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我有八个仙域 > 第474章 最终圣战开始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廊下的竹椅换了藤编的,更显沉稳,老艾莉丝依旧爱坐在那里,只是如今膝上常放着一方绣绷,指尖拈着丝线,在素白的绸缎上绣着几枝将开未开的桃花。

林风端着两碗温热的杏仁茶从屋里出来,(脚步虽缓,却依旧稳健,他将茶碗放在石桌上,拿起一旁的薄毯搭在她膝上,目光落在那方绣绷上)“这几朵桃花,倒有当年院墙外第一茬花的模样。”

老艾莉丝抬眼瞧他,(眼角的笑纹挤在一起,像盛满了阳光)“你这双眼睛,还是这么尖。当年你说要画下我看桃花的样子,结果藏在抽屉里被我翻到,脸涨得跟那时的桃花一个色。”

林风被她说得笑起来,(伸手替她理了理额前的碎发,指尖拂过她鬓边那朵用红绒线绣成的假桃花——那是他前几日学着西域的样式做的,怕真花沾了露水伤着她)“都多少年的事了,还提。”

“一辈子的事,哪能忘。”老艾莉丝放下绣绷,端起杏仁茶抿了一口,(目光望向院门口那棵老槐树,树影婆娑,恍惚间竟像是看到了当年那两个追跑打闹的身影,她轻声道)“还记得那年在镇上,你追着我跑过石桥,惊起了一河的白鹭吗?那时的风,都带着甜味。”

“怎么不记得。”林风挨着她坐下,(掌心覆在她手背上,两人的手都布满了皱纹,却像两块磨合了一辈子的玉,贴合得严丝合缝)“后来你说那糖画的兔子比西域的驼奶糕还甜,我便天天带你去买,结果把你牙都吃酸了,夜里偷偷捂着腮帮子哼唧。”

老艾莉丝拍了下他的手背,(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眼底却满是笑意)“还不是你惯的。再说了,后来你不是用甘草水给我漱口,守在床边看了大半夜吗?”

两人相视而笑,笑声里混着风吹过桃林的簌簌声,温柔得像一层薄纱。

傍晚时,邻家的小姑娘抱着一本泛黄的话本跑进来,(扎着两个羊角辫,像极了当年桃林里那个摔了跤的小女孩,她仰着小脸,举着话本)“林爷爷,艾奶奶,你们看,话本里说当年有位将军带着兵符平定叛乱,还有位姑娘和公子一起打坏人呢,是不是就是你们呀?”

老艾莉丝接过话本,(封面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但那枚青铜兵符的图案却依稀可辨,她摩挲着纸面,对小姑娘说)“是也不是。那些打打杀杀的,哪有咱们院里的桃花好看。”

林风摸了摸小姑娘的头,(从怀里掏出一块用红纸包着的麦芽糖——这是他总备着的,就像当年艾莉丝总在兜里揣着糖块一样)“话本里的故事太热闹,咱们过日子,还是安安稳稳的好。”

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拿着麦芽糖跑了出去,清脆的笑声惊飞了檐下栖息的燕子。

暮色渐浓,林风扶着老艾莉丝回屋。床头的木架上,并排挂着两块玉佩:一块是刻着西域花纹的温润白玉,一块是系着红绳的老玉平安扣,历经岁月打磨,愈发莹润。

林风为她铺好床褥,(又检查了窗棂是否关紧,像年轻时无数个夜晚一样)“夜里可能会起风,要是冷了就叫醒我。”

老艾莉丝握住他的手,(将脸颊贴在他的手背上,那上面有常年握笔留下的薄茧,有劈柴时磨出的伤痕,却比任何珍宝都让她安心)“有你在,哪里会冷。”

烛火摇曳,映着墙上那幅早已泛黄的画——画中女子坐在廊下,发间落着几片桃花瓣,眉眼弯弯,正是当年林风藏在抽屉里的那一幅。只是后来被他找出来,装了框挂在墙上,一挂便是一辈子。

夜深了,溪水流淌的声音格外清晰,混着远处隐约的犬吠,织成一张温柔的网。老两口依偎着躺下,呼吸渐渐匀净。

窗外,月光穿过桃林,洒在窗台上,像一层薄薄的银霜。那些关于江湖、关于纷争的过往,早已被岁月酿成了醇厚的酒,偶尔在某个飘着细雨的午后,被两人就着杏仁茶,轻轻啜饮一口,便又笑着放回时光的酒窖里,让它继续沉淀,继续滋养着这片被他们用一辈子守护的,最安稳的人间。

