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谦打仗的确出其不意,可往往这样的打法也过于凶险。他上次从廊西归来,满身的伤足见那场仗打的有多险象环生。”
李胥抿了抿唇“可这也是父皇对大兄最为看重的一点。
大兄为人肆意洒脱,从不遵循礼法。上阵杀敌,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那份魄力我望尘莫及。
倘若牧谦大兄是父皇的儿子,父皇定会欢喜……”
“太子还需谨言慎行,牧谦是臣,切不可有此玩笑。”卫延严肃的打断了李胥的感慨。
李胥无奈“舅父也太过小心翼翼了,只有你我二人在此,何必这般小心翼翼?”
卫延郑重其事道“即便只有你我在院中,太子也要注意一言一行,切不可大意。”
李胥自认平时已是很小心的注意自己的言行了,偏偏舅父与母后对他总是诸多要求,让他烦不胜烦。
为何牧谦大兄就能肆意妄为,而他连说句话都要小心翼翼。
他不想与舅父有龃龉,只能转移了话题“自捐粮食的事,舅父如何想?”
卫延也知晓点到即止,李胥不只是他的外甥,更是这大夏朝最尊贵的太子。他是臣,臣子就要有臣子的分寸。
对于捐粮食这事,卫延也很干脆”即便陛下不说,我也有意捐出一些粮食。如今既然是陛下的意思,我自当遵从,将去年赋税都捐了。
“都捐了?”李胥诧异挑眉,可转瞬也就没那么惊讶了。舅父对父皇的忠心,整个大夏朝无人敢质疑,就是他有时也暗暗羡慕。
世人都知红极一时的长平侯卫延是他的舅父,以为舅父定会是他最强有力的助力。可只有他自己知晓,在他与父皇之间,舅父永远都是忠于父皇的。
作为太子,将来必定要登上帝位。
倘若有一个如舅父这般的忠臣,皇位才会坐的更稳。
曹牧谦虽有些肆意,可骨子里却如舅父一样,是个重情之人。
他不仅希望与曹牧谦兄弟情深,更希望他能如舅父一般对他忠心耿耿。曹牧谦领兵作战出色,又深受父皇的信赖与欣赏。
只要他的门下有曹牧谦,他的太子之位不仅坐的稳,日后登上帝位,曹牧谦也将是他最信任的大将军,为他守好大夏这片疆土。
李胥回过神,想到舅父肯自捐去岁所有的粮食。心中感慨,如今盛京粮价疯涨,即使是京中的官员列侯也都想方设法多囤粮食。没有粮食,再高的官位,再多的金银又有何用。
不说他们,就说他北宫也囤积了不少。太子虽不领俸禄,也没有封地。
但他也有汤沐邑,每年也有足够的赋税来支撑北宫的支出。
倘若让他北宫自捐粮食,他是不可能都捐了。北宫人口众多,还有北宫任职的官员都等着他的俸禄呢。
别说全部,就是捐一半,北宫就有不少人要饿肚子。
跟着太子还要饿肚子,那以后谁还肯入北宫的门?成为他的门客?
舅父虽不养门客,可府中人口也不算少。如今都捐了,倘若日后粮食短缺,舅父的日子可就不好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