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视角转回渤海,看看这段时间渤海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袁绍因后方不稳而后退,公孙威与田豫便回军去追,一连数日在寨前挑衅,甚至发动了几次规模不小的进攻。

结果袁绍除了防守之外一点动静也没有,就这样过了数日,公孙威发现袁军寨墙上少了一人的旗帜。

寨有四面,除“大将军袁”旗外,还有“征虏将军邓”“广武将军张”之类的旗帜,分别对应邓羌张蚝几人。

可现在“征虏将军邓”不知所踪。

公孙威命人巡查寨子四面,都没有找到邓羌的旗帜。

“邓字大旗不见,莫非邓羌趁夜色驻扎到了什么位置?”公孙威连忙传唤斥候,反复询问后却被告知袁军未有一人离寨。

那为何旗帜不见?公孙威百思不解,旗在哪将在哪,将在哪兵在哪,这玩意儿可不能随便动。

旗没了,要么走了,要么死了。

邓羌死了?公孙威做梦都能笑醒。

又过一日,“征虏将军邓”恢复原位,但“广武将军张”旗帜变得破破烂烂,其余几个旗帜有的破了个洞,有的沾满泥泞看不清字。

这下公孙威也发现问题不对,勒令安插在袁军中的间谍探查,将消息传出。

第三日,深夜警戒的斥候回报:“昨天夜里,袁军寨中忽地爆发出喊杀声,局势混乱人声嘈杂,但很快被镇压下去。”

公孙威摸着刚蓄起的胡须,冷静地分析道:“可能发生了营啸。”

营啸指将士们在极端紧张的氛围下,对营地里的一些风吹草动产生应激反应,大呼小叫,从而导致恐惧在军营中蔓延,不知情的士兵以为出现敌军,极端慌张下见人就杀,军队不攻自破。

营啸一旦发生,几乎无解。谁也无法想象在长期的紧张下猝然受惊的士兵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汉书?周勃传附周亚夫传》记载,在平定七国之乱时,周亚夫的军队曾发生 “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帐下” 的情况。

面对敌方耀武扬威,士兵人心惶惶,最终引发营啸。

这也解释了为何打完仗后常有将领纵容士卒烧杀抢掠。总得让士兵们放松下来,有利可图,将士们才会拼命作战。

周亚夫治军都能发生营啸,袁绍手底下发生似乎合情合理,但公孙威总觉得不对劲。

他还没用什么阴谋诡计,袁军就不攻自破了?

又过几日,袁军少了“郭”字旗,“邓”“张”旗帜又被列了回去。

这下公孙威醒悟过来:袁军内乱了!

恰好这时,间谍传回消息。

“颜良、文丑、张合、高览等原先袁绍手下大将或死或降,袁军中空出万余兵力无人统领。袁绍行事有失偏颇,将大部分兵力划给郭图统帅,因此招致邓羌、张蚝以及安禄山等人不满。”

“袁绍仰仗邓张统军,不得已将郭图兵力拆分。郭图不满,与袁谭合作诬陷邓张二人通敌,袁绍下令将二人逮捕,兵权落入袁谭与郭图二人手中。”

“之后沮授查出真相,邓张重新领兵,与沮授田丰一同举报郭图,称其满脑袋烂计策,为袁绍军中第一祸害...”

叽里咕噜一大堆,大致就是袁绍手下因为利益分配不均撕起来了。

因为反复下狱的缘故,将旗撤下来又放回去,扔了又捡回来,久而久之,就这样了。

说扯淡吧,好扯淡啊,哪有军队在战场上出现这种乱子的。

再说了,旗帜烂了,不能再造一个新的吗?

说合理吧,这是间谍传回的消息。

能派去做间谍的,忠诚普遍较高,被策反的可能性不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公孙威预先调查过袁绍营中谋士,对其中苟且说不上一清二楚,但称得上十分了解。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刘备讲求仁义,他的手下对待百姓同样不错;曹操狠辣,他的手下行事同样残忍。

君择臣臣亦择君,君臣观念一般相合,袁绍见小利而忘义,郭图等人也具有类似的特点,其中郭图最为明显。

就连郭图的远房亲戚郭嘉对他都没有好的评价:“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

眼看慕容鲜卑愈发逼近,公孙威也很着急。

三天后,公孙威收到一封投降信,来自于邓羌。

“公孙冀州亲启:

久闻使君仁义之名,今邓羌困于昏主之侧,日夜难安,特修此书以求明路。

自追随袁绍以来,吾披坚执锐,屡立战功,然其赏罚全凭好恶,亲佞臣而疏忠良。吾部数日力战,非但未获嘉奖,反因未迎合郭图而遭斥责。

反观郭图谄媚之徒,寸功未立却步步高升,如此不公,令吾心寒至极。

久慕使君知人善任,麾下将士皆效死命,实乃明主风范。邓羌愿弃暗投明,若蒙不弃,愿于三日后子时,亲率心腹将士打开西寨门,里应外合助将军奇袭营寨。

邓羌顿首”

收到信后,公孙威火速邀请法正、魏仁浦、范质、王峻、卢俊义、卢象升几人问计。

魏仁浦说道:“间谍情报应不会出差错,但不排除被袁绍抓到写伪信的可能。不妨再等等别的间谍传出消息,看看袁军内部到底有没有出乱子。”

王峻提出疑惑:“间谍的情报也不是说传就能传了,绕过袁绍耳目的机会少之又少,三天不一定能传出来。到那时咱们该怎么办,错过这次机会吗?”

帐中一时陷入沉默。

范质见众人都不言语,这才上前说道:“不如将军队分为两支,一前一后。即使袁绍在寨中设伏,后军也能迅速接应,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不妨将公孙威现在的抉择比作投资,他不知道邓羌是否诚心投降,就像投资前不知道能不能盈利一样,而范质的计策在保障收益不变的前提下减小了亏损。

亏损赔不了多少,盈利直接血赚,公孙威反正是心动了。

到时候前军少安排点人,后军多安排点人,输了也无伤大雅,无非继续僵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