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家村里正躲在地窖里,原本以为是辽东军进村劫掠,此刻听到外面郡守大人的话,才慌忙爬了出来。村民们也惊疑不定地打量着这群士兵。里正小心翼翼地走到水生面前,躬身行礼,眼中仍带着疑虑:“郡守大人,当真是来帮我们灭山火的?”
水生郑重道:“千真万确!王爷心系百姓安危,才派我等前来扑救山火,岂会诓骗百姓?”
里正见水生态度诚恳,身后士兵虽持长枪却无暴虐之举,心中已信了大半,但仍担忧道:“大人,这山火如此凶猛,怕是……”
水生打断他,语气凝重:“里正不必多虑!王爷已派两千精兵在山脚挖掘生土隔离大火。事不宜迟,赶紧召集村民,带上水桶、锄头、镰刀,随本官上山灭火!”
里正一听是去灭火,还要自带工具,立刻信了十分,转身对村民高喊:“大伙儿都听见了!快回家!水桶、锄头、镰刀都带上!互相喊一声,都到这儿来!” 村民们闻言,纷纷跑回家中,不多时便提着水桶、扛着锄头、拿着镰刀聚拢在里正家门口。
水生对里正道:“火势若蔓延,周遭数村皆难幸免。烦请里正随本官走一趟,召集附近各村里正,一同组织村民上山!”
里正毫不犹豫应下。水生命随从让出一匹马给里正,一行人先赶往邻近的孟家村。孟家村民聚在一起,听闻辽东郡守带兵来帮灭火,议论纷纷,脸上写满怀疑与不安。水生勒马扬声:“乡亲们!山上大火肆虐,若不合力扑灭,你们这些大山周围的村子都会遭殃!快随本官上山!” 佟家里正也帮腔道:“辽东郡守大人所言极是!王爷派兵来帮忙,咱们自己岂能袖手旁观?” 孟家里正见佟家村已行动,也急忙号召本村村民带上工具跟上。
水生一行马不停蹄,接连奔走于附近村落。每到一处,他皆晓之以利害,佟家里正亦从旁劝说。目睹郡守大人亲力亲为、言辞恳切,村民们渐渐被打动。约莫一个时辰,水生便集结了周边九个村庄,约四千余青壮百姓。在郡守大人的带领下,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朝着浓烟滚滚的山林进发。
抵达山脚,村民们只见火海滔天,浓烟蔽日。辽东士兵个个灰头黑脸,衣衫被烤得湿透又沾满黑灰,却仍在奋力挖掘隔离带。此情此景,令村民们深受感动。水生下令,让村民都用湿布巾掩住口鼻,听从指挥调度。
火焰翻腾,焦土毕剥作响。水生站在半山腰一块巨石上指挥,官袍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脊背。他命一队青壮用锄头挑开燃烧的枯枝;山脚下,村民组成长龙,从湖边接力传递数百只水桶上山,将水泼向火头;另一队青壮则用浸湿的松枝奋力扑打火苗;后赶来的妇孺们则集中在湖边负责汲水。
眼见辽东士兵为保他们家园如此拼命,村民们也再无半分懈怠,即使浓烟呛得喉咙刺痛,也咬牙坚持。
水生见村民望向自己和辽东士兵的目光充满感激,心中一动,低声吩咐一名亲信随从:“速回城中禀报王爷,山火扑救需大量人力,请王爷速调拨些干粮饮水来,分予士兵与村民!”
此时,宣王正与巡抚在议事厅商议安置降兵之事,闻郡守遣人急报,立刻召见。
郡守大人随从带着烟熏火燎的气息,兴奋禀道:“启禀王爷!郡守大人见山火凶猛,恐人力不足,已亲赴周边村落召集百姓合力灭火。百姓们听闻山火乃国舅败军为阻我军追击所放,而王爷您心忧百姓,特遣两千余将士前来扑救,皆感激涕零!现已有九个村约四千余青壮上山灭火!辽东军士主要挖隔离带,部分村民持湿枝扑火,部分村民于山脚湖边汲水接力运送上山浇灌火头,火势已得遏制!郡守大人特遣小人回来,请示王爷可否调拨些午食分予灭火村民?”
