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我和蓝娜娜、姜美人还按耐着睡意,打算天亮稍事整理,再离开山洞。
外头远远传来的动静却让人不安分,我们全都闭着眼,心里都绷紧了那根弦。
忽然,一列杂乱的脚步声逐渐靠近,山中没有野兽能发出这种带兵器和杂音的响动。
有人在低声呼喝,一听就是追兵,带着铁血气息的命令腔调和”前进“、“散开”的短语扎进耳朵。
我一下子握紧了背包,把芯片塞得更紧贴身体。
姜美人在我身侧蹲下,手心却已攥住了枪。蓝娜娜侧身贴向岩壁。
我余光搜寻白小柔的身形,发现她已悄悄移动到靠近出口的阴影里,正准备架枪。
下一刻,几束强光划破洞口,照进来。我刚要招呼同伴移动,一个熟悉的电子提示猛地在视线右上弹了出来:
【检测到持有者生命安全严重威胁,紧急传送功能已触发,倒计时:3秒。
】
脑子轰的一下,我没工夫多想,只来得及大喊:“抓紧我!”
姜美人和蓝娜娜立刻扑到我左、右手臂紧紧扣住。
而白小柔被隔了一段距离,回头看过来时脸色又无可奈何又带点怒气。
时间已经来不及。我感到身体周围忽然一窒,一阵刺痛像电流钻遍全身,更胜中弹的剧烈,却比疼痛更加灵魂失重。
一束刺眼的白光像水流瞬间吞没了我的世界,耳边是嗡鸣、脚下像失重了似的悬空。
等我终于能睁开眼,嗓子和鼻腔里都是金属和灰尘的味道。
姜美人第一个坐起来,背贴墙壁低声道:“这哪?”
她看了一圈,“白小柔呢?”接着就有兵器摩擦的声音,蓝娜娜攥着身侧地面闭目片刻,缓慢摇头:“她没在这个地方,我感应不到她的能量,也没有什么异常的生物气息在附近。
这里很深,没有风。”
我环顾空间,是个不大的方形房间,大概二十平米。
墙上有几个消防设施,角落有个灰尘厚积的控制台。
光线幽幽地亮着,好像一直有人维护,又像好多年没人来动过。
我喘了一口气,默念一下系统界面,屏幕直接弹了出来:
【紧急传送至安全地点成功。当前位置:政府秘密避难所Sh-07,状态:废弃,估计年代:至少十年以上。
传送范围限制导致同行者'白小柔'未能成功传送,当前状态:未知。
】
我把刚看到的内容告诉他们:“系统启动了紧急保护,把我们送到一个叫Sh-07的地下避难所。
白小柔离我太远,没被带过来。”姜美人嘴皮动了动,像咀嚼什么难吃的东西,“她要是真有我们怀疑的背景,这事未必是坏事。”
她打量四壁,脚蹬了蹬地面。
蓝娜娜指着角落:“有个面板,看样子能开主照明。”
我上前拂去表层厚灰,面板上印着“照明”、“通讯”、“安全”、“通风”几个大字,全是老国标字体。
我按下“照明”按钮,头顶的灯管卡察一声响,主灯按顺序亮起来,把房间正面照亮,墙上多处印记随之浮现。
一棵橡树的剪影封在一个圆环中,下方还有“Sh-07”和个老式日期,我数了下,正好13年前。
蓝娜娜指着边上的一个浅刻符号:“这是军方特殊研究部门的印记,我以前在医学院实验室查过剥离技术资料时见过。”
姜美人徒手检查金属门,只动摇了下脑袋:“全是电子锁,门死关死锁。”
我挨个摸按钮,按到“安全”选项时,面板上突兀跳出一行提示:【需授权码输入。
】我试着输入我系统里常用的一组数字,没反应。
正端详着,系统自动弹出:
【检测到兼容安全系统,是否接入?】
我下意识选择“是”。控制台微微发热,墙角门锁里传来清脆的咔哒声。
姜美人警觉地提枪护在门边。等门慢慢滑开,一条通向下方的深色走廊出现在我们面前,一片黑暗延伸到不可测的深处。
我们不敢多耽搁,互相打手势低声短促商量了下。