而桃花,还会一年一年地开下去,落在他们的肩头,落在溪水里,落在每一个寻常又珍贵的日子里。

姬云帆站在圣山之巅的祭坛前,指尖抚过那块刻满古老符文的黑曜石碑。碑身冰凉,仿佛还残留着千年前圣战的余温,那些扭曲的纹路在月色下泛着幽光,像无数双凝视着他的眼睛。

(他深吸一口气,胸腔里翻涌着压抑了十年的沉重。十年前,魔族攻破南境防线,父亲作为上一代圣战领袖,在最后一道关隘前自爆神魂,才勉强将魔潮逼退。那时他才十六岁,躲在断壁残垣后,看着父亲化作漫天光点,耳边是魔族狂悖的嘶吼和族人绝望的哭嚎,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血珠滴在染血的土地上,与父亲的血融在一起。)

“少主,各部族的勇士已在山下集结完毕。”身后传来长老沙哑的声音,老人拄着蛇头拐杖,鬓角的白发在山风中颤动,“按照古礼,三更时分,需由您点亮圣火,歃血为誓。”

姬云帆转过身,目光扫过山下。火把如星,沿着蜿蜒的山道一路铺展到山脚,那是各族凑齐的三万勇士——有擅长箭术的羽族,有能召唤雷电的蛮族,还有以阵法闻名的药族……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同一种决绝,像十年前父亲身边的那些战士。

(他抬手按在胸口,那里贴身藏着半块青铜令牌,另一半在父亲自爆时碎了。令牌边缘的棱角早已被体温磨平,却依旧硌得他心口发疼。这十年,他走遍七国,说服那些曾因内斗而离心的部族,将散落的圣物重新集齐,甚至孤身潜入魔域边缘,摸清了魔族主力的布防。有人说他疯了,为了一场胜算渺茫的战争赌上所有人的性命,可他忘不了父亲消散前望向他的眼神,那里面有不甘,更有托付。)

“长老,”他开口,声音比山风更冷,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告诉大家,今夜之后,要么我们踏平魔域,要么,就让圣山的石头为我们刻下最后的名字。”

长老重重叩首,拐杖在石地上磕出清脆的声响:“谨遵少主令!”

三更的梆子声从山脚下传来时,姬云帆走上祭坛中央的高台上。圣火盆里的油脂早已备好,他拔出腰间的“承影”剑——那是父亲留下的佩剑,剑身在月光下流淌着银辉,仿佛有灵性般轻颤。

(他反手握住剑柄,将剑尖抵在掌心,深吸一口气后猛地一划。鲜血涌出,滴落在圣火盆中,瞬间燃起幽蓝的火焰,顺着碑上的符文蔓延,将整个祭坛照得如同白昼。他看着掌心的伤口,那里很快会结疤,就像他身上其他的伤疤一样,每一道都记着一段生死边缘的挣扎,也记着那些为他挡过刀箭的族人。)

“以我姬云帆之名,”他扬声道,声音在山谷间回荡,压过了风声与火把的噼啪声,“今日聚于此地者,皆为同袍!魔族不破,誓不还家!”

“魔族不破,誓不还家!”三万勇士的呐喊震得山岩嗡鸣,羽族的少主扯断了自己最珍贵的尾羽,将血滴进共同的酒坛;蛮族的首领拍碎了祖传的兽骨符,骨粉混着血抹在额头;药族的圣女摘下了守护族人的灵草,将其根茎埋进祭坛的泥土里。

姬云帆接过长老递来的酒碗,碗里的酒混着众人的血,腥气中带着一种滚烫的烈。他仰头饮尽,酒液滑过喉咙,像火烧一样燎过五脏六腑。

(放下碗时,他看到祭坛边缘的阴影里,站着那个总爱跟在他身后的小丫头——十年前南境失守时,他从尸堆里把她抱出来,那时她才五岁,如今已长成能拉开长弓的少女。她手里攥着一枚父亲当年赠给她的平安符,符纸边角早已磨破,此刻正红着眼眶看他,嘴唇抿得紧紧的,像在无声地说“我不怕”。他心头微动,随即别开目光,将那份柔软压进心底最深处——这场战争,容不得半分软弱。)

圣火越烧越旺,映得每个人的脸都发红。姬云帆拔出承影剑,剑尖指向北方魔域的方向,那里此刻正被浓得化不开的黑雾笼罩,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

“出发!”

一声令下,三万勇士如同蓄势已久的洪流,沿着山道向北涌去。姬云帆走在最前方,承影剑的光芒劈开夜色,掌心的伤口还在渗血,滴落在石板路上,像一串引路的星。

(山风掀起他的战袍,露出里面贴身穿着的软甲,甲胄上刻着父亲的名字。他知道,这一路过去,会有无数人倒下,或许包括他自己,但只要还有一人能踏上魔域的土地,这场圣战就不算结束。他抬头望向天边,启明星已经升起,微弱的光正刺破黑暗——就像当年父亲用生命换来的那一线生机,如今,该由他来将这光,变成燎原的火。)

身后的圣山越来越远,前方的黑雾越来越浓,空气中开始弥漫着魔族特有的腥甜气息。姬云帆握紧了剑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眼中却燃起比圣火更烈的光。

最终的圣战,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