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其上游环节的土地流转、家庭农场及养殖小区等现代农业推进工作,却陷入了困境,处处碰壁,毫无进展。
无论县里怎么通过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宣传土地流转的好处,村干部怎么挨家挨户上门解释政策,老百姓就是打心底里不愿意把土地租给刚成立的农业合作社。
养殖小区的土地征用工作也同样遇到了不小的阻力,进度十分缓慢。
面对这样的局面,很多乡镇干部都感到束手无策,看着工作难以开展,渐渐也打起了退堂鼓,脸上满是疲惫与无奈。
董远方在办公室里听完胡杰和金正南的汇报后,眉头紧锁,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的规划确实有些欠考虑了。
从政府层面来看,老百姓不仅不用再交农业税,每年还能从合作社领取土地租金。
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既可以报名参加劳动局组织的外出务工,也能选择在合作社、养殖小区和食品产业园里上班,怎么看都是件好事。
可他却忽略了土地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分量,那不仅仅是谋生的依靠,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份踏实的保障。
他也没充分考虑到,失去土地后,老百姓内心的担忧和恐慌。
“董书记,我跟胡书记去过万虎乡一户农户家。”
金正南的声音带着些许沉重,他作为这次农业农村工作推进的总负责人,项目推进遇到这么大的阻力,心里也是寝食难安,但还是把基层的实际情况如实向董远方汇报。
“那是村里的一个老光棍,一位 60 岁的大爷,自己种着一亩四分地,就靠这地养活自己。他就担心啊,土地被合作社收走了,以后不给租金怎么办?要是想把土地再要回来,要不回来又怎么办?还有就是,那点租金够不够自己生活的?”
董远方听着金正南的话,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些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要想推进工作,必须先解开老百姓心里的这些疙瘩。
本来,董远方心里打的算盘是招商工作肯定困难重重,毕竟道口县底子薄、名气小,想要吸引大企业入驻并非易事。
反倒是上游的农村工作,他觉得推行起来会顺利得多 —— 土地流转能让老百姓得实惠,家庭农场和养殖小区能带动大家致富,怎么看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可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情况正好调了个个儿,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有了华信集团这个巨头的加持,再加上项南、卫婉仪前期牵线搭桥打下的基础,以及招商局一众人员没日没夜的奔波,食品产业园的招商工作进展得异常喜人。
每天都有企业的考察团带着合作意向而来,签约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这让董远方一度觉得之前的担忧都是多余的。
然而,土地流转等农村工作却成了棘手的难题。
这源头,还得追溯到董远方自己身上。
由于前期没有充分地深入乡村走访调研,没能真正摸清老百姓的心思和顾虑,他就凭着自己的判断拍了板,搞起了一言堂,想当然地按照政府层面的逻辑去推进工作。
如今,老百姓不买账,乡镇干部们束手无策,整个政府工作都陷入了被动。
董远方坐在办公桌前,看着窗外萧瑟的街景,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似的。
他清楚,这被动的局面,是自己决策失误种下的果,想要扭转,必须得沉下心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副书记胡杰和副县长、扶贫办主任金正南离开后,董远方给秘书车润杰布置道:
“给秘书长说一声,近期安排一场民主生活会吧,县委常委、四套班子的副职及农村工作有关的局委一把手,选择人口较多的几个乡镇一二把手参加”
车润杰立马拿出随身带着的记事本,一一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