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敕乐歌 > 第436章 大自然的天地伟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连数日奔波,五人终于抵达大宋疆域的东南边缘。

空气中的咸腥气息愈发浓重,呼啸的风也越来越强劲,卷起尘土,吹得人衣袂猎猎作响。

“风势变了,离海不远了。”李寒感受着风中的湿气,沉声道。

果然,再往前行不久,天地豁然开朗!

一片无垠的蔚蓝猛地撞入眼帘,占据了整个视野。

那是大海!浩瀚、壮阔,仿佛与天空连接在了一起,分不清何处是海,何处是天。

波涛汹涌,层层叠叠的浪花如同千军万马,奔腾着、咆哮着,一次又一次地撞击在礁石和沙滩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溅起碎玉般的飞沫。

阳光洒落,海面上跃动着亿万点碎金,耀眼夺目。

面对如此磅礴的自然伟力,除了心智懵懂的敕乐依旧好奇地东张西望,其余四人都不由自主地屏息了片刻,胸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与开阔。

连日来的压抑和焦灼,似乎也被这海天一色的壮景冲刷淡了几分。柏寻青深吸一口带着咸味的空气,只觉得心胸都为之舒展;顾衔言更是看得目眩神迷,喃喃道:“这就是……大海?”

李寒目光扫过海面,忽然定格在远处一块巨大的黑色礁石上。

只见一道身影正屹立于惊涛骇浪之中,任由如山的浪头狠狠拍击在身上,却岿然不动,周身隐隐有灵光流转,似乎在借助这天地之威锤炼己身。

“咦?”李寒轻咦一声,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年龄不大,观其骨龄不过二十,竟已是金丹圆满之境。在这偏远海滨,算得上是惊艳之才了。不知他日后,能否感悟出属于自己的本源,踏出那生死一步,成就元神之境。”

一旁的柏寻青闻言,心中微动。

这一路上,她虽修为尽失,但求道之心未泯,曾多次向李寒请教修炼之事。

李寒也毫不藏私,告知她从金丹跨越到元神,最关键也最凶险的一步,便是感悟并凝聚属于自己的“本源”。成功,则脱胎换骨,寿元大增;失败,则在天劫雷罚下身死道消,百年苦修付诸东流。

而本源又分“虚”、“实”两类,虚之本源如情、爱、恨、恩等抽象意念,实之本源则是风雨雷电、金木水火土等自然之力。

润景轩中,润泽鑫就是以情入道,成功成为元神期一员,但虚之本源入道,少之又少,但若成功,在同境者,却是佼佼者!因为虚之本源,它可以引动自身思绪变化,让敌对者自噬而亡,可谓防不胜防。

几人继续沿海岸前行,翻过几座陡峭的海边山崖。

忽见前方碧波万顷之中,一座岛屿拔地而起,山势奇峻,林木苍翠,在日光下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晕,颇有几分神圣之气。

顾衔言眼睛一亮,指着那岛叫道:“师叔!快看!那莫非就是您时常提起的海外仙山——金光岛?”

马三炮驻足远眺,面色肃然起敬:“不错!正是金光岛。”

“此乃佛门圣地金光寺所在,寺中‘渡’字辈的高僧,个个佛法无边,皆是元神境的大能。金光寺虽极少涉足中土纷争,但坐落于此,东镇大洋妖修,南拒南蛮异族,实乃我大宋东南屏障,护佑一方安宁数百年,功德无量。”

他语气中充满敬佩,“若有缘,真希望能登岛拜谒一番。”

顾衔言和柏寻青听闻,也对这隐于世外的佛门大派心生无限敬意。

李寒也遥遥眺望,不知在想什么,很快,他收回目光,展开一张略显陈旧的海图,仔细辨认方位后,果断道:“机缘日后再说。先办正事,寻船出海!”

五人沿着海岸寻找,终于发现一个热闹的小渔村。

村里到处是晾晒的渔网、堆积的贝壳和海产,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海腥味。

村民们见到他们这几个明显是外乡人的修士,并不害怕,反而热情地围上来推销自家的货物。

一位爽朗的渔嫂笑着招呼:“这位客官,看看刚上岸的新鲜海鱼嘞!炖汤红烧都鲜得很!”

一位满脸风霜的老渔夫则冲着顾衔言举起一串硕大的扇贝,嘿嘿笑道:“小兄弟,来点这个?刚捞的,大补!晚上龙精虎猛!”

顾衔言哪经历过这场面,顿时面红耳赤,连连摆手,慌忙躲开。

柏寻青见状不由轻笑,同时更紧地拉住了好奇地想要去摸贝壳海星的敕乐,生怕一松手他就跑没影了。

李寒径直走向一位正在修补渔网、看起来经验丰富的老者,拱手问道:“老人家,打扰了。请问村里何处可以租借到出海的渔船?”

老者抬起头,眯着眼打量了他们一番:“你们要出海?”

李寒点头。

老者放下手中的梭子,指向村子东头:“往那边走,看到最多渔船停靠的地方,找‘渔嫂子’问问,她家船多。”

五人道谢后,顺着指引来到村东头的一片小港湾,果然看到不少渔船随着波浪轻轻摇晃。

他们四处张望,却并没看到预想中中年妇女形象的“渔嫂子”,只有一个皮肤黝黑、身材精壮的中年汉子正埋头整理一堆渔网。

马三炮上前问道:“这位兄弟,请问渔嫂子是住这里吗?”

那汉子抬起头,露出一张被海风和日头刻满痕迹的脸,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俺就是渔嫂子,几位有啥事?”

四人闻言都是一愣,面面相觑,没想到“渔嫂子”竟是这么个精壮汉子,这名字可真是……别致。心下不由觉得有些好笑,但面上都维持着礼貌。

李寒压下诧异,重复道:“原来是……渔嫂子兄台。我们想租一条结实些的船出海,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渔嫂子”闻言,脸上的笑容收敛了,眉头皱了起来,打量着他们:“这个时节出海?”

他摇了摇头,“几位客官,不是俺不肯租,实在是现在出不得海啊!”

马三炮着急问道∶“怎么个事?咋就不能出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