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董远方拿起纸巾擦了擦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望着窗外沉思片刻。

阳光穿过玻璃,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他缓缓开口道:

“卫司长,您说的这些问题,我们不是没考虑过。但道口县的情况不一样,我们现在最缺的不是眼前的收益,而是打破发展的天花板。”

他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坚定:

“您想想,食品产业园刚起步,华信集团带头进来了,后续还会有更多企业落户。这些企业要原材料运进来,产品运出去,光靠铁路和公路远远不够,时效性和成本都不占优势。有了机场,哪怕初期吞吐量小,至少打通了空中通道,能吸引那些对物流时效要求高的企业。”

“再说那个学校的土地,”

董远方继续说道。

“我们计划把航空大学中原分校引进来,不只是为了给机场配套,更想借着这个机会发展航空相关的职教产业。道口县的年轻人出去打工大多干体力活,要是能在家门口学门航空维修、地勤服务的手艺,将来就能端上更稳的饭碗,这才是真正能改变一代人命运的事。”

他拿起桌上的汇报材料,指着其中一页:

“您看这里,我们做过测算,机场建成后哪怕前五年亏损,但是建设周期内带动的就业、吸引的投资、提升的区域价值,长远来看都是划算的。朝阳市现在是一般,但道口县想做那个先跑起来的人,哪怕起步难些,总比困在原地强。”

卫山河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忽然想起老家村口那条刚修通的柏油路,去年回去时还坑坑洼洼,今年就平整得能跑小轿车了。

或许董远方说的对,有些事不能只算眼前的经济账。

“您这么一说,我倒能理解些了。”

卫山河端起茶杯。

“晚上我尽力帮您约祝司长。”

董远方连忙举杯回应,杯沿相碰的轻响里,藏着他的万千期许。

卫山河起初心里确实打过嘀咕,在民航系统见多了为仕途急功近利的官员,他一度以为,董远方如此执着于修建机场,多半也是想把这当成自己的政绩工程。

毕竟一个军民两用机场,无论规模大小,都是能写进履历的亮眼一笔。

可听着董远方一桩桩、一件件地细数道口县的规划, 从食品产业园的物流需求,到航空职教对年轻人命运的改变,再到甘愿承担前五年亏损也要打破发展天花板的决心,他心里那点疑虑渐渐烟消云散。

尤其是听到 “真正能改变一代人命运” 那句时,卫山河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

他想起自己当年背着行囊离开白岗镇时,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若不是靠着读书走出农村,恐怕现在还在田里刨食。

董远方说的哪里是机场,分明是想给家乡的后辈们多铺几条出路。

原来这位县委书记心心念念的,从来不是自己的升迁,而是道口县实实在在的未来。

卫山河放下茶杯,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顿,心里已然有了决断。

他抬眼看向董远方,目光里多了几分郑重:

“董书记,晚上我亲自去趟祝司长家,务必把人约出来。”

这话里的笃定,比刚才那句 “尽力” 重了太多。

董远方刚要道谢,就被他抬手拦住:

“您别客气,咱都是道口县出来的,能为家乡做些实在事,是本分。”

说罢,他拿起手机走到窗边,开始联系祝海江的秘书。

阳光落在他挺直的肩背上, 有些忙,既然要帮,就得帮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