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会开始的那一刻,所有乡镇干部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准备迎接一场疾风暴雨般的批评。
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董远方一开口,竟一改往日雷厉风行的常态。
“近期我们各位基层干部,深入乡间地头,推进土地流转和合作社搭建,辛苦啦。”
他的声音平和,没有一上来就点名批评视察中发现的问题,这让在座的干部们都愣住了,眼神里满是不可思议,甚至有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董远方环视着会场,继续说道:
“农业农村会议上,我们针对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村脱贫,做了很多工作,也拿出了不少举措。县里的整体规划绝对是没问题的,只是,我们没有充分考虑到基层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忽略了忙碌在一线的基层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
这番话像一股暖流,悄悄淌过在场每个人的心头。
下面的基层干部们听罢,纷纷连忙点头,脸上的紧绷感渐渐消散,眼神里多了几分专注和认同。
董远方清楚地记得郑鸿斌教授的建议 —— 不要试图去改变人性,而是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去引导和激励下属。
此刻,他正将这份领悟融入到工作中,他知道,只有让基层干部们感受到被理解、被重视,才能让他们更有动力去落实各项政策,才能真正解开道口县发展中的症结。
会场的气氛不再像会前那般压抑,原本悬着心的干部们,开始认真倾听董远方的讲话,琢磨着他话里的深意。
“农业税的全免和提留款的停收,直接导致各乡镇、村集体的收入明显降低,”
董远方的目光扫过会场,语气里带着对现实的考量。
“尤其是那些完全依靠农业的乡镇,如今已经入不敷出,大家的工资待遇都会受影响,甚至连机关单位的正常运转都成了问题。”
从嵩州回来后,董远方又找了不少乡镇干部深入交流,说的都是现在各乡镇面临的实际困境。
那些靠近县城和朝阳市的乡镇,还好些,多少有几家乡镇企业,能有一些税收来源支撑运转;可其他乡镇,过去大多是靠农业税和提留款来维持各项开支,如今这两块收入没了,就像被抽走了主心骨。
县里的脱贫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方案里,确实提出了后期由县里财政反哺的设想,但那部分内容写得太过笼统,既没说清具体的反哺金额,也没明确反哺的时间节点。
对眼下急需用钱的各乡镇来说,这无疑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就像万虎乡,之前全靠提留款填补乡卫生院的药品缺口,如今提留款停收,院长天天往乡政府跑,说药房里的退烧药都快断货了。
还有北边的靠山乡,本打算用今年的提留款修修乡道,现在钱没了着落,那条坑坑洼洼的路只能继续搁着,老百姓意见大得很。
董远方把这些天听到的情况一一摆出来,会场里的干部们脸上都露出了共鸣的神色,之前紧绷的情绪里,渐渐多了些被理解的松弛。
“这是我们县领导的问题,近期工作推动不下去,我的责任最大。” 董远方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坦诚。
其实开会前,他特意跟县长沈佳慧沟通过,沈县长当时并不建议他主动揽下责任,毕竟很多问题的根源在基层执行层面。
可董远方心里清楚,乡镇干部本身就存着些私心,多少乡镇靠着农业税和提留款这两项中饱私囊,如今取消这两项收入,无疑掀翻了腐败滋生的温床。
但为了让整个农村工作能顺利开展,绝不能用强制执行的强硬措施,还是得抓大放小,温和处理。
“之前定的方案要全力执行,各乡镇的困难,县里也会通盘考虑。”
董远方话锋一转,目光变得坚定。
“同时,最近县里会牵头,让组织部、人事局和财政局一起商讨,对基层干部待遇进行调整,充分考虑大家的切身利益。”
这番话像一颗定心丸,让在场的乡镇干部们心里暖烘烘的。
董远方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大家都默默记在心里,之前的抵触情绪烟消云散,纷纷表态会加大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力度。
“董书记放心,我们乡保证月底前完成土地流转任务的八成!”
“我们村明天就组织合作社宣讲会,一定让老百姓明白政策的好处!”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原本沉重的压力,转化成了干事的动力。
董远方看着眼前的景象,知道自己的决定没有错。
对于之前的问题,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水至清则无鱼。
但是,现在推行的方案,对全县脱贫摘帽至关重要,出现问题,他主动担责、纠正偏差,那么接下来,他就不允许再推三阻四、缓慢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