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168章 不买古玩,买实用物件也很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8章 不买古玩,买实用物件也很好

“是狮子、老虎或者象骨吗?”

过了大约半分钟,年轻人试着猜猜道。

“不是,你说的这几样现在不让玩,它们都是保护动物。”

摊主摇了摇头。

“老板,还是你说说吧!”

旁边围观的另外一名顾客也很感兴趣,他也是一名看客。

“是驴骨!”

摊主也没再继续卖关子,对众人说了一句。

“驴骨吗?我见过驴骨,颜色跟牛骨、骆驼骨头颜色差不多,清理打磨干净之后是齿白色的,你这个颜色也不对啊!”

围观的人有人说道。

“你说这话就外行了,我这东西是从泥土里面捡出来的,在土里埋了那么多年,受到腐蚀、颜色有变化很正常。

别说骨头了,就是玉石、一般的金属埋在土里时间久了都会变色!”

摊主对那人说。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那你说说这个牙签多少钱?”

年轻人问价。

“最低价100,要你就拿去,不要也没关系,低于这个价不卖。

这种古代的驴骨牙签可不常见!”

“好吧!100我要了!”

年轻人看上去不像缺钱的人,至少他家里的条件应该很好。

“你这里还有其它特别的物品吗?”

付了钱,这人想了想又问。

“还有一块小陨石!”

摊主回道。

陨石也在摊位上,用一个装东西的小盒子封了起来,通过面上的透明塑料薄膜可以看见。

摊主把它拿到了年轻人的跟前。

这个小陨石只有约一块银元那么大的面积,最大厚度约2公分。

看着是铁陨石。

关于陨石,这么多年,他大大小小的也找到过好些块。

最初价格昂贵的时候都卖掉了。

直到后来一些古玩交易网站上售卖这类物品的人多了、价格便宜他就留了几个自己收藏。

“你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年轻人把它拿着看了一会儿,问道。

“百分百保真!”

摊主肯定道。

“怎么卖的,多少钱?”

“这个形状像鱼,寓意好,以前我都是喊800的,你要的话最低600。”

顾客问价,老板思索了片刻,回话道。

“只要你保真,我可以要!我给你转账,一会儿我会拿去给别人看看,让人鉴定,如果假的,你必须退钱。

交易是有记录的,你也不要想着赖账!”

“没问题!要是假的我退你钱。”

两人谈好,年轻人就付了钱。

又问摊主还有没有其它特殊物品,摊主说没有,对方就离开了。

这地摊上售卖的也是以各类古钱币、金属杂件为主,还有少量的瓷片。

没有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常顺继续往旁边的地摊摊位看去。

等把这几处售卖一线货源藏品的摊位逛完,他又购买了一个老风水罗盘、一个石头模具、两块瓷片、一颗水晶珠。

其中老风水罗盘是清朝时期的,形状像一个大饼,主体材质为木头,中心位置是指南针。

石头模具青石材质,制作首饰之用,年份看上去比较早,明朝时期。

两块瓷片,一片疑似元青花,画的图案为莲花、缠枝莲花卉。

另外一片画着一匹马,年份应该是明朝时期。

对于元青花瓷器,这么多年上手过数以万计的瓷片,常顺有着丰富的经验,随便看上几眼基本上就能认出一个大概。

元青花用的是苏麻离青料,绘画出来的青花颜色有深色的铁锈斑,这种铁锈并不均匀,随机分布,这就让青花的颜色看上去不均匀、不一样。

如果一件青花瓷器颜色看上去基本上一致,那肯定不会是元青花。

这些去博物馆见过真正元青花瓷器的人都能看出来。

当然,现代仿品也能制作出近似元青花瓷器的那种铁锈斑,不过现代的料跟苏麻离青料又不相同。

玩古玩去一线久了、看过大量真品瓷器、瓷片的人仔细看,也能看出不同。

水晶珠是汉朝时期,管珠形,颜色紫色。

这几样东西,以前他收藏的也有,不过跟购买的又不相同。

从那几处售卖真货的摊位离开,常顺接连逛了七八个摊位都没有收获。

在一处卖二手工具、生活用品的地摊前,他又停了下来。

摊位上售卖的有大量大小不一的锤子、斧子、螺丝刀、手钳、剪刀、扳手、菜刀、手锯等二手工具。

充电线、插头、准新的包、衣服、玩具、锅碗瓢盆、花瓶、笔墨纸砚等二手生活用品。

这处地摊占地面积比较大,卖的东西实用,在这里挑选物品的人也多。

现在的古玩市场,也算是旧货市场。

如果不想买古玩,买一些价格便宜的实用物件也是很划算的。

常顺观察了一遍,发现放着的还有两箱老酒。

走了过去。

靠近后,发现箱子并不是满的,只剩下了7瓶酒。

估计之前被别人买了一些走。

酒是一样的,都是“泸州老窖”,九十年代初。

“老板,这把双截棍、刀多少钱?”

正当他准备询问酒的价格时,一名顾客走到了跟前,率先问价道。

双截棍是八十年代的木柄双节棍。

后来的有的是用金属制作,也有训练用的塑料制作。

刀是一把砍骨刀,铁匠手工打制,很厚实。

“双截棍20,刀40。”

摊主看了一眼顾客手里拿着的两件物品说了价格。

“便宜点,一共给你50!”

顾客还价。

“我说的价格不高,主要是刀贵一点,这种品质的刀你去超市看看,基本上都要100块钱以上。

你给55吧,要就拿去,不行我卖给别人。”

“行!55就55。”

顾客想了想,答应了这个价格。

两人商量好,这名顾客就扫码付了钱。

刚刚为了防止别人把酒买走,常顺把它们拿到了自己身旁。

同时也检查了一下这几瓶酒,并不是假酒,酒盖也没有开封。

“老板,你这几瓶酒多少钱?”

捡摊主一时闲了下来,他问价道。

“500块钱一瓶,先前我已经卖掉12瓶了。

我这里的价格比网上便宜,网上要七八百!”

“我看看网上的价格!”

既然对方这样说,常顺就拿出手机查看了一下。

情况跟他说的也相同。

看完,他也没多说,按照500一瓶的单价把钱付了。

买这些,也算是为了存货,以后哪怕自己不喝,总有机会用掉。

毕竟他有销路。

别的地方不说,就剧组那边,请客吃饭啥的,到时候把酒卖过去肯定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