我带两人顺着走廊往里走。不到一分钟,走廊变宽,迎面出来个中央平台,四面分出多条岔道,头顶挂着发黄发烫的老灯泡。
每一个门口上方都刻着中文大字,分明写着“居住区”、“医疗室”、“食品储藏”、“动力室”、“武器库”、“通讯中心”。
姜美人停住脚步,挨个念出门牌,她低声道:“这地方的配置不像是普通避难所,像是政府搞的特别基地。
搞不好这里本来就是秘密研究站。”
蓝娜娜已经站在中央的电子地图前,打量了下:“整个基地分三层,我们现在在最上层。
下面两层一个是研究区,一个叫储存区。”我把系统往地图接口上靠了靠,凑出一个触摸区,直接调出中央主控台。
主屏黑了几秒才缓慢开机,自动跳出信息:【系统休眠中,正在重启。
】
我转头跟两人说:“这里设备还算全,也安全。
追兵不可能马上发现这里,我们该歇口气,再找补给,然后探索有无办法联系白小柔。”
姜美人答:“她行踪不明之前也许是麻烦,眼下反能腾出一分心力,咱们拆伙也更保险。
别掉以轻心,这种设施通常还藏着防御和陷阱。
各自分工,我先去查武器库。”
蓝娜娜主动抬手:“我负责医疗室,能评估药品情况。”
她跟我点点头,脚步利落地走向医疗区。我看了一下那间房间的门牌,跟在她身侧,顺便看其他门口。
医疗室门没上锁,门一推开,迎面就是设备老却齐全的医疗台,几台血液分析仪和一台基因测序仪整整齐齐码放着锈迹未生。
蓝娜娜见状皱了下眉头:“这些仪器十年前就算尖货,放在避难所里很不合理。”
她拉开药柜,内里药品种类极多,有的标签还是未上市的试验批。
拉到最底层,她拧开一个打着冷藏标的抽屉小心一点点拉出来,警惕地看了一眼,“标着‘样本’的冷冻管,上面专贴了生物危害警告。
这块先别动,得确认来源。”
我们粗检了一圈,无异常。蓝娜娜先回中央区域汇报:“医疗区有问题,是针对性传染病研究用的,药品和设备都是高端货,明显不是防灾所需。
里面有疑似病毒样本,我没碰。”
我看了眼系统界面的安全监测,暂时未见特殊警报。
姜美人正好从武器库方向绕了回来,“动力室那边没反应,这么多年没自爆,说明设施自动维护还有效。”
我心里有点踏实些。
蓝娜娜想着又回了趟走廊,这次站在一间门楣上只写着“档案”的房间门口。
她自己推门进了那间小资料室。架子上大堆泛黄文件夹和好些块硬盘。
她随手翻了几份纸质档案,封皮上都是“曙光计划项目文档”,落款时间基本都在十三到十五年前。
她再试图打开一台被塑封的老式电脑,插头电源刚刚连上,屏幕一闪一闪地弹跳启动,要求输入安全码。
蓝娜娜怔了两秒,记下操作界面。就在她准备起身时,一张照片落在了脚边。
她蹲下拈起来,离脸凑近细看。照片上一排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并肩而立,前排正中央,一位消瘦的女科学家五官严肃认真。
她低声咕哝了句,就着光线认出来:“这——这不就是汪丽娜?”
她翻看照片背面,“曙光计划初期研究团队,首席研究员:汪丽娜博士”一行小字落款冷冷的。
蓝娜娜脸色明显变了,拿着照片,飞快地又把电脑边上的几个U盘随手装进袋子。
等出来时,她把东西拍到我和姜美人面前:“你们来看看这个,刚刚档案室里找到的。
(删除记录:作者在开新书,这段时间本书会一直爆更,然后转移重心新书)
项目组确实以汪博士为首,这地方就是当年实验根子。
病毒起源的线索全记录在这里,不搜出来不足以了解形势。”
我和姜美人接过那些文件,都没说话,每个人脑子里都盘算着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