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韩牧勒住缰绳,望着眼前这座灯火通明的城池,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成都府的城墙在夕阳余晖中泛着淡淡的金色,城门上方“锦官城”三个大字苍劲有力。

即使黄昏落下,城门口进进出出的百姓络绎不绝,有挑担的货郎,骑驴的商贾,结伴而行的士子,还有嬉笑打闹的孩童。

“韩大哥,这便是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了。”唐怜儿牵着马走到韩牧身旁,眼中映着城内的灯火,“成都夜市之盛,听说可是不亚于行在临安。”

韩牧点点头,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

眼前这繁华景象,与他记忆中的现代成都夜市何其相似!那熙熙攘攘的人流,那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那空气中飘散的麻辣鲜香,竟跨越千年时空重叠在一起。

“走吧,咱们进城去看看。”韩牧压下心中感慨,与唐怜儿并肩步入城门。

一入城,喧嚣声便如潮水般涌来。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每家门前都挂着形态各异的灯笼,有绘着仕女图的宫灯,有做成莲花状的纱灯,还有写着店铺名号的方形灯笼,灯光将整条街道照得如同白昼,行人摩肩接踵,笑语喧哗。

“冰糖葫芦——又甜又脆的冰糖葫芦!”

“新到的蜀锦,花色齐全,娘子们来看看啊!”

“热腾腾的抄手,皮薄馅大,一文钱两个!”

叫卖声此起彼伏,韩牧看得眼花缭乱。

一个卖糖人的老者面前围满了孩童,他灵巧的手指捏出各种动物形状,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呼。

不远处,几个杂耍艺人正在表演喷火,围观的人群不时爆发出喝彩声。

“韩大哥,你看那边。”唐怜儿指向一处摊位,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那是一个卖面具的摊子,各式各样的脸谱悬挂在架子上,有狰狞的鬼面,有娇媚的仕女面,还有憨态可掬的动物面。

唐怜儿走到摊位前,拿起一个狐狸面具戴在脸上,只露出一双灵动的眼睛。

“韩大哥,如何?”她声音里带着笑意。

韩牧怔了怔,那面具下的眼睛明亮如星,让他想起现代成都锦里古街上同样卖面具的小摊,千年时光,竟在这一刻重叠。

“嗯,这个很适合你。”韩牧笑道,随手拿起一个青面獠牙的鬼面戴上,“那我便做捉妖的钟馗好了。”

唐怜儿噗嗤一笑,两人戴着面具继续前行。

街道越来越宽,人流也越来越密集。前方出现一座石桥,桥下河水粼粼,倒映着两岸的灯火,宛如星河落地,桥上行人如织,桥头更有卖花的小贩,篮中鲜花娇艳欲滴。

“韩大哥,这是便是万里桥,\"唐怜儿解释道,“相传蜀汉时,丞相诸葛孔明曾在此送别出使东吴的费祎,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而而得名。”

韩牧站在桥上,望着河面上游动的画舫,舫上丝竹声声,隐约可见歌妓曼妙的身影。

岸边杨柳依依,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在吟诗作对,引得路人驻足聆听。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一位青衫书生摇头晃脑地吟诵着。

“呃,柳兄,这可是写的临安,不过,咱们成都也不遑多让啊!”同伴笑着打断他。

“好,那便来一首写成都的——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韩牧听着这熟悉的诗句,心中感慨万千。这是李白笔下的成都,而眼前这繁华盛景,确实配得上“九天开出一成都”的赞誉。

下了桥,街道更加热闹,两边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每家门前都挂着红灯笼,里面传出猜拳行令的喧闹声。

一家名为“锦江春”的酒楼格外醒目,二楼窗口几位歌妓正在弹唱,歌声婉转,引得路人纷纷抬头。

“韩大哥,蜀中美食也是一绝,你看,那家美食铺前有好多人等着排队呢!”唐怜儿指了指路边一家食肆,韩牧放眼看去,那摊位前果真是人流攒动。

食肆内热气腾腾,几张木桌坐满了食客。老板是个满脸麻子的妇人,正麻利地翻炒着锅中的菜肴,辛辣香气扑面而来。

“两位客官里面请!”小二热情招呼,“今日有新鲜的江团鱼,还有咱家拿手的'陈婆豆腐',包您满意!”

韩牧与唐怜儿落座,不多时,几道菜肴上桌。

那所谓的“陈婆豆腐”红油赤酱,上面撒着花椒粉,与现代的麻婆豆腐不太相似。韩牧尝了一口,麻辣鲜香顿时在口中炸开,烫得他直吸气,却又忍不住再吃一口。

“嗯,这味道……确实独特。”唐怜儿被辣得脸颊微红,却仍筷不停箸。

邻桌几个商人模样的男子正在高谈阔论:“你们听说了吗,朝廷已经任命新的山东路经略安抚使和招讨使,朝廷数万大军渡过淮河,咱们大宋收复中原疆土有望了。”

“可不是嘛,听说山东起义军的大将,乃是昔日岳王爷麾下大将杨再兴之后,那可是杨家将后人,大宋一定能早日收复中原,一雪靖康之变。”

韩牧听到那些商人所言,心中微微寻思,他很知道,大宋如今朝廷有韩侂胄和辛弃疾,杨万里等名臣主导,灭掉大金恢复中原是迟早的事。

但更北边的蒙古帝国却是威胁更大,按照原有历史发展,再过几十年,蒙古铁骑将彻底踏破这太平盛世。

眼前这繁华的成都,将变成抵抗蒙古入侵的最前线,尤其是夔州路的钓鱼城之战,那场持续三十余年之久的惨烈守城战,将让这片土地付出惨重代价。

“韩大哥,你怎么了?”唐怜儿察觉到他的异样。

韩牧摇摇头:“没什么,只是想到,如此繁华景象,若是有一天毁于战火实为可惜。”

唐怜儿疑惑地看着他:“如今四川有韩大哥你坐镇,金兵自然难以逾越秦岭,成都自然是可以永远安稳无忧了。”

韩牧没有解释,只是将目光投向窗外熙攘的街道,他目前的担忧之处在于偌大的四川地界,必须得有一个如同辛弃疾那般的文武全才担任宣抚使才行。

可如今的时间节点,一代名臣张浚,虞允文,范成大等已经作古,辛弃疾,杨万里已然年迈还需要坐镇朝廷中枢,名将孟拱和余介恐怕还没有出生,名臣和名将对于眼下的大宋而言真是太匮乏了。

韩牧寻思之余,目光看到一个卖唱的小姑娘正在沿街乞讨,她瘦小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那么单薄。繁华背后,总有阴影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