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 第706章 凤姐儿成了反面教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06章 凤姐儿成了反面教材

待进了潇湘馆,见有花光柳影,鸟语溪声。却不止是黛玉,连着三春宝钗,李纨等人俱都在此,正都坐着说话。

见林思衡进来,黛玉本要起身相迎,又怕遭姐妹们取笑,才起了半边身子,便又坐回去,只拿一双含情目瞧着他。

但她脸皮薄则罢了,自有人不与她这般谦让,探春头一个便起身,迎上前来,拉着林思衡的袖子问道:

“前头老爷回来,说林大哥得了旨意,京城都戒严了,好些人来寻老祖宗,指着要老祖宗替他们说话,林大哥可还要紧?”

林思衡尚未答话,凤姐儿先挑眉一笑,搭着探春的胳膊:

“他人都在这,还有什么要紧不要紧的?你瞧瞧林丫头,也没见她急的跟你似的。”

黛玉本也想问,只是被探春抢了先,听见凤姐儿这话,先瞄一眼探春,再瞅一眼林思衡,便一声儿也不言语。

凤姐儿故意“挑事”,见未能成功,她也不敢作的太过,左右看看,便笑道:

“你们今儿倒齐全,谁下了帖子请来的不成?怎么偏我一个没收着?”

黛玉撇了撇嘴,心里头直叹气,懒懒的道:

“猜着你要来,省得叫丫鬟多跑这一回罢了,你瞧瞧,可不是叫我给猜中?”

凤姐儿哼笑一声,也不以为意,探春已拉着林思衡,就在黛玉身旁入座,仍旧问起外头的事,黛玉也竖着耳朵听。

林思衡答了两句,顺手端起黛玉跟前的茶盏要饮,黛玉眨眨眼睛,见姐妹们正都似笑非笑的看着,面上一羞,却又瞄了一眼探春,竟没阻止,只是在桌子底下拿手轻轻掐了他一回,以示“惩戒”。

林思衡自是面不改色,晓得她们担心,便只挑了几样新鲜有趣的事情与她们说了。

待口干舌燥之际,正要叫紫鹃添茶,探春听得入神,况且本心里又早把自己当作林思衡的人了,竟没多想,便把自己的杯子往林思衡跟前推了推。

她这一动作,众人的神情便都显得古怪起来,连黛玉也“危险”的眯了眯眼睛。

探春本是无意之举,见此忙回过神来,又把杯子收回来,也涨红了脸,竟有些慌乱的从紫鹃手里抢过茶壶,一声不吭,弯着腰给黛玉的茶盏里添了茶。

黛玉既不言语,也不拦阻,接受了三丫头“无心冒犯”的歉意,二人虽都不言语,暗地里刀光剑影,已是走过几个回合了。

凤姐儿眼神一亮,瞧着慌里慌张的探春,又不嫌事大的“挑拨”了一句:

“快叫我瞧瞧,这是哪家的管事婆?这样兢兢业业的?他们俩个吃的是一家的酒,喝的是一杯的茶,说定了的媳妇儿,难不成你也想去哪家当媳妇了不成?”

黛玉面皮一红,只觉凤丫头实在可恶,啐道:

“呸!再贫嘴贫舌的,惯会讨人嫌!”

说完略顿了顿,实在也骂不出别的话来,又啐了一口,偏过头去,拿手遮着脸不看她。

探春心里头直打鼓,强撑着“不露馅”,也忙起身笑回道:

“你是知道的,我素来爱听这些个新鲜事,不过是错手一回,再说起来,也都是自家的姊妹兄弟,还是什么大事不成,也值当你取笑?”

凤姐儿哼哼两声,抿嘴笑道:

“虽是我胡说的,也不能算白做梦,要说起来,三丫头不是也不小了?你瞧瞧,这样的人物儿,家世,门第,什么人家配不上?早晚将来是要管着一大家子里里外外的营生。

按说在座的都没外人,你要是想先拿你林大哥的营生家私来练练手也无不可。

只是招呼总得先打在前头,横竖那可都是有主了的,只赔一盏茶怕还不够,说不得还得磕上几个头,恭恭敬敬的,人家才肯应你~~”

众人听了,一齐都哄笑起来,黛玉羞恼的不行,轻轻咬着下唇,顾不上再和探春计较,斗嘴又斗不过凤姐儿,起身就要走,好歹被林思衡拽着,黛玉便瞪他一眼,林思衡劝道:

“且先坐着,走了倒没意思,任她挑舌,咱们只不理她就是了,况且她说的也是实话...”

前面几句还罢了,独最后一句说出来,众人愈发笑得不行,黛玉强绷着捶他两下,也忍不住笑起来:

“呸!什么实话不实话的,你也跟着她来作弄我?”

嘴上恼他,却仍随着自家师兄的意,又在原地坐着。

凤姐儿瞧着大为纳罕,她与黛玉是常来往的,自然知道黛玉的“小性儿”。

她说这两席话,一是“报复”林思衡方才在外头对自己不搭理,小小的“报复”一回。

二则也是因赵姨娘的事,便是原对探春有些欣赏,又得了林思衡嘱托,不往探春身上牵连,可要说全无埋怨,那也不是凤姐儿“睚眦必报”的性子。

有那坏胚在这坐着,她也不怕真闹出什么事来,即便有林丫头恼了,也不过是那坏胚哄几句好话的事罢了,然而林丫头竟似没当一回事?

林丫头原来竟是这样大方的性子?

凤姐儿眼神闪烁,心里更有些别的计较。

她却不知,黛玉如今这般“大方”,原也是有她的一分功劳的:

想黛玉初入京时,凤姐儿与贾琏尚且情深义重,到得眼下却已不止是形同陌路,黛玉自然也能瞧的出来。

况且府里常有人暗地里道凤姐儿严苛小气,管束贾琏太甚,上回凤姐儿落难,便多有人背地里看笑话,贾琏劝叫凤姐儿服那宝药,安的什么心思,更欺瞒不过黛玉,她瞧的清楚,只是不在嘴上说罢了。

如此种种,虽其中未必有什么正理,落在黛玉眼中,也叫她暗暗当作教训:

倘若有一日她与师兄也走到这等田地,只是略想一想,就直叫她心如刀绞,痛断肝肠,恨不得干脆死了才好。

况且黛玉她也是已有准备了的,早放宽了心思,她又不是瞧不出来,哪里还用得着凤姐儿来说...

因而若在旁人跟前,无论如何,她是绝不肯叫师兄难堪没脸,便果真心里一时恼了,也不过私底下与师兄埋怨两句,叫他哄一哄自己就罢了。

可怜凤姐儿言语挑唆,指望着看一回热闹,好泄一泄“心头之恨”,却不知自己竟已成了黛玉心中的反面教材,若知如此,也不知该作何感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