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田晓冉买单回来了,手里提着一个周围缝合着蕾丝的手袋,扫了一眼孟棠站立的地方,脚步轻快地往过来走。

她一过来,一眼便看见了这个微型苏绣桌面屏风摆件。

自然明白孟棠停顿在这里的缘故。

也看到了孟棠身后的另一个更为精致的双面绣屏风,仅尺许高,细节却无比精巧。

“糖糖你看到这个没?”

孟棠直呼:“啊!这个更美!”

一面是日出山水本色。

另一面却是春江花夜。

月色之下,丝线在缎面上流转,经纬为线。

远山含黛,江水微漾,一叶扁舟轻泛其中。

和画一般,却有比画更为独特的精致美妙。

舟头立着一位披纱女子,衣袂飘动,欲随风而去。

正反两面图案不一,针脚却细密到根本看不见痕迹,上面的一缕缕月光、一条条水纹,都由不同深浅的银丝与不同深浅的湖蓝丝线交织。

光影流转间,清辉洒落。

“这个真好看!”田晓冉说道。

“这绣工,谁到底说华国古人不懂光线啊!眼睛需要瞎到哪一种地步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这真是太美了!

简直是用光在织画!”

她转头看向孟棠,眼中闪着光:“你说,咱们华国的贵东西,真是都不用看价格,就能够一眼看出来。

即使没有任何宣传,哪怕摆在最角落,它自己就会发光。”

孟棠闻言轻轻点头,眼角弯成月牙:“对对对!”

她走近屏风,细细打量:“我刷短视频的时候,有看到关于苏绣的科普。

按着那段科普的意思,大概是说,苏绣讲究的是‘平、齐、细、密、匀、顺、光、和’八字诀。

这水波纹,用的针法,叫‘滚针’!

‘滚’,是因为它是一层叠一层,这样咱们的视角里,就能看到水流动之态。

至于月亮的光晕,叫什么来着,对!

‘散套针’,丝线颜色分布,由浓转淡。

这可不是一日之功,少说得绣上几个月,甚至一年。

一点断痕和余线都看不到啊!太绝了!”

田晓冉听得入神,感叹:“糖糖!你这脑瓜子,记性这么好!

但这也是慢工出细活,太费眼了。”

“对。”孟棠语气坚定,“正因为慢,才珍贵。

你瞧,这屏风底下有个小小铭牌——‘绣者:陈素云,苏州镇湖人,从业四十二年’。

她的手也太巧了吧!在巴掌大的地方,居然可以绣出如此精美的作品。”

两人静默欣赏。

周围,轻柔的古筝背景音在流淌。

“那我们接着走?”孟棠轻声问。

田晓冉点点头,露出洁白的牙齿,笑容如初春的阳光:“走!我听刚才的导购小姐姐说那边有抽签呢。

咱们也试试!”

她们并肩前行,脚步轻缓,和周围的众人一样。

孟棠边走边闲聊道:“所以,这大概就是文创的意义。

这里面的文创,都刷新着我的认知。

传统不是古董,它需要被使用,被看见,被爱,这样才能流传下去。”

田晓冉点头,再出一句经典:“文创,是在帮老手艺找到新家!”

孟棠想着自己回去一定要把这一句摘录在自己的读书笔记当中:“哎呀!我和文化人交朋友,逛店的体验感一下子高级起来了!”

“当然!那就叩谢吧!”

孟棠有情绪必应,俯首作揖,并说:“叩谢大恩人!”

“去去去!真是,好腻歪啊!”

田晓冉咧开嘴笑,这一次,浅浅的酒窝都露出来了。

她摇了摇头,心中暗想,自家闺闺的这个嘴啊!

她感觉,有些时候真受不住。

这“糖糖”太甜了。

也不知道糖糖的男朋友景舜是怎么受得住的。

或许,对方是一个甜味爱好者?!

这样才合理,一物降一物。

*

天幕另一边。

张大娘子看到出现在天幕上的第二幅桌面屏风,也惊叹其精巧,“这幅真是好啊!”

她的丈夫此时正在做饭。

东渚的男人们因为女子的手都要做精巧的绣活,所以,自觉承担起家务和田间地头的农活。

当然,也有不自觉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