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月十五,东西两路大军在析津府城外会师。

姜齐的东路军列阵于南,云天彪的北路军列阵于西,关胜的部队驻扎于西,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析津府内,萧普贤女一脸憔悴的召开朝议,城中官员一个个面色悲苦。

自梁山入南京道以来,这些人便已经三天一小议,五天一大议,然后,毫无用处!

之前高俅北来,析津府能妥善抵抗,一在战力更强,二在粮草囤积,三在兵源充沛,最后赶走了高俅,缴获了不少的宋室兵仗局的轰天雷。

凭着那些轰天雷,在天祚帝南来的时候抵挡了一阵,再调来边州之兵,有了血勇之士,这才借着金军之手堪堪守住,但是,自身已经是强弩之末!

如今,元气大伤之下,兵源粮草尽是亏空之时,梁山来了,如何挡?如何防?

防不住!

尤其是梁山火力比较宋室更猛烈,推进整合速度比之天祚帝更快!

甚至民心较之萧普贤女更偏向梁山!

“不如,降了?”

“燕云乃我辽之根本,岂能拱手让人?”萧普贤女怒声道,“哀家若降,如何向先帝交代?你等投降,也能对得起祖宗?”

“太后,短短时日,接连数场大战,军中无战心啊!”

“祖宗基业……大辽天下……便是只有哀家一人,哀家,也要……”

“太后!如今之计,唯有和谈!”萧干在一边说道,“粮草不足,百姓一捐为国,二捐为城,可一可二,不能可三可四啊!否则,外敌未去,民变再起,兵祸起于内,太后,悔之晚矣!”

“尔等……”

刚刚受封的耶律大石和耶律得重等人,尽是低头无语。

“尔等……”

城外的旷野上,梁山军的营寨如繁星般密布,从城南的运河畔一直延伸到城西的燕山脚下,赤红色的 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将这座辽国南京道的首府牢牢困在中央。

城南的东路军大营内,姜齐正站在了望塔上,手持望远镜观察城内动静。

镜头里,析津府的城墙虽依旧巍峨,城头上的辽军哨兵却显得无精打采,有的靠在城垛上打盹,有的则低头私语,全然没有了往日的戒备森严。

“看来城内的士气,比咱们预想的还要低迷。”姜齐放下望远镜,对身旁的关胜说道。

关胜点头,目光扫过运河上的战船,“咱们的二十艘战船已将析津府的水路封锁,粮船根本无法进城。据斥候回报,城内的粮仓只够支撑月余,再过几日,恐怕就要断粮了。”

城西的西路军营地,云天彪则在操练场检阅士兵。

三万步兵排成整齐的方阵,手中的长枪如林,骑兵们骑着战马,在场地内往来驰骋,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传令下去,每日加强巡逻,尤其是古北口方向,绝不能让辽军西逃。”云天彪对林冲说道,“另外,让士兵们在营外竖起更多‘不伤百姓,善待降兵’的旗帜,再把乐和写的劝降文书多抄几份,用箭射入城中。”

林冲领命而去。

很快,数十名弓弩手来到城下,将裹着劝降文书的箭矢射向城内。

文书上的字迹工整,言辞恳切,不仅承诺投降后不伤害降兵降将,还保证会减免城中百姓的赋税,让他们安居乐业。

这些文书很快在城内传开。

在析津府的街头,几名辽军士兵偷偷捡起地上的文书,借着墙角的阴影小声阅读。

“咱们真的还能守住吗?”一名年轻的士兵问道,语气中满是迷茫。

他的同伴摇了摇头,苦笑道:“守不住又能怎么办?太后不肯投降,咱们只能硬撑。可再撑下去,咱们自己都要饿死了。”

类似的对话,在城内的各个角落不断上演。

萧干得知劝降文书的事后,急急忙忙赶往皇宫,想要向萧普贤女禀报。

可刚到宫门口,就被内侍拦下:“太后正在与耶律得重大人议事,任何人不得入内。”

萧干无奈,只能在宫门外等候,心中却越发焦虑,城中的粮食已开始实行配给制,百姓们怨声载道,再这样下去,恐怕不等梁山军攻城,城内就会先乱起来。

皇宫的御书房内,萧普贤女正坐在案前,手中拿着一份粮草清单,眉头紧锁。

清单上的数字触目惊心城内的存粮只剩下不到三十万石,按照城中五万军民的消耗量,最多只能支撑一个月。

更糟糕的是,城外的粮道已被梁山军切断,想要从外界运粮进来,难如登天。

“太后,梁山军的劝降文书已传遍全城,不少士兵和百姓都人心浮动,再这样下去,恐怕会出乱子。”耶律得重站在一旁,语气沉重地说道。

萧普贤女抬起头,眼中满是疲惫:“哀家岂能不知?可朕是辽国的太后,若轻易投降,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如何面对那些为辽国战死的将士?”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心中充满了无奈。

她深知辽军已无力抵抗,可身为辽国的象征,她又不能轻易放弃。

“太后,如今形势危急,不是顾及颜面的时候。”耶律得重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梁山军承诺不伤害降兵降将,善待百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若继续抵抗,咱们的下场如何,实在难料啊!”

萧普贤女沉默了。

“哀家再想想。”萧普贤女最终还是没有松口。

耶律得重见状,也不再多言。

他躬身行礼,转身退出了御书房。

走到宫门口时,他遇到了等候在此的萧干。

“大人,太后的意思是?”萧干连忙上前问道。

耶律得重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太后还在犹豫。咱们只能再等等,希望她能早日想通吧。”

与此同时,城外的梁山军大营内,姜齐与云天彪正在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劝降文书已射入城中,相信用不了多久,城内就会有人主动来降。”姜齐说道,“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保持围而不攻的态势,让萧普贤女知道,抵抗是没有意义的。”

云天彪点头赞同:“另外,咱们可以派人与城内的官员暗中联络,让他们劝说萧普贤女投降。只要有足够多的人支持和谈,萧普贤女就算再固执,也不得不考虑。”

姜齐当即决定,派乐和暗中潜入城中,联络那些主张和谈的官员。

乐和能言善辩,是完成这项任务的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