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李牧击败陈霸先后继续西进,试图与刘备汇合。
行至半路,忽然收到刘备传来的命令。
“左将军令你二人从后方调集铁索铁锥等物,待周瑜进攻彭城县时,马上在其退路铁索横江、铁锥沉江!”
“铁索上架设投石车与床弩,阻止周瑜强行突破!”
二将领命,旋即原地驻扎,派人与后方接触,将铁索与铁锥源源不断地调至军中。
另一边,刘备与岳飞也在向前线调集铁索与铁锥,只待周瑜发起对彭城县的进攻。
彭城郡内刘周双方忙得热火朝天,下邳城中的文臣们,除了配合资源调度外,也在积极谋划其他事情。
被赵云俘获的杨妙真运至下邳城,身为蛾贼领头宗室人物,按理说应该直接砍头。
徐州大小世家群情激奋,嚷着要让这位毁灭他们家族的“女魔头”付出代价。
本来赵昱他们也是打算要把杨妙真处死的,但法正提出了不同意见。
“今我军主力铺设于彭城郡战场,杨秀清对我军严防死守,其手下多为新兵,强行突破虽亦能取得战果,但损失必定惨重,而且可能让朱元璋渔翁得利。”
“因此徐军师一直不曾动兵。”
“我军图谋广陵,朱元璋亦图谋广陵,而杨秀清欲死守广陵。”
“一山不容二虎,但一山中若有三只虎,便会因为彼此忌惮而停止争斗。广陵局势大致与此相同。”
“是以欲取广陵,必打破此平衡。”
“而破局关键,便在杨妙真!”
法正说得口干舌燥,端起茶杯喝水。
放下茶杯中,帐中诸谋士,即刘伯温、荀攸、刘晔,包括负责下邳城防事的范仲淹都猜到了法正的下文,脸上绽出笑容。
法正继续说道:“我等可设计,向杨妙真传播朱元璋马上会进攻广陵的假消息,再把杨妙真放回广陵。”
“杨秀清收到假消息后,必会在九江郡一带加重防御。”
“此消彼长,九江一带防御加重,东海一带防御就会减弱。徐庶夺取广陵的难度,自然会大幅降低。”
法正的计策获得全票通过,一众谋士接着又是一番商议,确定计策细节。
次日正午,法正定下处决杨妙真的时间,集市中央的刑场已经围了不少百姓。
大牢中,杨妙真被两名士兵押着,身上的囚服沾满了尘土,头发散乱地披在肩上,可那双眼睛依旧明亮,透着不屈的劲,嘴中仍在咒骂暴汉无道。
“午时将至,准备押送。” 长官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杨妙真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梁。
起义失败,落到这般田地,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只是就这样身死,她着实不甘心。
就在这时,负责押送她的一名士兵突然凑近,压低了声音说:“王上,我们都是受过您恩德的人,不能眼睁睁看着您送死。”
杨妙真一愣,转头看向那名士兵。
她还没来得及细想,另一名士兵也凑了过来:“我们已经找好了替身,是个身形与您相似的女子,您快跟我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死到临头,杨妙真别无选择,只能选择相信。
先别管刘备是不是在耍什么诡计,先试试看能不能活下来,说不定这是真的呢。
她点了点头,跟着两名士兵悄悄离开大牢,来到一处偏僻的院落。
院子里早已备好几套寻常百姓的衣服,还有几匹骏马。
“王上,您赶紧换上衣服,我们乔装打扮一番,这就出城。” 一名士兵催促道。
杨妙真不再犹豫,迅速换上衣服。
换上粗布衣裳,兼之几日的牢狱之灾令其气色不佳,杨妙真倒有几分寻常村姑的模样,只是那双眼睛里的英气依旧难掩。
守城的士兵见他们行色匆匆,正要盘问,领头的士兵赶紧递上早已准备好的通关文牒,笑着说:“几位官爷,我们是出城探亲的,还请行个方便。”
守城士兵看了看通关文牒,又打量了他们几眼,没发现什么异样,便放他们出了城。
出了下邳城,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催马朝着广陵郡的方向疾驰而去。
杨妙真回头望了一眼渐渐远去的下邳城,心中百感交集。
她貌似真的得救了。
“我们得快点赶路,下邳城发现人被换了,肯定会派追兵来的。” 一名士兵说道。
众人不敢耽搁,一路快马加鞭。
可刚走了不到半日,身后就传来了马蹄声。
杨妙真心中一紧,回头望去,只见尘土飞扬,一队骑兵正朝着他们追来。
“怎么办?他们追上来了。” 她焦急地问道。
领头的士兵四处张望,忽然眼睛一亮:“前面有一群流民,我们混进去,他们应该就找不到了。”
众人催马向前,很快就来到了流民队伍旁边。
他们翻身下马,将马匹藏在附近的树林里,然后混入了流民当中。
流民们大多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看到杨妙真一行人,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便继续赶路。
杨妙真仔细打量着这群流民,他们的穿着打扮与自己平日里见到的人不尽相同,说话的口音更是陌生。
她竖起耳朵听了半晌,才勉强听出一些头绪,原来这些人是九江来的。
“老乡,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啊?” 一名士兵问道。
一个皮肤黝黑、身材瘦小的流民叹了口气说:“我们是从九江逃出来的,那里马上就要打仗了,听说要对广陵郡动兵,我们只好逃到徐州来避避祸。”
杨妙真听罢,大惊失色。
九江囤积兵力,要对广陵郡动兵?
这可不是小事,如果消息属实,广陵郡恐怕会陷入战火之中。
她必须赶紧把这个消息传回去,让兄长早做准备。
“你们说的是真的,九江真的要对广陵郡动兵?” 杨妙真急切地问道。
那流民见她如此紧张,点了点头说:“千真万确,我们也是听村里的老人说的,九江那边囤积了好多士兵,粮草也准备了不少,看样子是势在必得啊。”
“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哪里经得起战火,只能赶紧逃跑了。”
杨妙真的心沉了下去。
此事非同小可,一刻也不能耽搁。
走了大约半日,身后的追兵似乎没有追上来的迹象。杨妙真稍微松了口气,她拉过一名士兵,低声说:“我们得想办法离开这里,尽快赶回广陵郡。”
一行人于是脱离队伍,找到藏起来的马匹。翻身上马,再次催马疾驰,朝着广陵郡的方向奔去。
路上他们又遇到了几波巡查的士兵,好在他们反应迅速,及时躲进树林里,才没有被发现。
就这样,一行人日夜兼程,终于在第三日的清晨看到了广陵县的城墙。
杨妙真心中一阵激动,催马来到城门前,对着守城的士兵大喊:“快开门,我是杨妙真,有紧急军情要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