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大唐凌烟志 > 第322章 日有蚀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武德四年(621年)八月初一的长安城,本该是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卯时三刻,太极宫重檐庑殿顶还浸在青灰色的晨雾里,朱雀大街两侧的槐树叶子上还挂着露珠,待承天门上的鼓声响过第三通,东市胡商才开始卸下第一块门板,整个长安城正慢悠悠地从睡梦中苏醒。

宫内值守的禁军刚完成交班,就听见承天门街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骑背插赤翎的驿使旋风般冲过天门街,马蹄在青石板上叩出连串火星,惊得早起的贩夫走卒纷纷避让。

“日食!今日初一有日食!”太史局的令史傅奕(唐初着名天文学家、反佛思想家)翻身下马,提着官袍下摆,气喘吁吁奔过两仪殿前的白玉阶,腰间佩戴的银鱼符叮当作响。

正在偏殿用朝食的中书侍郎萧瑀搁下银箸,蜜渍葡萄的甜香还萦在齿间,眉头却已拧成了结:“太史令昨夜观星,不是说朔日当有云障么?怎么突然天狗食日!快!奏报圣人!”

话音未落,殿外忽然传来宫人此起彼伏的惊呼。但见东天初升的朝阳竟缺了一角,恍若被天狗啃食的金饼,琉璃瓦当投下的光影渐渐扭曲成诡异的镰刀形状。十余名起居舍人捧着笔墨纸砚从值房跌跌撞撞跑出来,绢纸散落满地也顾不得拾。

“圣人口谕——今日常朝改在两仪殿议事!”穿着绛色官服的中书舍人气喘吁吁地传达着旨意,一边小跑着穿过尚书省廊下,慌得正啃着胡饼的户部主事差点噎着。

两仪殿内,唐朝开国李渊正拈着青玉镇纸批阅河朔奏章,忽见殿内光线昏沉,抬头时恰见雕花棂窗漏进的光斑碎成万千金屑。

“陛下,日有蚀之!”傅奕已提着官袍下摆狂奔而来,进殿跪拜道。

不多时,“常参官”宰相裴寂(左仆射)、萧瑀(右仆射)、陈叔达(侍中)、宇文士及(中书令),六部尚书为核心的五品以上(尤其是三品以上)的高级事务官,辅以监察官、谏官,以及皇子亲王李世民、李元吉等已位列两仪殿。

殿内,鎏金香炉里的瑞脑香尚未燃尽,缕缕青烟却遮不住众人惶惶的神色。李渊扶着蟠龙扶手问道:“太史令傅奕,你说说看,今日之蚀,主何吉凶?”

“陛下,日者人君之象。日蚀多见于季夏孟秋,主边关有警,或将动刀兵。”傅奕解释着日食机理:“《乙巳占》有云,日者阳精之宗,其亏蚀乃阴阳二气搏击之象...”

话音未落就被裴寂的笑声打断:“傅太史莫要危言耸听,去岁关中蝗灾,圣人亲食蝗虫以安民心,如今...”

“裴监此言差矣。”李世民又打断了裴寂的话,“突厥执失部今晨破代州,边关八百里加急与日食同至,岂是巧合?”他目光扫过御案上摊开的《西域图记》,忽然轻笑:“父皇,您可记得开皇十八年那次日食?文帝停罢辽东之役,转而经营河西...”

殿外树影越来越暗,竟似黄昏提前降临,殿中不得不点起烛火。跳动的火光映在皇帝眼中,明明灭灭看不清情绪。

“朕自晋阳起兵以来,夙夜忧勤...”李渊的声音在诡异的昏暗中显得格外沉重,“传旨:减常膳,撤乐,百官素服三日。中书省即刻拟《罪己诏》。”说着突然咳嗽起来,侍奉在侧的宫人连忙递上甘露羹,却被他挥手屏退,眼底却掠过一丝暗芒。他何尝不知二郎在暗示突厥之患,可想起月前太子建成进献的《突厥风俗考》里那句“其俗见天象有异则移营避煞”,忽然下定了决心:

“传旨:日食乃上天垂训,命京兆府今日罢市禁屠,太常寺于圜丘备牺牲百具。太子何在?”

当李建成穿着斋戒的素纱中单匆匆赶来时,日食已渐复圆,那轮金饼正在渐渐变得完整。

李渊凝视着长子衣袂间飘散的檀香气,忽然抚掌笑道:“大郎前日奏请的北巡方案,朕看正好应了今日天象。”他取过白玉笔架压住被风吹动的奏疏,语气忽然转沉:“突厥执失部掠代州、苑君璋据马邑,这些豺狼须得有人去敲打敲打。“

他扭脸看向裴寂,”裴监以为如何?”

裴寂捋着花白胡须沉吟时,眼尾笑纹忽然深了几分:“太子殿下六月刚抚平鄜州稽胡叛乱,若说镇抚边陲,确是...”

“儿臣愿往。”太子李建成突然截断话头,上前三步接过内侍奉上的鎏金鞍饰,“只是今秋关中大熟,漕运尚未畅通,儿臣请带尚书右丞戴胄同往,他去年督办河东粮运时,曾在汾水畔冰钓请突厥酋长吃炙羊腿呢。”众臣听了他的话,殿角顿时响起几声低笑。

李世民忽然出列:“太子殿下既要北巡,何不带齐王元吉?他去年在并州...”

话未说完就被李渊的咳嗽声打断:“四郎性子躁,不如让黄门侍郎陈叔达随行,他通晓突厥语,还能给大郎讲讲前朝应对突厥的故事。”

日头彻底复圆时,决议已定。

退朝后,皇帝独留下裴寂在甘露殿说话。鎏金蟠龙烛台上的蜡烛噼啪爆了个灯花,惊得正在研墨的宫女手一抖,墨汁溅到了波斯进贡的瑞锦纹地毯上。

“玄真啊...”李渊摩挲着青玉镇纸,目光投向窗外渐渐复明的天色,“太子近日与秦王府那边,走动可还勤勉?”

裴寂捧着越窑青瓷茶盏的手顿了顿,茶汤面上泛起细微的涟漪:“太子殿下昨日刚将新得的湖州紫笋往秦王府送了三斤。”

皇帝突然轻笑出声,叩着案上摊开的《汉书》:“倒是兄友弟恭。”

当夜子时,太极宫还亮着烛火。李渊对着羊皮舆图沉吟良久,朱笔在并州一带画了个圈,又在幽州方向重重一点。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