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帐中一时陷入沉默,约一刻钟功夫后,袁绍命人撤走油锅,也不与是仪聊天,令人将其带走严加看管。

成功了?

是仪如蒙大赦,火速离开。路上寒风吹拂,才发现自己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袁绍为是仪安排的住处十分豪华,早晚有专人做饭,兼有仆从侍候,夜间甚至有侍女上门。

袁绍这般姿态,令是仪暂时相信自己的确骗过了袁绍。

到底能不能骗过,就看刘备的操作了。反正他现在被袁绍软禁,什么消息也传不出去,只能寄希望于刘备态度强硬。

应该会比较强硬吧...主公总不能跟袁绍服软了吧。是仪在这方面对刘备还是有点信心的。

与疯狂头脑风暴的是仪截然不同的是袁绍中军大帐里的谋士们,自沮授至逢纪,无一例外面带微笑,喜悦不加掩饰。

袁绍想显摆自己,在帐中绘声绘色的讲述试探是仪的过程。

“首先,入寨先由姚苌给他一个下马威,让他自乱阵脚。”

“紧接着,再用油锅恐吓,双管齐下,迫使是仪将注意力转入如何拯救自己性命之上,在其他方面放松警惕。”

“就杀不杀他这件事反复拉扯,越拉扯他便越心焦。而心焦就意味着失态。一旦失态,思路不顺,他就藏不住刘备的情报了。”

“第一次提到进攻青州,他呼吸停顿、额冒冷汗,之后我故意说饶他性命,他虽稍有放松,神情却依旧紧张。”

“待郭图唱红脸,提到不进攻青州时,是仪恢复了冷静,并试图用更高明的话术保全自己性命。”

是仪共有两次开口保命,第一次扯什么礼仪,跟求袁绍放过他没什么区别;第二次变成了威胁袁绍,稍微有了那么一点点掌握主动权的味道。

两次话术之间,就差了一个是否进攻青州。

当袁绍说要打青州的时候,是仪软了;郭图说别打的时候,是仪顺着郭图硬起来了。

倘若刘备真的不害怕袁绍进攻,那一开始便可保持强硬姿态,焉须如此?

所以,袁绍得出结论:刘备无力继续参与他与公孙瓒的战争。

事实也的确如此,开战前便数过刘备的兵马,只能拿出一万多人,几乎全没了。

沮授闭上眼睛,默默整理起兴平元年战争的粗略过程。

他的目的是令刘备放弃公孙瓒,计策是离间计,通过恩威并施的手段来实现离间计。

许诺刘备高官厚禄,是为恩;设计大败公孙威、击杀刘备一万大军,是为威。

那么这“威”到底发挥了几成作用呢,能不能让刘备坐到谈判桌上说话呢,这是袁绍需要验证的。

所以他在中军大帐摆了一出戏,姚苌、沮授、田丰等人皆参与到计策的谋划与实施,成功通过是仪这位刘备军中重量级人物试探出“威”的效果——可以跟刘备谈判了。

刘备已经没牌了!

是仪身为长史,将军府排名排名前几的人物,理应对刘备实力一清二楚。

接下来故技重施,用进攻青州和刘虞“威”压刘备,再给他个台阶下,甩个“左将军”的名号过去,摆出一种我能收拾你,但我现在不选择收拾你的姿态。

等刘备收袁谭为弟子,他客观上就算彻底上了袁绍这条贼船,公孙瓒想信任他都难。

那袁谭都成刘备弟子了,荣辱关系上跟刘备儿子没啥区别,公孙瓒凭啥继续相信刘备?

中间放走法正四人算是向刘备传递一个友好信号,也是在公孙瓒心中埋下一颗怀疑的种子。

你刘备重义,那我就给你恩情,主观上也让你舒服舒服,别心里总膈应着。老子除了公孙瓒还有匈奴人呢,暂且顾不上与你多计较。

袁尚截获简雍三人作用同理。

把恩情记好,以后是要还的。

至于中间发生的什么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调吕布到前线、石达开进入河间、袁尚坐山观虎斗,属于战争的兵戈之事,与离间计没有多大联系。

之前慕容垂分析沮授的离间计有三大难点:第一,如何救出刘虞,由慕容垂和邓羌设计解决。

第二,如何哄骗对方与刘备产生深厚联系,作为离间刘备与公孙瓒的基础。第三,如何把事情闹大,让公孙瓒不得不相信刘备背叛了自己。

第二点、第三点目前尚未解决,二者关系到底如何得等到孙乾见到刘虞才知道。

不过,有言道办法总比困难多,刘虞跟刘备建立不了友谊,袁绍跟刘备建立友谊不就行了。

这不是准备把嫡长子袁谭送给刘备当弟子嘛。

其实慕容垂的离间思路到最后也得到了实现,刘备与刘虞的确建立起深厚的联系。

等袁绍与刘备关系修好后,刘备的盟友曹操估计会重新回到袁绍身边,相当于瓦解了之前刘备拿法正假扮程昱的算计。

从孤身一人到拥有两个盟友,袁绍走出了之前刘备为其设置的外交困境。

可以预见,日后袁绍会有一个至少占据冀州、青州、兖州三大州的军事同盟。

这个军事同盟什么时候发挥作用呢,答案是第二次黄巾起义结束之后。

目前大汉主流诸侯,要么在经历黄巾之乱,像李世民、刘备、曹操,要么在舔舐黄巾之乱造成的伤口,像孙策。

也就袁绍受影响较小,公孙瓒完全没受影响,玩开了窝里斗。

起义者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令大多数诸侯放下矛盾,统一战线对付蛾贼,同时进行了一场洗牌。

李世民“挟天子以令诸侯”,在镇压这场起义的过程中发挥着统筹者的作用。

而等第二次黄巾起义结束后,会有新的军事同盟出现,就像之前二袁争霸一样。

在全史人物乱入的背景下,有远见卓识,预先开始布置的不仅有袁绍一家,但有实力拉起了一个军事同盟的,有且仅有两个——袁绍和李世民。

说袁绍不太合适,应该说袁绍集团,厉害的是他的儿子和手下,主要谋划者也是这群人,袁绍有点躺赢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