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越春秋,吾为最强昭公 > 第17章 吴币如刀:革了谁的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章 吴币如刀:革了谁的命?

士兵们还没有将城墙上的新窟窿堵上,郑军那边已经几架投石车一起发力了。

就看到数发石弹,像流星雨一样朝着城墙倾泻下来。

来不及躲闪的士兵,被这一击直接砸成了肉泥,并连同脚下的城墙一起坍塌。

惨状已经不能看了。

高倾直接下令让骑兵用事先准备好的,填充了泥土的布袋,开始沿城墙倒塌的地方填护城河了。

他们的速度很快,不多时就填到一半了。

这时候,吴军那边还没有反应,他们被方才的奇迹给震撼了,此刻还没有从刚才的眩晕中缓过神来。

吴侯见此,连忙大喊:“快放箭,放箭呀,你们聋了!”

吴国的弓箭手这才想起来,发现敌人已经到了弓箭的射程范围内,连忙拔箭就射。

可无奈,吴国的箭就像是棉花做的一样,丝毫射不进身披优良甲胄的郑骑兵身体。

看着自己最后的努力都变成了徒劳,吴侯那个气呀,恨不得立马带领人跳下去,划船到其身边与其决一死战。

但很显然,郑国的军队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的,因为就这一会儿,他们已经用装满土的布袋,接到了城墙跟前。

随着最后一个布袋的落下,郑军沿着投石车砸开的缝隙,冲上了吴城。

吴军有弓箭,他们也有,随即便打开弓弩,将吴军像兔子射。

吴军很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死于郑军的弓弩之下。

吴侯这才看到了两支军队的实力差距,他现在真后悔,当初为何要带头反抗郑国?

可现在他已经是骑虎难下了,投不投降都是死路一条,于是他站在城头上下着令,带领还忠于自己的士兵,抵挡的更疯狂了。

吴国的士兵本以为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攻防战,所以都不要命地与郑军拼了起来。

直到郑军阵营开始传出话来,“只诛诸夷一人,其余不论。”

又看到很多投降过去的吴军也夹杂在其中,疯了似得对着他们冲击。

他们这才发现自己替别人当了替死鬼了。

想着不能一错再错,吴国的士兵此刻,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束手就擒。

郑军没理会他们,只是去追逃跑的吴军去。

而投降过来的吴军,自然接受了他们的投降。

吴侯诸夷看到这一幕,心头大惊,“完了,冲着寡人来了!”

他赶忙骑上坐骑,在卫兵的护送下跑开了。

战争从早晨打到了正午,太阳当空,郑军已经开始埋锅做饭。

果然实现了郑军将领对底下士兵的承诺——午饭在姑苏城里吃!

吴国投降的士兵也有份,他们被郑军赦免了罪过,直接一跃而成为大郑的军队,跟着享受大郑军队的权利,今天特别香浓的鱼汤,他们也有份。

郑军让他们掩埋战死者的尸首,随后给他们奖励了一顿饭。

他们感恩戴德,誓要与郑军一起,将叛乱的吴侯给抓住。

等到两方人马还没有来得及吃饭,吴侯就被人抓住送到郑营了。

郑军皆大喜,随后与城中诸人一同庆祝。

郑军这边是打了胜仗,所以这么兴奋的。

而吴军那边,不知道为何,也很兴奋。

甚至连城中剩下的吴民,也都箪食壶浆来迎接郑国的大军。

虽说是抬着吃的东西来了,但郑军将领一看,发现都是些野菜糊糊,甚至草根树皮也有,清汤寡水的,一看就没有胃口。

但这已经是吴民,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他们这些天,都在吃这个。

看他们这么苦,郑军士兵也都快看不下去了。

于是郑军放开管制将食物和布匹,按之前的价格卖给了吴民。这也是吴刀最后一次在诸国使用。

吴民仿佛是看到了再生父母一样,对着郑军叩拜。

最后,郑军的庆功宴里面,还加入了一些衣不蔽体的百姓。

那些都是因为吴侯的不自量力,而被坑害的吴国百姓。

在这之前,吴侯的支持度还是很高的,因为他让整个吴国都变得富足,百姓没有后顾之忧。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国家的富足,究竟来自哪里。

是吴侯的励精图治吗?非也,吴侯懒得每天日晒三竿才起床。

但那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姬忽给他们吴国的铸币权,结合郑国强大的国力,当铸币权给吴国的那一刻,就注定吴国将会崛起,会达到天下人都羡慕的富裕程度。

然而,这一切,都需要吴国紧跟郑国的步伐,忠实地站在郑国后面。

可吴侯诸夷呢,他竟然为了一己之私,公然反对郑国,做出这样舍本逐末的事,败亡已经是在所难免了。

新郑的姬忽,只是遥遥施了几计,就将一个原先举国爱戴的人,变成了如今人人喊打的阶下囚。

这世界有些人直接比起来,当真是差得不是一个档次呀。

其实吴国是有机会翻盘的,一旦他不顾一切,派军队直接侵入郑境,将郑国的大片国土拿下的话,估计还能与郑国相较量。

但可惜的是,他们二十万竟然连人家五千人马都打不过,这只能说他们是驴粪蛋子表面光。

自己不顶用,还能怪谁呢?

郑与吴同出一脉,且都是华夏之民,于是姬忽便没有命手下将士多么严厉地处置吴国。

反而在很多时候,处处给他们机会。

但作为吴国话事人的吴侯,每次都没有掌握住。

反而是作为被统治的数量庞大的人民,在这时候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一开始就进攻,郑国的确可以打败吴国。

但那只会让郑国与吴民结怨,郑兵一走,他们又会复国。

但他们等着就不一样了。

毕竟这是一个以货币出口换取物资的国家,他们最缺的东西,其实是郑国最多的。

要是别的东西,那可能还能克服,但对于每个人活下去的粮食,他们可就克服不了一点儿。

吴国的刀,最后没有替吴国割裂郑国的统治。

相反,它还被郑国人利用,拿来革了吴国自己的命。

吴人出卖了自己的国家吗?

不是的,自一开始,作为无本之木的吴国经济,就已经将这个国家架在了火上。

国家的决策者盲目,没有看到潜在的威胁,才造成了自己被人拿住命脉,最终落到国破家亡的地步。

国家都让民众活不下去了,那还能期望民众替它卖命吗?

做梦去吧,人性是自私的,他不可能为了别人,将自己的命视如草芥。

如果有,那他恐怕就只活一世了。

姬忽清楚这一点,但吴侯不知,吴侯不知而妄图作乱之,是使天下之人笑之者也!

至此,吴乱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