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167章 我不是买,是带过来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7章 我不是买,是带过来卖!

女孩又做成了一单生意后就收拾好东西离开了。

不过在离开之前,她找常顺加了联系方式,说以后可能还会售卖其它的东西,到时候让他购买或者帮忙看。

继续逛,他很快走到了几处连着售卖真货的地摊前。

这几处售卖真货的摊位一眼就能看出来,以瓷片、铜钱杂件为主,出自渣土场。

对于一些不懂客观条件的外行人来说会觉得这些都是垃圾、看着卖相都不好。

但其实这类东西才都是有年份的。

一些圈子内懂行的、只买真货的人围在地摊前选货。

常顺站在一处摊位前,看起了摊面上的物品。

这里的东西也并非完全都是老的,或许是为了谋利,摊主混杂着少数高仿藏品摆放在了上面。

这是部分“商贩”的惯用套路,一些经验还不是很丰富的藏友打眼购买时有发生。

当然,这也跟摊主的人品有关。

“老板,这枚花钱多少钱?”

看着时,一名顾客问价道。

花钱是“山鬼八卦钱”,品相比较好,是真币。

“4000!”

摊主看了对方一眼,说了价格。

“3000卖不卖?”

顾客还价。

“最低3500,这枚品相好,网上都是卖4000以上。”

“3200,再给你加200,我买了也要有点利润空间。”

顾客又说。

“3300吧!不能再低了,你能要就要,不能要就不要再说了。”

摊主这样说,对方犹豫了片刻,答应了下来。

扫码付了钱,拿着花钱离开了。

“老板,你这个瓷人多少钱?”

常顺在摊面上整体看完,发现一个父亲背着儿子的瓷人很特别,问价道。

这个瓷人是彩瓷的,从人物造型看,是清朝时期。

“8000!这个是精品,很少见。”

摊主看了瓷人一眼,说价道。

确实算得上精品。

“5000,能卖吗?”

他还价道。

不是说不想砍价更多,主要是因为你再怎么砍,还得别人卖才行。

都是懂行的人,说的太低别人肯定直接拒绝。

通常这类精品小瓷人的价格不会低于一块大清宣三银元。

“不能!别说5000,就是6000我早就卖出去了!今天有人出价6500我都没有卖。

这东西卖了以后我很难再弄到,你要的话最低7500,我只能让500的价格。”

摊主很认真的说道。

“行!那就7500,不过把这两枚纺轮搭给我!”

他说的纺轮是汉朝时期的陶纺轮,像平安扣,直径约四五公分。

这种价值不是很大,二三十块钱一枚。

如果是宋朝时期烧制的瓷纺轮,价更大。

“行,你拿去吧!”

摊主也没计较这点小事。

钱货两清,常顺把瓷人、纺轮拿到了手里。

“父子”瓷人他很喜欢,造型少见,另外人物表情都制作的非常形象、生动。

他收藏的瓷人很多,但能有这样精美、传神的并不多。

一分钱一分货,品质高的价格自然更贵。

“老陈!你买个钟干嘛?现在很少有人买钟的,不吉利!”

当他往旁边地摊走去时,身旁传来一道话语声。

钟是“终”的谐音,买钟、送终,如果那样想确实不怎么吉利。

“我不是买,是带过来卖!”

被称呼为老陈的人说道。

“卖吗?我还以为是你买的呢?是啥钟,我看看!”

等老陈走到跟前,对方开始看了起来。

这是一个木壳座钟,三五牌,年份五十年代。

以前在拆迁区常顺收购过不少这样的同款座钟。

行情好价格高的时候能卖到2000左右一个。

不过现在行情不好了,市场价大概三四百块钱。

“这玩意儿要是放以前要半年以上的工资才能买一个,我家以前也有,不过拆迁当破烂卖掉了!”

跟老陈说话的人一边看着钟,一边谈论道。

“以前确实比较有价值,古玩市场上的旧货,在当初的年代不都是很有价值?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东西又都淘汰掉了,变成了破烂。”

有人跟着说道。

“有人要这个钟吗?便宜处理!”

老陈说着话,看向了周围的人。

“便宜处理是多少钱?我看它也不走了,肯定是坏掉了。”

围观的人、其中一人问价。

“这是收藏品!里面的机械零件都在,想让它走找人修下就行,200块钱,要的拿走!”

听了报价,没人说买。

以前行情好的时候,常顺的收购价都没有超过200。

“老陈,我看一些地摊上卖的就有你这样的,都不怎么值钱,人家说的价格也没你这么高!”

先前跟他说话的那人又说道。

“我这说的也不高!我看了网上的价格的,都是三四百块钱!”

老陈回道。

“网上那都是别人的报价,真正卖出去了才是钱,不能太相信网上的价格。

说实话,就现在这行情,你这个100块钱有人要就不错了!”

人群中又有人说。

“50块钱卖不卖?50块钱我买。”

直接从100对半砍。

…………

大家围观谈论了一会儿,最终老陈在这边没有售卖,而是拿着座钟离开了。

这边的人出价太低。

至于先前的玩笑话“买终”、“卖终”、“送终”没人在意。

做生意没那么多的顾虑,又不是送礼,如果送礼搞个盲盒啥的送个“钟”去,那样会让人误会。

“老板,你这个骨头制作的是啥?”

没有热闹看,常顺又走到了旁边的一个以售卖真品为主的地摊前。

此时这名顾客手里拿着一个形似锥状发簪的骨制品。

它比一般的发簪要细很多,也尖很多。

只是看了一眼常顺就知道是啥,是一个骨头牙签。

骨头颜色棕褐色,看上去比较致密。

顾客年龄二十多岁,看上去是新手。

“这么明显的东西你看不出来吗?猜猜看!”

摊主没有急着回答。

“我感觉有点像根针!不会是暗器吧!什么暴雨梨花针,用它淬毒搞偷袭肯定很不错!”

年轻人想了想,发挥着他丰富的想象力。

“你小说看多了吧,还暗器暴雨梨花针!”

摊主笑道。

“那你说说是啥?”

“它是一根牙签,剔牙用的!

不过我可跟你说了,这牙签的材质不一般,你再猜猜它是啥动物的骨头制作的?”

听摊主这样说,年轻人再次沉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