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帝身着明黄龙袍携皇后在一众内侍宫女的簇拥下缓步踏入,威仪天成。
其身后,西夷国师苍澜率领使团昂首而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外臣参见大辰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西夷使臣,群臣和家眷们依礼参拜,山呼之声震彻殿宇。
仁帝抬手以示免礼。
众人依序落座,丝竹管弦之声响起,身着彩衣的舞姬们蹁跹入场,珍馐佳肴如流水般奉上。
仁帝坐在正上首的大案后,英姿内敛,眸光深沉地俯瞰下首。
同他并案的正是太子生母也是当朝皇后,崔止柔。
其兄正是殿前司指挥使崔振远。
仁帝的左手案,坐着以苍澜为代表的西夷使臣。
右手案是以大辰太子魏舜为首的大辰重臣。
外围桌案,官夫人们按照品级依次入座,没有品级的姑娘们则是坐在自家祖母或母亲的下手处。
青青舍不得和云容分开,云容无法,和柳沐瑶打过招呼后,便垂首站立在青青身后。
仁帝举杯,堂下众人亦举杯,“今日设宴,为使臣接风。愿两国以文武会友,共修和睦。”
苍澜举杯道,“承蒙陛下盛情款待,不胜荣幸,外臣愿借此杯酒,祝两国永结盟好,共享太平。”
苍澜喝罢又向仁帝介绍了西夷使臣成员,众人又是一番你来我往的客套寒暄。
仁帝举筷之后,其他人才开始举筷。
青青胖乎乎的小手抓了桌案上一块如意卷,偷摸摸递给云容,
“姐姐,你吃点东西填填肚子吧。”
云容其实不饿,她知道今日进宫她怕是吃不到东西,所以午膳吃得特别多,现在还没消耗完,但小丫头的好意难拒。
她笑着接过,塞到嘴中,
“好吃。谢谢青青。”
青青甜甜一笑,“姐姐,你别和我客气。”
一转眸,她捂嘴小声惊讶道,
“姐姐,姐姐,哥哥在那边呢。”
云容嗯了一声,她不敢抬头,只是余光瞥了眼肃立在仁帝一旁的宁竹鸣,其实她早就看到他了。
身姿修长、英气逼人的相貌很是夺人眼球。
不止是她,她看到旁边很多姑娘都偷偷看他,羞红着脸,还小声议论着。
“宁都候竟比传闻中还要俊朗几分。”
“他身份显赫,如今圣眷正浓,陛下将两国比试之事都交给他负责了,往后前途不可限量。”
“可惜呀,就是性子冷了些。也不知哪家姑娘能得他青睐。”
“我有熟人在宁府当差,说是他极疼爱身边的一个丫鬟。”
“丫鬟而已,哪家公子没有通房,往后入府随意打发了就是。”
云容听着心中滋味难言,其实他有很多选择。
他未来的夫人,合该是门当户对、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而非……她这样一个身份不明的丫鬟。
青青拉了拉她小手指,软糯道,
“哥哥长得好看,姐姐也长得好看。你们俩就是我爹爹说的那种天造地设的一对。”
容老夫人咳了一声。
青青回头,胖乎乎的手指抵在唇边,嘘了一声。
那模样别提多可爱了,云容忍不住莞尔一笑。
那边,宁竹鸣目光扫视过来。
那些正偷看他的贵女们像是被烫到一般,立刻红着脸低下头或移开视线,既羞怯又忍不住回味。
云容察觉到他的目光定格在自己身上,她埋首于胸前。
宁竹鸣蹙了蹙眉,眸中的不悦明显,但更多的是担忧。
这丫头真是胆大包天。
只是她怎么和那个万福寺的小姑娘在一起?
那个姑娘旁边是容老夫人。
他曾听闻容老夫人极疼爱容庚唯一的女儿,时常带在身边,所以那小姑娘是容庚的女儿?
他朝容庚投去询问的一瞥,容庚点头后又摇头,点头是容青确实是他女儿,摇头是他并不知道青青为何会与云容相识。
宁竹鸣递给他一个说来话长的眼神。
酒过三巡,舞姬们又换了一批上场。
仁帝的目光落在苍澜旁边面容普通的男子上,刚才介绍时苍澜并未提及他。
仁帝有些好奇,问,
“苍国师,你身边这位看着倒像是大辰人士。不知如何称呼?”
苍澜起身道,
“不瞒陛下,这位是肖石先生,他之前确是大辰人士,十几年前,外臣在大辰和西夷边境巡查时救了他。
后来他随我一直生活在西夷,也改换了西夷户籍。
我见他文采出众,便请他入王庭教授王子课业,如今他是王子们的老师,也是今年西夷的文试人选。”
仁帝点了点头,眸光深晦。
改换户籍之事是有,但大多是西夷改换大辰,极少有大辰改换西夷。
毕竟大辰的综合国力要强于西夷。
肖石站起身,其貌不扬,衣着朴素,唯有一双眼精光内敛。
他对着御座方向微微一揖,恭敬道,
“外臣肖石,见过大辰皇帝陛下。大辰地大物博,能人辈出,外臣心下仰慕。外臣偶得一棋盘,今日想借此良机,与大辰才俊讨教一二。”
仁帝目光微动,尚未开口。
太子魏舜朗声道,“肖先生谦虚了,讨教谈不上,倒是可以切磋一番。”
他身为太子,自然要维护国体,不能示弱。
这肖石明显是有备而来。
大辰棋艺出众者众多,岂会怕他一个小小西夷。
云容和宁竹鸣对视一眼,默契地点了点头,好一个凌霄,竟又变了一副面皮。
容庚目光从两人身上拂过,唇角略扬。
肖石对魏舜拱手,“多谢太子殿下。”
话落,他从袖中取出一样东西,一个普通的木质棋盘。
他打开,棋盘上面刻着纵横各九道的格子。
棋盘上散落着黑白二色,共三十六枚棋子,黑白各十八枚,随意摆放着。
“此局并非对弈,而是一道题。规则极其简单:双方轮流从棋盘上取走棋子,每次可取走任意一枚、两枚或三枚同色棋子。无法再按规则取子者,即为输。”
他顿了顿,
“此题无关高深算理,只考较最基本的观察与选择。不知大辰哪位才俊,愿与肖某手谈一局?”
竟不是对弈,这倒是出乎众人意外。
不过,这规则听起来简单明了,也不似有难度。
有几位年轻气盛的勋贵子弟跃跃欲试。
崔府的一位公子率先出列:“崔某愿与肖先生切磋。”
太子魏舜看向仁帝,仁帝微微颔首。
崔公子昂首出场。
然而,不过十余手之后,崔公子便面红耳赤地败下阵来,他取子时看似勇猛,却总被肖石轻松地逼入绝境。
接着又有一位文官子弟上场,他每一次思考一番后才谨慎取子,但最终仍是颓然落败。
连败两人后,殿内的气氛有些凝滞。
肖石挑了挑眉,“还有谁愿意一试?”
仁帝眉峰高耸,扫视过众人,见众人都低着头,面露难色。
有些窃窃私语却无人敢轻易出头,气氛一时压抑到了极点。
西夷使团那边,不少人已毫不掩饰脸上的得意之色。
苍澜抚着胡须,语气诚恳却难掩傲慢,
“陛下,看来这个确实有些门道。若是大辰才俊觉得为难,不若就此作罢,以免伤了和气……”
话未完。
一个清亮的声音响起,“奴婢愿意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