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看完课程表,心有余悸的放到桌上,当做假装看不到的样子。
反正,这是军士们和他儿子要上的课,关他这个太守什么事。
他只要会识字和会写字就行。
其他的什么等高线地图课,他又不用带兵,没那么着急学。
想到这,李承非常从容的给扶苏倒了杯茶,笑着问道。
“长公子过来,是有事想商?”
说完,看了看扶苏手中拿着的册子。
“是,扶苏过来,正是想找李太守商量,在云中城建一单独坊市。”
边说,边把手上的册子递给李承。
并解释道,
“父王明年,最多后年,可能想要在边境,开设榷场。”
毕竟,今年上林苑的产出有目共睹。
想要拿下匈奴,按照子婴的计划,对大秦来说,
是伤亡最小的办法。
而,等秦岭工业区二期的生产走上正轨,
将对匈奴形成压倒性的战力优势。
匈奴人再勇猛,人身也是肉长的,还能抗得住来自百步之外的钢铁攻击么?
新武器足够威慑他们乖乖听话。
届时,再以甜枣的形式,开放榷场,不怕达不成目的。
收拢思绪,扶苏继续不急不缓的介绍道,
“而云中郡和雁门郡,都是可能选中的边郡之一。”
如果云中郡不同意建坊市,他就去雁门郡问问。
李承:……
长公子,变得比以前强势了不少啊。
李承边听扶苏介绍,边拿起册子仔细查看起来。
一直以来,大秦对于商贾的态度,都是防备更多。
商人天生就有投机取巧的特性。
真正诚实的商贾少之又少。
而通过投机倒卖,来钱的速度远比种田开荒来得快,来得多。
一旦农人们见识到商人的收益远远高于家里的田产,
再想让他们全心全意扎根田地,就会变得异常艰难,而且充满了变数。
不过,李承就算在云中郡,也听说了。
陛下的皇家园林被改造成了菜园子,被子婴殿下拿去种粮食了。
莫非,这就是扶苏公子这么自信,准备来云中郡大展身手的原因?
李承边猜测边看,神情由一开始的轻松随意,逐渐变得严肃。
“长公子,你这上面写的‘钱庄’,是否已经经过陛下的同意?”
李承原本以为,扶苏只是想让他划块地给他。
方便商贾们在里面进行交易,官府收税也将变得更加方便一点。
这样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偷税漏税的情况出现。
李承倒也没有多介意。
结果,扶苏计划的第一条写的。
就是要开设一个‘钱庄’。
还取名‘天下第一钱庄’。
李承:……
这名字绝对不可能是陛下取的。
所以,扶苏公子对当天下第一到底有什么执念。
咸阳搞了个‘天下第一百货’还不够,现在又准备来云中郡开什么‘天下第一钱庄’。
而且,在陛下眼皮子底下,整天搞什么‘天下第一’。
真的不怕陛下看他不顺眼么?
扶苏:……
扶苏面对李承一言难尽的神情,非常淡定的点了点头。
李太守现在的心情,他完全能理解。
因为,他曾经有一段时间也这么无语过。
不过,有个一言不合就猫猫星星眼的儿子,
还有一个面对自家孙儿的请求,一律猛猛点头的父王。
他能如何呢?
还不是得心甘情愿的照做?
看他父王的神情就知道。
虽然父王也觉得‘天下第一’这名字有点浮夸。
但是,他都是‘始皇帝’了,稍微浮夸一点怎么啦。
名字这种小事,子婴喜欢,允了他就是。
所以,李太守大可不必这么快就开始无语。
因为,后面还有一溜的‘天下第一’。
阿婴可是放下了豪言,务必使‘天下第一’这个名字,形成品牌效应。
让整个大秦的黔首,一旦听到‘天下第一’这几个字,就产生本能的信任。
至于为什么一定是‘天下第一’。
“当然是因为,这几个字笔画足够少,字足够简单,而表达的意思足够让人印象深刻呀。”
“哪怕是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黔首,除了‘第’字比较难记。”
“其他三个字,还有谁在看过一遍之后,记不住呢?”
“三个字都一眼就记住了,那跟记住了这个名字有什么区别?”
子婴说得相当的理直气壮。
也正因此,嬴政才答应了一溜的“天下第一”。
“李太守大可放心,这份提案在来之前,吾就告知过父王。”
“他对这上面的计划都知晓的。”
“只是,并不清楚云中郡的具体情况。”
“还望太守协助扶苏仔细调查一番,再给父王一个满意的答复。”
李承:……
他敢不协助么?
“长公子这上面写的,明年之内可以接受,金,银,铜,布四种钱币进行存取。”
“意思是,之后可能不接受吗?”
李承皱着眉问道。
那这钱庄还怎么开下去?
“只是不接受存罢了。”
“明年,父王准备铸造带有年号的新币。”
“届时,会下令各郡逐步用新币取代旧币。”
“这个钱庄,只是先一步试行罢了。”
顺便看看各方的反应。
虽然,这个提议当初是子婴最先提出来的。
但是,这个事情涉及到利益太过庞大。
远比共同修个收费站更加大。
有了绑架事件的出现,扶苏和嬴政万不敢让人知道这么大的事,
也与子婴有丝毫的关系。
所以,在扶苏出发前。
嬴政特意找扶苏谈了谈。
让他全权负责‘天下第一钱庄’的第一次亮相。
想要通过贸易的方式,搞定匈奴。
单纯靠以物易物,交易的规模有限。
那样,想要摧毁匈奴的经济,不管是所需的时间,还是难度都大得多。
如果,在以物易物之前,再加一层金银交换。
可以以提供方便的名义,名正言顺的掌控住交易的主动权。
届时,匈奴人得先把货物送到钱庄兑换成金,银,铜,布,
才可以在榷场中交换到大秦的物品。
想来,匈奴人不会拒绝,大秦主动为他们提供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