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173章 走!去我家里喝杯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3章 走!去我家里喝杯茶

花瓶、罐子、高足杯、鎏金菩萨造型像,常顺先把它们拿到了车上。

之后两人向着曾经开“搬家公司”的刘老板家里走去。

去那边是想让他帮忙联系一辆货车搬运物品。

距离不算远,大概300米左右。

虽然过去了20年,但这边的变化不是特别大,路还是曾经的那几条路、房子也是曾经的房子。

棚户区只要不搬迁,基本上没有很明显的改变。

在距离刘老板家只有50米左右的地方、在一棵大树下,常顺看见了对方,他正在看别人下棋。

现在的刘老板也是年过60的老者了,看着跟当年自然有很大的不同。

任何人都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

包括常顺自己,也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刘老板!好久不见!”

靠近之后,常顺笑着跟他打了招呼。

随后拿出烟给他散了一根,又给其他抽烟的人都发了一根。

“好久不见!你是常顺吧,今天怎么有时间来这边了?”

接过他递的烟,刘老板想了想,认出了他。

“我来朋友家里看东西,又买了一些东西,就来了这边。”

他笑着回道。

“我知道了!以前听你说起过在拆迁区发展业务,我们这边也要拆迁了,你是来这边发财来了!”

刘老板又说道。

“差不多吧!这里拆迁,你以后也是有钱、有实力的人了!”

“什么有实力的人?如果可以,我倒是希望不拆迁。

拆迁能让人短时间暴富,但很多人膨胀的太厉害,拿到的钱根本就守不住,三五年就又都败光了。

之后过的生活还不如之前。

我在拆迁区混了那么多年,帮别人搬家无数,见过了太多。”

听他这样说,刘老板道。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拆迁导致的家庭矛盾、有钱爆发后的高消费以及其它的问题不少。

当然,这样的情况只是一部分,那些节俭、小心谨慎,趁此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的人也不在少数。

“那是别人,又不是你!”

常顺又笑着对他说。

“听了你们两人的对话,我感觉这趟算是没有白来!

看来我以后也要控制自己、不能乱花钱了!”

李女士跟着说道。

“那是自然,不论多有钱,还是要算计着花,不然再大的家业都能败光。

走!去我家里喝杯茶!”

刘老板说着向他住的地方走去。

刚才在过来的路上,找刘老板之前,常顺已经跟李女士讲过他在搬家公司的一些经历。

用了两三分钟,三人就到了地方。

曾经的老板娘吴女士也在家里,她看上去也从中年人差不多变成了老年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年轻。

见面后大家还是先打了招呼。

随后帮二人泡了茶水。

房子还是以前的房子,但时过境迁,被装修过,曾经的“宿舍”双层单人床铺换成了大床双人床,不再是记忆中的样子。

“我们已经没有帮别人搬家了,不过你们想找车的话,我可以帮你们联系。”

在得知二人是要转运货物后,刘老板对二人说。

这几年搬家公司的生意不如以前。

主要原因还是老旧小区的那些家具、日常生活用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被淘汰。

这道理想想就能明白。

搬迁户住进新房,所有的家具家电,生活用品基本上都是新的。

新式家具要么定制,要么直接上门在装修期间就靠墙做好了。

而那些过世的家具没人会要,放在新房子里面影响美观。

其它的过时家电、生活用品也是一样。

“那就麻烦你帮我们联系一辆!”

李女士说道。

刘老板拿出手机,操作了一会儿,没过多久就帮他们联系好了。

他叫过来的人是直接来他这边,然后再一起去李女士家里。

“小常,这些年你在拆迁区做业务,肯定赚了不少钱吧!

还是你有能力、有闯劲!

我当年是没找对方向,干搬家公司,一天就那么多,做了二三十年都只能混个温饱。

要是当年也搞回收,肯定比现在过得好!”

等待帮忙搬家的人过来时,刘老板又跟他闲聊。

“也没有多少钱,只能说节省点够用!”

他笑着回道。

至于自己到底有多少钱,他肯定不会说,也没有必要说。

“常老板,你太谦虚了!别的不说,你公司那边的产业,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李女士插话道。

“小常还开了公司了?”

听李女士这样说,吴女士问。

他们夫妻二人还是用曾经的称呼,尽管常顺已经是40出头的人,年龄并不小。

“我跟别人一起合伙的!”

“是啥公司?”

吴女士又问。

“以前是搞婚庆的、现在做传媒,拍一些短剧!”

“拍短剧吗?我没事在家里会看,感觉那些很不切实际,不过用来娱乐、放松一下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你还是少看那些!就算看,也要有选择的看,一些低级趣味的可不要看了,那是纯粹的中毒!恶心人!”

吴女士这样说,刘老板道。

“看短剧确实要有选择的看,这年头的人为了流量,各种恶心人的标题都能取出来,也只有幼稚的人觉得好,毕竟他们就那种思维!”

……………………

大家聊着的时候,刘老板喊过来帮忙搬家的人到了。

一共有3人。

一名司机,两名工人。

司机年龄50岁左右,两名工人也是40多岁。

这年头搬家的人很少有年轻人,年轻人也吃不了这种苦。

几人见面简单聊了几句,之后就去了李女士的家里。

等把房子里面的物品都转移到了货车上后已经到了中午。

常顺就近找了一家餐馆,喊上刘老板夫妻二人,中午众人聚在一起吃了顿饭。

关于搬家人的辛苦,常顺是亲身体会过的。

所以跟大家交流,他也明白普通劳动者的不容易。

都是为了生活在不断的付出自己,不论是体力还是脑力。

饭后坐了一会儿他们就散了。

开车向仓库驶去、看着外面的情形,常顺知道,再过一年,这片区域在这个时空,曾经的样子将不复存在。

拆迁、建设,改变了太多。

再过几年,这里或许又是高楼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