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徐巧便将回信写好了。内容简洁,只有“今日申时,可来一叙”寥寥数字。她将信纸仔细折叠好。
(*注:古人写信,写完后不会像现代这样用胶水粘合。通常是将信纸有字的一面朝内,按特定方式反复折叠成长方形或方块,有时会用一小点米浆或面糊粘住最后一道折口以防散开,更讲究的会使用“封泥”。
在纸张普及后,更常见的是用专门的“函”或“封套”将折好的信纸装入,封口处贴上一条印有特殊花纹或字样的“封签”,或直接用绳线捆扎打结。*)徐巧用的是最简单的折叠法,用了一点清水粘合折口。
信折好了,她却犯了难,抬头看向周桐:“夫君……这信,让小桃送去吗?”
周桐想了想小桃那跳脱的性子,让她单独去送信,指不定路上又惹出什么幺蛾子。
但总是麻烦小十三跑腿,他也觉得过意不去。他站起身道:“算了,我正好要出去买些东西,亲自带小桃去一趟吧,顺便看着她点。巧儿,你在家让老王搬两个用竹篓做的过滤装置到我院子里,我晚点回来有用。”
徐巧一听“过滤装置”,立刻警觉地看着他,压低声音:“你……你又要弄盐?”她可是记得周桐提过过滤海水或粗盐的事。
周桐赶紧上前一步,轻轻捂住她的嘴,哭笑不得地低声道:“我的姑奶奶,这话可不敢乱说!天子脚下搞私盐,我有几个脑袋够砍的?放心,不是弄盐,是别的东西。
等我弄回来你就知道了,我去找找看有没有石炭(煤炭)。”
他顿了顿,问道,“对了巧儿,你知道长阳城里哪里能买到石炭吗?”
徐巧回想了一下,答道:“有的。我记得西市那边好像有条‘煤市街’,是官家划定的地方,很多煤商在那里售卖从西山矿区运来的石炭。
大户人家和一些店铺冬日里都会去那里采买。”
(注:古代大城市已有专门的煤炭市场。尽管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煤炭燃烧产生的“毒气”(主要是一氧化碳)能致人死命——如晋代陆云提及“燃烟中人”
南宋宋慈《洗冤集录》记载“中煤炭毒,土炕漏火气而臭秽者,人受熏蒸不觉自毙”,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明确指煤“有毒”。
但因煤炭热值高、耐烧,在取暖、冶炼、制瓷等方面难以替代,所以依然被广泛使用,只是有经验的人会注意通风。)
周桐点头记下:“西市煤市街,好,我知道了。”
他拿起桌上的信,对徐巧笑道,“我顺路把信送了,再给你带些新出的糕点回来。家里来客人,总得有点像样的茶点招待,对吧?”
徐巧听完,脸上立刻露出欣喜的笑容,上前抱住周桐的胳膊,仰头甜甜地道:“谢谢桐哥哥!”
她还像小猫似的用脸颊蹭了蹭周桐的脖颈,然后才从他怀里跳开,重新坐回绣架前,拿起针线,故作认真状,“那我可得赶紧把这点绣完,好见客。”
周桐看着她娇俏的模样,心里一软,走过去揉了揉她的发顶,玩笑道:“你呀,就负责在家貌美如花,夫君我负责出门挣钱养家。”
徐巧却摇摇头,认真道:“我也要帮忙的,不能什么都让你辛苦。”
周桐心里暖暖的,柔声道:“好,那你先‘帮忙’把身子养好,注意休息,别累着了。我出去了。”
说完,周桐便转身出门去找小桃。对小桃,他可没什么“温柔”负担,径直走到小桃房门口,抬脚“哐当”一声就把虚掩的房门给踹开了。
只见小桃似乎早就等着他,一听到动静,立刻从桌子旁弹起来,手里高举着一张墨迹未干的纸,屁颠屁颠地冲到周桐面前,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少爷!您来得正好!签字!签字!”
周桐低头一看,好家伙!纸上抬头两个大字——“借据”。再往下看内容,写的是“今周桐欠小桃黄金四块,立字为证,三日内还清,逾期利滚利……”
周桐气得差点笑出来,一把夺过那张纸,指着“四块金子”的字样,瞪着小桃:“小桃姑娘,你这就不厚道了吧?半天功夫,利息翻倍?你这是放印子钱(高利贷)啊!”
小桃眨巴着大眼睛,一脸“我很公道”的表情:“少爷,市场行情嘛!您可以砍价呀!”
周桐被她这理直气壮的样子气乐了,点点头:“好啊!砍价是吧?”他伸出两根手指,作势要撕掉借据,嘴里说道,“那我直接砍到底!一块碎银子,爱要不要!”
小桃瞬间炸毛,跳起来就要抢回借据:“不行不行!少爷你耍赖!哪有你这样砍价的?!直接从金子砍成银子?!还就一块?!不行!绝对不行!”
周桐把借据举高,让她够不着,一脸无辜地摊摊手:“不是你让我砍价的吗?你可以还价啊!”
“我还!”小桃气得跺脚,“三块!最少三块金子!不然我就……我就告诉巧儿姐你偷藏私房钱!”
“嘿!你还学会威胁了?”周桐作势要敲她脑袋,“两块!最多两块!不然我现在就去找巧儿,说你敲诈勒索本少爷!”
