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朔风卷着鹅毛雪,在剧县城门前的空地上铺了厚厚一层。

城门两侧,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手笼在袖中,哈出的白气瞬间被寒风打散,却无一人敢挪动半步。

远处,刘军将士组成的钢铁洪流如同逶迤的山脉,黑压压的接天连地,与漫天白雪构成鲜明对比,不断靠近城池。

相较于在下邳出发时,军队的数量已然减少很多。途中路经一些儿郎的家乡,刘备便放他们返乡与家人团聚了,要求过年之后再回军中报告。

现在出现在百官面前的士兵,基本都是青州本地人。

不多时,军队止步于剧县之外,张飞、赵云、石达开等将指挥变阵,为处于中军的马车空出道路。

马夫驱马前进,几辆马车停在百官面前。

刘备掀起门帘,先下马车,而后伸出胳膊,抓住车中一张大手,将一名身材魁梧的男子扶下车。

此人正是下邳时投靠刘备的鲁肃。

饶是受刘备破格礼遇的次数依然数不胜数,此时此刻鲁肃仍旧感动不已。刘备此举不仅是展示对鲁肃的重视,更是在向到场的百官介绍这位新同僚。

单凭今日扶下马车的举动,青州的那些个豪强贵族就得削尖了脑袋地与之结交。

往后几辆马车之上,有的没下来人,有的只下来名男子。男子是在刘备将军府中任职的官僚,比如夏言、荀攸等人,至于没下人的马车,自然是坐着家眷,无需在这样的场合下车。

刘备放眼望去,百官皆蜷缩着身子,帽子上顶着厚厚的一层雪,更有甚者发须沾雪而显白,冻得浑身战栗。

刘备见状,急忙说道:“备乃庸人,何足诸位厚爱?先生们速速入城,黄毓(孙毓),你快带人准备炭火为先生们烤暖!”

为首的张居正上前几步,抓住刘备的手,双眼注视着对方:“居正念主公久矣!”

刘备重重点头,给了张居正一个大大的拥抱:“备出征在外,国之大事皆由先生操劳。若无先生,备绝无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战果。这份恩情,备铭记于心!”

要是没有张居正,说不定在瘟疫那会儿刘备的内政就被拉爆了。

文武百官缓缓入城,刘备一面与众人攀谈,表彰众人功绩,发挥所长拉拢人心,一面则细细打量着到场众人,分析其人站位,暗自揣摩人物关系、派系区分。

忽然,刘备身躯一震,喜怒不形于色的他情绪突然出现剧烈波动。同样在其身旁一起应付百官的张居正与人攀谈着,注意力不曾放在刘备身上,都注意到了对方的变化。

张居正看向刘备,试探着问道:“主公,难道是旧伤发作?”

刘备缓缓摇头,难以置信地抬起一根手指,指向远处一名身姿挺拔修长,身着白袍的少年,声音微微颤抖:“那人,可是琅琊诸葛亮?”

张居正点点头,疑惑道:“在蛾贼作乱时,诸葛家便逃往荆州避难,后诸葛亮被一世外高人收为弟子,教之几年,教无可教,遂携其认我为师。”

“却不知,主公何时见过他?”

刘备长出一口气稳定情绪,他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认识军师是前世的事情,今世的自己连荆州都没去过,怎么会认识诸葛亮呢?

他扯了一个谎:“早先听琅琊人谈论过诸葛亮的贤名,其人善画,描摹诸葛亮画像献于我,我因而认识诸葛亮。”

“他既为你徒弟,想必是在你府中任职?”

张居正颔首,一提到诸葛亮,他脸上便多了几分自豪的色彩:“非居正自夸,诸葛亮之天赋,碾压青州一干士人。别看他过完年才十七岁,文采、韬略、治国,包括什么天文地理、墨家工艺等等等等,皆属第一流!”

刘备视线仍死死放在诸葛亮身上,闻言呵呵一笑,心里觉得理所应当,可又不方便表现在脸上,只是答道:“你有福气!”

世间的情分为很多种,有相处日久生出的亲情,比如刘关张之间的情谊,亦有感激感恩之情。

刘备与历史上的任何一名帝王都截然不同,他真的把一些部下当兄弟,也是发自肺腑地感激一些人愿意辅佐自己。

在他眼里,不是自己把某个人征服了,而是某个人前来帮助自己了。

这些人中,功劳最大者,当属诸葛亮。

刘备脑中翻涌起前世死前,诸葛亮跪在自己床边痛哭流涕的模样,竟在文武百官面前双眸泛红。

张居正焦急道:“主公,您的伤势真的没事吗?”

刘备连连摇头,手指两边街道:“我观剧县,比我出征前繁华了许多,百姓安居乐业,城墙高厚,辎重无数,乐于见此,喜极而泣也!”

众人听罢,皆称赞刘备宅心仁厚。

刘备最终收回视线,重新与百官交流。以诸葛亮目前的身份地位,当然没资格站到刘备附近,刘备碍于身份、场合,也不能直接把诸葛亮唤至身前。

百官们同样没少帮助自己,刘备万不会将他们搁置在一旁。

刘备与诸葛亮今世的第一次交际,以刘备默默收回视线告终。

远处的诸葛亮也伸长脖子眺望那威名赫赫的左将军,奇怪于对方的失态。

同样站在刘备身边的武士彟注意到刘备专门询问诸葛亮,腹诽道:主公素有识人之名,今专门询问诸葛亮,可见其人必有过人之才。

往后得加大力度结交他啊!

在一行人的簇拥下,刘备回到了自己的左将军府。

近两年不曾回家,刘备看着府邸大门,颇为唏嘘。他推开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身材雄伟,姿态却略显佝偻的中年男子。

那名男子看向刘备的表情略显局促,一只手抱着做工精良的丝绸,另一只手牵着一条细犬,该犬身形修长、毛色光亮,是不可多得的好狗。细狗善奔跑,能捕猎,在秦汉时受王公贵族的喜爱。

显然,两份礼物都是男子精心挑选的。

那人冲着刘备笑了笑,半张脸庞英俊,半张脸庞却有明显的烧伤痕迹。

他张开双臂,刘备径直扑上去紧紧地抱住了他:“伯圭!”

“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