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那枚承载着“星瞳”核心的火箭成功入轨。
并顺利展开其精密的天线与传感器阵列。
一个跨越天地、连接全球的庞大探测网络被正式激活。
散布于地球各个角落的另外八座射电望远镜——它们或矗立于高山之巅,或隐匿于荒漠深处,或扎根于偏远海岛——几乎在同一时刻收到了来自蜂后核心的指令。
巨大的蝶形天线缓缓转动,校准着指向深空的方位,与悬于天外的那只“主眼”构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干涉测量阵列。
无形的电磁波束,如同无数道汇聚的视线,穿透亿万公里的虚空,共同聚焦于那颗环绕木星运行的、冰封的神秘卫星——木卫二欧罗巴。
海量的原始观测数据,如同决堤的洪流,通过高度加密的卫星链路和海底光缆,源源不断地涌向科摩罗岛地下的核心计算中心。
那里,刚刚完成升级、搭载了量子计算核心的“蜂后”正全功率运转。
无数量子比特在绝对零度附近的环境中纠缠跃动,以超越经典计算机想象极限的速度,处理着这堪称天文数字的庞杂信息。
数据清洗、干涉合成、信号增强、噪声滤除……一系列复杂到令人头皮发麻的运算在瞬息间完成。
最终,经过“蜂后”独有的算法渲染,这些冰冷的数字被转化为人类视觉可以直观理解的图像。
当第一张全波段、高分辨率的木卫二欧罗巴渲染图呈现在卡尔文·米勒面前的巨大屏幕上时,这位前NASA顶尖工程师几乎停止了呼吸。
“上帝啊……这……这怎么可能……”
他下意识地喃喃自语,身体因激动而微微前倾,手指颤抖着几乎要触摸到屏幕。
图像清晰得令人窒息。
不再是哈勃望远镜那种模糊的光斑,也不是以往探测器飞掠时抓拍的、充满噪点的局部照片。
眼前的欧罗巴,仿佛被瞬间拉近到了月球的距离!
冰质表面错综复杂的暗色条纹如同大地的血脉,清晰可辨。
巨大的冰原上撞击坑的轮廓、冰裂隙的走向、那些被称为“混沌地形”的、如同破碎后又重新冻结的混乱区域,所有细节都纤毫毕现。
甚至能隐约感受到那颗星球在木星巨大引力潮汐作用下,冰壳微微变形所呈现出的、并非完美球体的微妙形态。
星瞳阵列的强大,第一次展现,便带来了颠覆性的观测成果。
“快!分析它的自转参数、重力场分布、表面成分反演……”
“还有,重点测算冰壳厚度和内部结构的可能模型!”
“我需要所有数据,所有!”
卡尔文从巨大的震撼中回过神,立刻对着他手下的研究团队吼道,声音因兴奋而沙哑。
他仿佛一个得到了绝世珍宝的探险家,迫不及待地想要解开它所有的秘密。
他要知道这颗星球的每一寸“肌肤”,感知它的每一次“心跳”,理解它的内在构造。
……
而在指挥中心的另一端,李亦同样在自己的私人终端上看到了这张渲染图。
他的反应远比卡尔文平静。
没有惊呼,没有失态,只是深邃的目光在那颗冰蓝色的星球影像上停留了许久。
清晰,的确清晰得超乎预期。
蜂后的能力和星瞳阵列的效果,没有让他失望。
但他的思绪,早已穿透了这层华丽的视觉表象,投向了那厚达数十甚至上百公里的冰层之下。
根据现有的科学推测和系统若有若无的提示,在那片永恒的黑暗与严寒之下,极有可能存在着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液态水海洋。
其水量,可能远超地球所有海洋的总和。
一个与太阳系初期环境类似、可能已经独立演化数十亿年的封闭生态系统。
一个……可能孕育着未知生命形式的温床。
“引发末日的源头……会藏在下面吗?”
李亦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座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着,眼神晦暗不明。
是某种未知的、具有极端侵袭性的外星微生物?
还是某种蛰伏在深海热液喷口附近的、超出了当前生物学理解的宏观生命体?
亦或是……某种非生命的、却足以颠覆物理规则的“东西”?
系统主线任务将他引向这里,绝不会是无的放矢。
这片隐藏在冰壳下的未知领域,如同一个潘多拉魔盒。
既蕴含着宇宙生命的奥秘,也可能携带着毁灭文明的钥匙。
卡尔文和他的团队正在狂热地分析着这颗星球的物理参数,这是迈向理解它的第一步,也是建造能够抵达那里、并穿透冰层的探测器的前提。
而李亦思考的,则是更深远的问题。
他不仅要“看到”欧罗巴,未来,他或许还需要“触碰”它,甚至……“打开”它。
凝视着屏幕上那颗美丽而孤寂的冰封星球,李亦的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混合着好奇与冰冷的弧度。
秘密,总会有被揭开的一天。
而在那之前,他需要更强大的力量。
确保当盒子打开时,站在外面的,依然是他,而不是被释放出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