“两块半!两块半行不行嘛少爷~~”小桃开始耍赖,抱着周桐的胳膊摇晃,“您看我还得攒嫁妆呢……”
“嫁妆个头!你先把欠我的饭钱还清再说!两块!一口价!不干拉倒,信我自己送去!”周桐态度坚决。
“好好好!两块就两块!少爷你签字画押!”小桃眼看周桐真要走,赶紧妥协,变戏法似的又从怀里掏出一张新的、只写了“欠黄金两块”的借据和一小盒印泥。
周桐哭笑不得,只好在那张简易借据上签上自己的大名,又按了个手印。小桃宝贝似的把借据收好,这才眉开眼笑:“少爷最好啦!咱们现在去哪儿?”
“送信!然后去西市!”周桐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转身往外走。
小桃赶紧跟上,嘴里还在嘟囔:“少爷,下次能不能温柔点开门,我门闩都快被你踹坏了……”
“看你表现!”
主仆二人一路上拉拉扯扯,按着打听来的地址,一路寻到了施茜家府邸附近。
还好,没费太多周折。府邸门脸不算特别显赫,但也透着官宦人家的气派。周桐整了整衣衫,上前将徐巧写好的拜帖递给门口值守的门房,客气地说明了来意。
门房接过帖子,态度颇为有礼,表示会立刻转交,请周大人放心。并没有发生周桐潜意识里担心的那种狗眼看人低、需要“打脸”的桥段。整个过程平淡而顺利。
离开施茜家府门,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小桃明显放松下来,开心地晃着周桐的手臂,仰着脸笑嘻嘻地说:“少爷,你看,就我们两个人走在街上,这算不算是……幽会呀?”
周桐被她这奇怪的联想逗笑了,屈指轻轻弹了一下她的额头:“幽会?那得是偷偷摸摸躲在小树林里、或者月黑风高夜才叫幽会。我们这光天化日、大大方方地逛街,顶多叫……主仆同行采购!”
小桃若有所思,眨了眨眼,突然压低声音,带着点狡黠:“哦……那就像我们之前在地窖里那样……”
周桐老脸一热,赶紧左右看看,用手虚掩她的嘴,低声警告:“嘘!小声点!这种事是能拿出来炫耀的吗?生怕别人不知道是吧?”
小桃“噗嗤”一声笑出来,眼睛弯成了月牙,乖巧地点头:“知道啦知道啦~”随即又扯着周桐的袖子摇晃,“那……少爷,我想吃糖葫芦!就前面那家!”
周桐看了看不远处插满晶莹糖葫芦的草靶子,又看了看眼巴巴的小桃,无奈道:“等我们把正事办了,买了石炭,回去的时候再买。顺便给巧儿也带一串。”
小桃立刻嘟起嘴,使出撒娇大法:“少爷~先给我买一串嘛~就一串!我现在就想吃!你看那糖衣,亮晶晶的,肯定又甜又脆!”
周桐被她晃得没办法,伸手戳了戳她光洁的脑门:“吃吃吃,你就知道吃!再这么吃下去,小心变成圆滚滚的猪头小桃!你看看你,来长阳这些天,我都没见你练过拳脚,骨头都快懒散了吧?”
小桃一听,立马换上一副委屈巴巴的表情,辩解道:“少爷~你这可冤枉死我啦!我们现在可是住在欧阳大人府上,大皇子殿下也时常过来,您不是千叮万嘱,让我们要低调,不能暴露身手嘛~我要是还在院子里呼呼哈嘿地练拳,多扎眼呀!”
她说得有理有据,眼神那叫一个真诚。
周桐听着,下意识地点点头:“嗯……说的也是,要考虑影响……”
但他话音猛地一顿,皱起眉头,觉得这话怎么越听越耳熟?这推脱的理由,这理直气壮的语气……他眯起眼睛,盯着小桃:“不对呀……这话我怎么好像不久前才听过?是老王那老家伙跟你串通好的吧?好家伙,你们现在连借口都统一口径了是吧?”
小桃被戳穿,一点也不慌,反而笑嘻嘻地抱住周桐的胳膊,继续撒娇:“少爷~哎呀,我错啦~其实我有空的时候,都会偷偷把剑拿出来擦拭保养的!对了对了,我顺便还把少爷您的‘箭’也好好擦了一遍呢!”
周桐一愣:“我的剑?我没带剑过来啊?”他来长阳是来做“文官”的,佩剑放在桃城了。
小桃凑近些,声音压得更低,神秘兮兮地说:“少爷,是您那个……大弩箭呀!就藏在马车车厢底下的暗格里!我的剑也放在一起呢!”
周桐这才恍然想起,离开桃城时,老爹周平特意让倪叔帮忙改造拆卸后藏进马车底部的床子弩!这段时间忙得晕头转向,差点把这大杀器给忘了!
他不由得赞赏地揉了揉小桃的脑袋:“可以啊小桃!心思挺细!这件事干得不错!值得表扬!”
小桃得意地扬起下巴:“那当然!”
周桐心情大好,手一挥:“走!买糖葫芦去!给你和巧儿一人一串!”
“耶!少爷最好啦!”小桃顿时欢呼雀跃,拉着周桐就朝糖葫芦摊子跑去,刚才关于练拳的“指控”早已被她抛到了九霄云外。
阳光洒在热闹的街市上,主仆二人的身影融入人流,充满了寻常生活的烟火气。