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 第352章 粮价几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雄英在此坐着,透过屏风,他可以看到,这一屋子的京城贵女们,全都按照级别,按照顺序排列着。

常逸云斜倚在铺着裘皮的坐塌上,熟练的对各家主母问话,只不过眼睛时不时地扫过汤家和傅家的方向。

朱雄英也朝那里看去,透过薄纱屏风,他在人群中看到了汤昭珩和傅清渝,心中暗想,朱大丫平日里甚不靠谱,这次倒是说的不错,这两个姑娘确实长得不赖。

“怎么?大孙,可挑花了眼了,这比在图上看的清楚吧!”

耳边传来一声轻语,朱雄英转头,正对马皇后慈祥的笑脸,朱雄英脸一红,连忙让开位子,扶着马皇后坐下。

说道:“奶奶,莫要取笑孙儿了。长辈们硬要我在此看看,孙儿只好从命了!”

“哈哈!”马皇后轻笑,在刚刚朱雄英坐的位置上坐下,说道:“提前让你见见也好,省的结婚当日,还不知道媳妇儿的样貌呢!”

这个时候的社会风俗就是如此,男女双方需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正式结婚之前,通常不会有直接接触的机会。

但不论是马皇后还是常皇后,在结婚之前,都是见过男方的,对这事儿也没必要把守的这么紧密,只是要小心别让旁人得知了即可!

“奶奶,您不去前面坐着,跑到孙儿这边干什么呀!”朱雄英询问着,见马皇后扭了扭脖子,便上前给祖母揉按一番。

马皇后闭眼享受着大孙的服务,说道:“这是你母后的专场,本就是平常宴席,若是我去了,反而显得过于重视了。再说,没有坐这儿自在!”

只见暖阁之中,常逸云雍容华贵,趁着宫女们端来酒水的功夫,说道:

“诸位夫人,此乃去年秋日,西域察合台汗国进贡了大量葡萄,本宫命人选取其中上品,历经数月,终成此酒!清冽可口,特邀诸位前来共鉴!”

葡萄美酒,宛如琥珀般的光泽,琉璃酒尊光彩夺目,二者合二为一,在宫灯光芒照耀之下,一看就不是凡品,十分具有格调儿,符合这些京城贵太太的调调。

“此酒一看就不是凡品,今日我等借花献佛,共同敬祝皇后娘娘福寿康宁!”

有那十分懂事儿的,已经开始说好话了,接下来一段时间,众人都在谈论些京城趣事儿,倒是也主宾相宜。

“今日除品鉴此酒之外,还有一事儿,可为此宴增彩!”

常逸云两口葡萄酒下肚,脸上也有了三分红晕,看起来随意了几分,这也让暖阁中众人随意了一些。

“皇后娘娘,敢问是何事啊!”

常逸云一笑,说道:“古今男子盛会,多有文武之别,文会则是赋诗相较,武会则兵刃相击,我等女子,本职自为相夫教子,打理内宅!故而以此相会,岂不是美事一件!”

在场众人那个不是当家主母,岂会是简单角色,听话听音,闻弦知意,顿时都明白了,这恐怕才是今天的重头戏。

今日若是有什么与往常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今天,每家都带了一个后辈,且都是妙龄,这其中有什么用意,还不算明显吗?

据说近期皇家要在京城大家之中,为太子择一正妻,这可是天大的好机会!

这些主母都不自觉的看向了身边自家的孩子。

傅家万氏心里顿时有种果然不出所料的感觉,于是说道:“皇后娘娘,可是要这些女孩子们,比较一番?”

常逸云点了点头,说道:“本宫确有此意,诸位意下如何?”

这些人从中看到了机会,怎能反对,当即表示:“全凭皇后娘娘做主!”

“既如此!”常逸云正了正身形,对着旁边一直等待伺候的阿桃吩咐道:“去,叫人将此处布置一下,让这些女孩子们,来比较一番!”

“是!”

这些主母们只知道比较,却不知是通过什么方式,只见阿桃姑娘出去之后,便有十几位太监,搬着案几、坐垫,来到了暖阁正中间,上面还摆好了笔墨,看起来是要作答的样子。

“各位,为了公允,还请各位主母,每人出上一题,不必太过复杂,怡情为主。待各位都出好题目了之后,请这些姑娘们作答,我们当时评价如何?”

常逸云说出来了这句话,就开始打量着在场所有年轻姑娘们的脸色。这些人当中,阴晴不一,他们都是今日才接到的懿旨,又都是第一次来参加宴会,闻听还要考试,许多人的脸上都有些许慌乱,生怕出了丑态,让自家没面子。

但也有些女子看起来颇为平静,没有将情绪表露在脸上,很有大家之态,汤昭珩和傅清渝便在此列。

在场众人认为,这种出题方式十分公允,每人出一题,事先又都没有准备,最是能看出真才实学来。

于是便纷纷下笔。

看到这里,屏风后的马皇后说道:“大孙,你要不要出一题,考一考?”

朱雄英思索片刻,说道:“好,取纸笔来吧!”

他拿起笔来,目光透过屏风,看到了汤昭珩身上,提笔写下了一个题目。马皇后好奇他写的什么,待看到后,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朱雄英待墨迹稍干,便将其对折起来,递给了旁边的宫女,说道:“将此题,交给母后!”

那宫女不敢怠慢,便匆匆去了。这些主母刚刚写好了题目,只见从后堂中,出来一个宫女,将一个纸条递给了皇后,皇后看后还有了几分笑意。

都是心里一惊,莫非太上皇后就在后堂,都是用眼神给自家孩子加油打气。

很快,题目就被誊抄成好几份儿,扣放在中间的案几上,这些京城的小姐们,便开始上去答题。

看到题目之后,一个个皱眉思索,这些问题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有《孝经》上的,还有《女诫》上的,甚至还有关于女工针脚的,最最让人十分奇怪的,是这上面的最后一题。

上面问:“今日,京中各粮,价格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