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远方望着机关餐厅窗外那棵半枯的老槐树,忽然想起岳父曾说过的话:
“有争议的政策,才是真正的良药。”
基层政府的任何举措,从来都不可能获得老百姓百分之百的满意。
甚至有些措施,明明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可碍于认知和眼界的局限,老百姓暂时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反倒会对这些好举措产生误解和抵触。
就像眼下的道口县,以农业税全免试点为契机,大力开展土地流转、建设农业合作社和养殖小区,推进现代规模化农业建设,这套顶层设计在董远方看来几乎无懈可击。
可现实却是老百姓不认可,只能一边推进一边修修补补,像给新鞋磨脚的地方贴创可贴。
“沈县长,这两天,咱俩分头到下面乡镇看看吧?” 。
中午的机关餐厅里,人声鼎沸,董远方端着餐盘走到沈佳慧对面坐下,扒了两口饭便开口道:
“听听老百姓的想法,回头开个民主生活会,也能掌握些一线资料。”
沈佳慧最近一头扎在高铁站和机场选址的工作里,刚把考察团的专家送走,累得眼圈都有些发黑。
对于下面反馈的老百姓抵触土地流转的事,她只是有所耳闻,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听到董远方的提议,她立刻点头:
“昨天刚把专家们送走,这几天倒没啥急茬事,我也正想去下面瞧瞧。”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斜照进来,落在两人的餐盘上,映得饭菜泛起一层暖光。
董远方叉起一块炖得软烂的土豆,心里盘算着要先去万虎乡看看那位老光棍,很有代表性,如果他能说得通,其他老百姓也就更好解释。
“我先去万虎乡,那边有个老百姓,一个人靠着一亩多地过活,如果他那边能说得通,可以作为案例在县里宣传。”
沈佳慧则在琢磨着该如何到田间地头,打听真实情况。
两人都明白,只有脚沾泥土,才能真正听懂老百姓的心里话。
万虎乡党委书记张国庆、乡长樊敬仪一早就候在乡政府门前,两人穿着熨帖的制服,不时朝路口张望。
看到董远方的车驶来时,他们立刻迎了上去。
董远方下车后,简单跟两位基层领导握手寒暄了几句,没有丝毫要进入政府大院歇脚的意思,直接说道:
“去张大爷家吧。”
出发前,董远方特意让车润杰买了些猪肉和当地特产的烧鸡。
他知道农村老百姓平日里生活清苦,没多少油水,带这些东西过去,多少能让老人家心里舒坦些。
可即便如此,当董远方一行人拎着礼物走进张大爷家的院子时,张大爷也没给什么好脸色。
他拿着根磨得发亮的扁担,站在堂屋门口,满脸警惕地看着来人。
“你们派多大的领导过来也不行,我就指望那一亩地过活!”
张大爷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股执拗的劲儿。
“从伟人打下江山,我在那块地上耕种了几十年,你们说收走就收走?”
他根本没伸手去接车润杰递过来的猪肉和烧鸡,反而伸出扁担,一下下往董远方他们身上晃,想把人从院子里往外赶。
董远方从小在农村长大,知道老百姓说话直来直去,有时听着难听,但心眼大多是善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