书匠开始抄录副本,确保能尽快分送各处。
消息传开,国子监的学子们都很期待:
“《累璧》收录这么多历代诗文,要是能读到,肯定能增长学识。”
官员们也纷纷表示,此书编纂完成,既能丰富朝廷藏书,也能为处理政务提供借鉴,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当天下午,李治又召来许敬宗,询问编书过程中的细节:“
编书时遇到什么困难?参与编书的官员和学者,可有需要朝廷嘉奖的?”
许敬宗回道:
“编书期间,虽有资料收集的难题,但各地官府都积极配合,参与的官员也都尽心尽责,暂无特殊需求,能为朝廷编书,已是臣等荣幸。”
李治笑着说:“辛苦不能白受,后续让吏部统计参与人员,按功劳给予赏赐,别亏待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