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的文件重点是农业税减免,而各乡镇之前的提留收取标准本就不同,所以公示里没提及提留的内容,只是将相关文件下发到了乡镇。
过了好一会儿,樊敬仪才嗫嚅着解释:
“董书记,每个村子的情况不一样,很多村子债务繁重,乡里也拿不出钱来填补,县里的反哺要到年底才能下来,所以我们就让各村子自行裁决了……”
董远方听罢,脸色一下阴沉下来,语气也重了几分:
“乱弹琴!县里的农业农村会议,你们没参加吗?全县脱贫攻坚是一盘棋,所有的惠农政策、扶贫措施,必须坚决执行落实,你们就是这样落实的?”
话说到这儿,他看了一眼周围围观的老百姓,终究还是没让万虎乡这两位主要领导太难堪,话锋一转,转身看向村里的百姓,朗声道:
“请大家放心,县里会立刻了解情况。农业税和提留款,大家都不需要交。如果发现有强制催收的情况,县里一定严惩不贷。”
董远方的话刚说完,围观的老百姓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交头接耳间满是喜悦。
要知道,这两项费用省下来,他们一年至少能多落下五分之二的收成,这对普通农户来说可不是笔小数目。
此时,一直紧绷着脸的张大爷默默地拿起墙角的暖壶,主动给董远方倒了杯温水递过来,现场的气氛缓和了很多。
董远方接过水杯,看着张大爷,语重心长地说:
“张大爷,刚才听您的话,我大概能猜到您的顾虑。一是担心您那一亩多土地被租走后,就不归您使用了;二是担心租金跟您自己耕种的收成差距太大,维持不了生计,我说的对吗?”
张大爷点点头,叹了口气道:
“大领导,我就靠着这一亩多地过活,虽然一年打不了多少粮食,但够我一个人吃了。要是土地被收走,我以后可怎么过呀?”
显然,张大爷还是觉得,把土地租出去就相当于被收走了。
董远方看看张大爷,站起身来,面向村里的老百姓,苦口婆心地解释:
“张大爷,各位父老乡亲,大家都曲解了政府的政策。你们的地是租给合作社,不是把地给他们。土地都是国家的,我们老百姓只有使用权和耕种权,怎么可能随意给出去呢?”
他顿了顿,继续讲道:
“大家手里的地,只要国家没收回,国家说 30 年不变,那土地就一直在大家手里。合作社租种大家的土地,给大家出租金,或者给大家粮食,只是临时性租种。大家都把地租给他们,他们就能把所有耕地集中管理,进行机械化耕种,再加上咱县里古教授他们培育的新小麦种子推广开来,粮食产量肯定会更高。他们给你们的租金,绝不会比你们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少。土地还在你们手里,你们不用动手劳动,就能坐等收粮,这难道不好吗?”
董远方喝了口温水,话锋又变得轻松些:
“我说的不用劳动,也不是真让大家啥也不干,在家睡大觉。”
这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院子里的气氛彻底活跃了。
“大家可以给合作社打工,挣份零钱;年轻人可以到外地打工,也能到咱朝阳市、县里找工作。这样一来,土地的收入没减少,又多了其他收入,老百姓的日子肯定要比现在好,而且会越来越好。”
董远方用最朴素的语言给大家讲解政策,老百姓们听着听着,终于理解了政府的真正意图,这才发现这样的好政策,实实在在能让他们的钱包鼓起来。
“张大爷,您看啊,”
董远方又转向张大爷。
“您年纪也大了,自己还能种几年地呢?如果把地租给合作社,您的收成一分没少,有空还能帮合作社干点儿轻活儿,再赚一份钱,收入增加了,还比现在轻松多啦。”
村里人听完,也七嘴八舌地劝起了张大爷:
“是啊,老张头,这政策听着是真不错”
“地还在自己手里,啥也不用干就有钱拿,多好啊”……
地在自己手里,还不用辛苦劳作,收入反而能增加,这样的好事,确实没理由拒绝。
之后,董远方又去了其他几个乡镇,发现情况跟万虎乡如出一辙。
基层干部没有把政策的本质一五一十地告诉老百姓,总担心政策实施后,没法收提留款,村里、乡里的收入会减少,结果造成老百姓对政策的误解,担心土地被收走,担心以后的生计没着落。
董远方在回去的路上,跟陪同的秘书长刘涛讲道:
“我们设计的政策绝对没问题,问题出在这帮基层干部身上,总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刘涛点点头,补充道:
“董书记,民主生活会上,万虎乡的两个干部要做深刻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