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意迅速传了下去,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大臣们对于迁都一事反应各异,有的面露忧虑,有的则暗暗松了口气。
毕竟东京如今的局势,确实让许多人胆战心惊。
那些反对迁都的大臣,虽然心中不满,但圣意已决,也只能无奈接受。
而支持迁都的大臣,则开始忙碌起来,着手安排迁都的各项事宜。
虽然赵佶旨意上说的是“西狩”,可明眼人谁不知道这是一层赵佶的遮羞布!
消息传到民间,百姓们更是人心惶惶。
东京城中一片混乱,商人们忙着收拾财物,准备跟随朝廷一同西迁,普通百姓则拖家带口,不知所措。
有些人害怕路途艰辛,不愿离开故土,而有些人则担心留在东京会遭遇战乱,只能被迫踏上迁徙之路。
蔡京接到旨意后,立刻开始有条不紊地组织迁都事宜。
他一方面安排官员统计需要随行的人员、物资,另一方面派人快马加鞭前往京兆府,通知当地官员准备行宫和各项接待事宜。
在准备迁都的这段时间里,赵佶也没有闲着。
他召集了几位心腹大臣,商讨西狩后的应对策略。
“诸位爱卿,如今朕决定西狩京兆府,这开封依旧是国都,依旧是大宋东京!”赵佶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坚定地看着大臣们。
郑居中率先站出来,说道:“陛下,西狩之后,当务之急是加强京兆府的防御。我们要调集重兵,修缮城防,确保陛下和朝廷的安全。同时,也要整顿各地军队,厢军,要么裁撤,要么择优入选禁军!”
赵佶微微点头,说道:“郑爱卿所言极是。还有其他方面,诸位爱卿也不可忽视。比如安抚民心,稳定朝堂,恢复经济等等,都需要我们妥善安排。”
这时,蔡京站出来说道:“陛下,重振军威,不离钱粮二字!臣请重启方田!”
赵佶听了蔡京的提议,神色微微一动,沉思片刻后说道:“蔡爱卿,方田法此前推行时,便多有波折,争议不断。如今重提,需谨慎行事,切不可再引发诸多弊端,致使民怨沸腾。”
蔡京赶忙躬身说道:“陛下明鉴。此次重启方田,臣定会吸取前车之鉴,完善举措。如今我大宋内忧外患,财政吃紧,若不增加赋税收入,恐难支撑军事与各项事务开支。方田之法,旨在清查土地,使赋税征收更为公平合理,如此一来,朝廷钱粮充足,方能重振军威,应对各方危机。”
郑居中皱了皱眉头,说道:“蔡相,话虽如此,但方田法涉及面极广,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今局势动荡,百姓本就人心惶惶,此时推行,只怕会引起更多不安。还需从长计议,制定周全之策,确保万无一失。”
蔡京不以为然地说道:“郑枢密,如今局势危急,时不我待。若不尽快解决钱粮问题,谈何加强防御、整顿军队?”
赵佶看着二人争论,心中也颇为纠结。
他深知钱粮对于如今的大宋至关重要,但也担心方田法再次推行会引发新的问题。
思索良久后,他缓缓说道:“二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方田法一事,容朕再仔细考量。另,传旨与朱勔,朕欲西狩,令其……陪驾左右!”
“陛下!三思!”蔡京急急拦道,“钱粮一事,还需正道!”
“并非如此,江南糜烂!”赵佶双眼微眯,“全因花石纲而起,朱勔主管应奉局,难辞其咎,若是被方腊逆贼将其擒获,借他性命,传首江南,岂不拿捏民心?”
随后,赵佶又说道:“迁都之事迫在眉睫,各项准备工作务必加紧进行。朕希望在迁都途中,能看到诸位爱卿各司其职,确保朝廷上下秩序井然,百姓安稳。”
“臣等遵旨!”大臣们齐声应道。
散朝之后,蔡京和郑居中一同走出朝堂。
蔡京拍了拍郑居中的肩膀,说道:“郑枢密,方才朝堂之上多有得罪,还望海涵。但方田法之事,确实关乎大宋存亡,不得不尽快推行。”
郑居中微微一笑,说道:“蔡相言重了。我也深知钱粮对如今局势的重要性,只是此事太过复杂,需谨慎行事。若能制定出妥善之策,我自然也会支持。只是,陛下召回朱勔一事……”
“猪养肥了,自然该杀了!”
二人相视一笑,各自离去,着手准备迁都的相关事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朝廷紧锣密鼓地筹备迁都。
蔡京和郑居中虽然在方田法上有过争论,但此时都为了迁都之事尽心尽力。
蔡京忙着调配物资、安排行程,郑居中则负责统筹军事护卫,确保迁都途中的安全。
朱勔接到旨意后,心中惶恐不安。
他深知自己主管应奉局,推行花石纲,在江南弄得民怨沸腾,如今陛下召他陪驾西狩,恐怕凶多吉少。本还想以身体染病为由推却,但看见传旨太监身边的禁军,只能是长叹一声,皇命难违,忐忑地前往京城。
与此同时,温州战场上的局势愈发紧张。
包道乙一声令下,方腊军如潮水般涌向瑞安城。
他们推着攻城车,扛着云梯,向城墙发起猛攻。
城上的西军毫不畏惧,万箭齐发,石块、滚木纷纷砸向攻城的敌军。
折可大亲自在城楼上指挥,他挥舞着长刀,大声喊道:“兄弟们,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绝不能让逆贼得逞!”
但是,任其喊破喉咙,西军将士们的士气依旧大跌,毫无抵抗之心。
方腊军的轰天雷再次发挥威力,不断在城墙上炸开缺口。
但西军迅速组织人手,用沙袋等物填补缺口,与方腊军展开激烈的近身肉搏。
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城墙。
这场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双方都伤亡惨重。
方腊军虽然攻势猛烈,但始终未能攻破瑞安城。
包道乙看着城下堆积如山的尸体,心中暗暗叫苦,无奈之下,只能下令收兵。
而在京城,赵佶正在行宫听取大臣们关于西狩准备工作的汇报。
“陛下,西狩的各项事宜已基本准备就绪,明日便可启程。”蔡京躬身说道。
赵佶微微点头,说道:“好。此次西狩,务必确保万无一失。对了,朱勔到了吗?”
“陛下,朱勔已在宫外候旨。”梁师成禀报道。
“宣他进来。”赵佶冷冷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