宣王与巡抚对视一眼,均露出欣喜之色——这正是收揽民心、彰显仁德的良机!宣王当即下令:“准!即刻备足够干粮、饮水,火速送往灭火之处!须让所有出力之人,无论兵民,皆得饱食!”
巡抚也补充道:“再速速采买绿豆,熬制绿豆汤,下午送去给众人解暑!”
待随从退下,巡抚拱手道:“恭喜王爷!此等爱民如子之举,必令辽东百姓归心。”
宣王对郡守大人的临机应变甚为满意。区区百两银钱,便能换来如此声望,实乃意外之喜。
午时刚过,满载着馒头、包子和一桶桶绿豆汤的车队便抵达山脚。士兵们早已被山火烤得浑身滚烫,捂嘴的湿巾瞬间蒸干,除了眼珠尚能转动,耳孔里都塞满了黑灰,喉咙更是灼痛难忍。怀庆见林千户所部士兵已显疲态怨言,忙高声许诺:“弟兄们再坚持!待山火扑灭,我请大家喝酒,管够管饱!”
士兵们一听,精神顿时一振——谁不知张千户夫人家的酒坊,卖的是上等好酒!平日士兵们舍不得多喝,今日这番辛苦,值了!
水生望见运送食物的长长队伍,便知王爷已允准惠及村民。和蔼对村民们道:“乡亲们辛苦了!王爷体恤,也为大伙儿备了饭食。都去湖边洗洗手脸,稍事歇息,吃饱了再上山!”
妇人们本就在湖边打水,只需简单清洗。山上的士兵和青壮们则迫不及待地跳进湖中,很快一大片湖水便成了墨色。
待众人凉快上岸,村民发现自己竟也能和士兵一样,分到三个白面菜包子和一碗玉米粥,对王爷的感激更是无以言表——王爷不仅派兵救命,竟还管村民们饭食!
众人饱食后,水生又朗声道:“大家歇息半个时辰!王爷怕大伙儿中暑,还特意熬了绿豆汤!下午渴了,随时下来喝!”
村民们更是惊叹,纷纷对旁边的士兵低语:“你们王爷……待你们可真好啊!”
怀庆麾下的士兵骄傲地挺起胸膛:“那可不!打匈奴的时候,王爷都是冲在最前头!去年天寒地冻,王爷还给咱们发了羊皮袄子御寒呢!”
水生闻言,眼帘微垂——那羊皮袄子,分明是他家小桃出的。
村民们看着士兵们累得倒头就睡,想到自家被国舅爷强征入伍的亲人也是军卒,心中触动更深,纷纷派人回村再招呼些人手来帮灭火。
下午,各村又增援了一千多人。虽然疲惫,但见人手增多,兵民们士气复振,都想要在天黑前扑灭大火。随着隔离带不断拓宽,火势终于被有效压制。一桶桶清水泼向残火,火焰渐渐熄灭。天色擦黑时,肆虐的山火终于被彻底扑灭!欢呼声顿时响彻焦黑的山野。
水生环顾焦黑但再无火光的山林,对众人高声道:“此次全赖村民们和军中将士同心齐力,方得扑灭山火,保一方平安!”
数位里正连忙上前,恭敬地向水生和辽东军将士们深深作揖致谢。随即,他们转身带领数千村民,朝着辽东城方向,虔诚地跪拜下去,齐声高呼:“王爷仁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水生目光微凝,随即换上和煦笑容:“山火已灭,王爷也能安心了。大伙儿辛苦了一日,都回家多喝些水,好生歇息吧!”
回城路上,怀庆嗓子嘶哑,低声对水生道:“水生,今日多亏你了!若非你及时召集村民,明日林千户那边怕是士兵们都会抱怨。那烟……呛得我都差点背过气去。”
水生亦低声道:“张大哥你的事,我怎能不上心?你我兄弟,何须言谢。只是……”他顿了顿,声音更低,“王爷志存高远,极重清誉。张大哥日后行事,还需多些思量才是。”
怀庆沉默片刻,琢磨着水生的话。他知道水生如今的沉稳练达,离不开他先生的官场点拨。他幸而有水生和周叔在身边提点帮衬。忙点头道:“我记下了。往后若有大事,定先找你和周叔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